对和政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初步思考

2021-12-07 11:44马瑞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庄集镇食用菌

马瑞芳

(甘肃省和政县经营管理站,甘肃和政731200)

1 目的意义

食用菌产业是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符合人民群众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需要,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需要。该项产业投入产出比高,发展前景好,对调整农业结构、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任务

依托和政县资源禀赋,沿太子山山麓的松鸣镇、新庄乡、新营镇、买家集镇等乡(镇)打造赤松茸产业带;在三合镇、松鸣镇、罗家集镇、买家集镇、新庄乡因地制宜种植羊肚菌;在新营镇建设双孢菇生产基地。力争2021年赤松茸种植面积达到0.12万hm2以上,种植羊肚菌33.33hm2、双孢菇36hm2、木耳13.33 hm2、竹荪50.66 hm2,全县总体形成0.13万hm2以上的食用菌种植规模。

3 主要建设内容

3.1 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

3.1.1 赤松茸种植基地建设 在松鸣镇狼土泉村、吊滩村、中心村、大山庄村,新庄乡榆木村、峡门村、草滩村、前进村、奋斗村,新营镇尕庄村、大庄村,卜家庄乡前坪村;由企业出资解决土地流转费用,当地乡、村两级负责组织协调连片土地流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滴管设施安装等,为赤松茸种植提供有利条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赤松茸基地1 200 hm2,其中:由农业企业在松鸣镇狼土泉村、吊滩村、中心村片区种植333.33hm2,在新营镇尕庄村、大庄村片区种植333.33hm2,在卜家庄乡前坪村种植33.33 hm2;由农业企业在松鸣镇中心村、大山庄村片区种植166.67 hm2。通过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新庄乡、新营镇等乡镇种植333.33 hm2。

3.1.2 羊肚菌种植基地建设 在三合镇杨家村、松鸣镇中心村、罗家集镇三岔沟村、新庄乡槐庄村、买家集镇石咀村由企业出资解决土地流转费用,当地乡、村负责组织协调连片土地流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滴管设施安装等,为羊肚菌种植提供有利条件;其余钢架大棚、遮阳网等设施由企业自行配套完成;由农业企业在三合镇、松鸣镇、罗家集镇、新庄乡、买家集镇等区域建设羊肚菌基地33.33 hm2。

3.1.3 双孢菇种植基地建设 依托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由农业企业在新营镇三坪村建设日产双孢菇4 t的工厂化生产车间。

3.1.4 木耳种植基地建设 在松鸣镇狼土泉村、新营镇尕庄村由企业出资解决土地流转费用,当地乡、村负责组织协调连片土地流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滴管设施安装等,为木耳种植提供有利条件;由农业企业在松鸣镇狼土泉村、新营镇尕庄村种植木耳13.33 hm2。

3.1.5 竹荪种植基地建设 在松鸣镇狼土泉村、新营镇尕庄村各种植25.33 hm2,由企业出资解决土地流转费用,当地乡、村负责组织协调连片土地流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平整、滴管设施安装等。

3.2 食用菌制种中心建设

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和河南城建学院生物科学院的科研力量,在和政县建立食用菌制种中心,由农业企业依托集和兴东西协作产业园建设,按照“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组建技术研发团队,研发生产适应强、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中心建成后,为和政县大田种植提供充足的菌种。

3.3 食用菌加工中心建设

在和政县循环经济园区集和兴产业园,依托原有的食用菌加工车间,配套烘干、包装等设备,建设1座年可加工鲜菇3万t以上的食用菌加工中心。该加工中心建成后,可满足当地生产的食用菌加工,解决食用菌长期贮藏的问题,全年均可上市销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有效增加经济收入。

3.4 食用菌物流中心建设

计划在和政县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建设冷藏库1万m3以上,配备冷链车10辆,建设集仓储、销售、冷链运输、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食用菌物流中心。中心建成后,年可吞吐量达5万t以上,可有效解决鲜菇不耐贮藏、运输困难的问题。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以和政县为中心,带动临夏州、甘南州周边各市县,辐射甘肃中部地区重要的食用菌集散中心。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县上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食用菌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协调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各村要高度重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做好宣传发动、土地流转、落实政策、协调服务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2 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思想发动

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种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组织乡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大户、群众代表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带动群众扩大种植面积。

4.3 强化服务指导,确保技术到位

邀请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专家教授,发挥行业部门优势,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县上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深入乡(镇)、村、社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从产前的种植培训、菇房建设、基质配制,到产中的菌种接种、温湿度控制、田间管护,到产后的采收存储、晾晒烘干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专人负责,确保做到全天候、全流程技术服务。

4.4 创新发展模式,夯实发展基础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采取龙头企业规模化种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食用菌种植的产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多种方式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提高综合收益。

4.5 开发农业保险,有效降低风险

各保险机构要强化大局意识,主动靠前服务,开发针对性强的保险产品,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4.6 延伸产业链条,产销精准对接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本地企业转型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一批上下游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精心谋划、包装打造特有的食用菌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快食用菌“三品一标”创建步伐,打造知名的绿色产品、放心产品。要通过订单种植、农超对接、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拓宽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防止出现“销售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新庄集镇食用菌
新庄选煤厂煤泥再浮研究与工艺改造实践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陈集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动漫乐翻天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地质灾害频发山区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横断山系的集镇和村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