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肃州区实施高效节水的必要性及效益分析

2021-12-07 11:44姜君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肃州区节水型节水

姜君华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水务局清水河水利管理所,甘肃酒泉735000)

1 酒泉市肃州区实施高效节水的必要性

1.1 背景和意义

酒泉市肃州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水资源紧缺,自然条件恶劣,随着全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已无法满足水资源的现实需求量,因此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严重制约。尽管水资源普遍短缺,但农业灌溉用水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走节水型社会发展道路,成为解决当前用水矛盾的唯一出路。因此,要通过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大幅度提升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加速建设一批示范带动力强的节水工程,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满足地区日益增加的需水要求。同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有效地促进肃州区农业灌溉工程从粗放运行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推进肃州区水利现代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

1.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肃州区现有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多数建于1960—1970年,受当时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工程等级较低。此外,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和维修资金短缺影响,导致灌水工程出现严重破损。部分骨干工程存在着老化失修、渗漏损失大等诸多问题,骨干工程输水能力低,有限的水资源量和农业灌溉保证率较低,致使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偏低。

1.2.2 灌溉技术水平偏低,灌水方式相对滞后 目前,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在各灌区浇灌形式中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沿山灌区受河道来水量的影响,灌溉保证率较低,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如管道输水灌溉、滴灌、微灌、喷灌、小管出流等高效节水技术在肃州区起步较晚,加之农户对其了解还不够,所以到目前尚未形成规模,致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2.3 建设资金极为有限,工程建设任务艰巨 目前,灌区新建、改建、维修工程费用来源极为有限,大部分灌区受来水量、水费收缴、灌区管理机制和水价改革的影响,所用资金难以得到保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发展,“两工”的取消,组织群众自愿无偿的参与高效节水工作难度增加,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参与支持高效节水事业。国家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力度,还要吸引社会资金注入;灌区水管部门、村级组织要大力宣传高效节水成功的案例及典型,鼓励群众成立用水户协会,按照协会章程民主管理灌水事宜,自愿参与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管理。

1.3 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1.3.1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建设势在必行 肃州区是全国的产粮大县之一,国家第二大对外制种基地。区内土质良好,日照时间长,耕地集中连片;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是全区农民长久的夙愿,参与节水灌溉工程改造的积极性较高。但目前全区农田灌溉方式无法满足农田增产增收的需求,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短板弱项,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灌区高效节水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观,运行状况也会改善,农田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水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生产风险,增加耕地收益,进而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达到农业作物增产、农户收入增加的目的。

肃州区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花卉、制种基地,农业人口比重大,要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继续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就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和个人经济。只有在全区农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尤其要做大做强设施农业,才能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中走在全市前列。从全区农业灌溉现状来看,缺水问题仍然是制约肃州区农业发展的瓶颈,然而只有挖掘节水的潜力,才是改变缺水现状的唯一出路。建设实施农田高效节水项目,可以使区内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全区农业发展的顽疾,使肃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1.3.2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 首先,由于水资源缺乏,乡村道路、庭院绿化、防风固沙林带、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有益于乡村环境改善的措施实施起来颇为艰难。其次,由于地表水量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给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二次伤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由于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发快,大水漫灌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因此,只有推广高效节水技术、配套实施田间节水灌溉项目,走节水的路子,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3.3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肃州区在建设高效节水试点县项目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与水资源相匹配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阶梯水价的杠杆作用,鼓励节约水量进入水权市场进行交易,极大地调动了用水户节约用水的积极性;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总体制度要求,分配水权,细化水量,使老百姓真正融入节水型社会建设;并根据水权水量,调整产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等措施,有力的支撑着肃州区建设节水型社会。只有发挥高效节水示范区的项目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提高项目区农户的收入,降低用水成本,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广大农民传统的用水观念,接受新型高效灌水技术。

2 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

2.1 节省人工的效益

实施高效节水技术后,由于采用了泵房首部控制、管道输水以及田间滴管、微灌、喷灌等设备灌溉,与传统的灌水技术相比,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2.2 节省耕地的效益

高效节水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较,由于滴管采用管道输水,不需要田间配套灌溉渠道,因而不占用地面耕地资源,按照计算,平均可节约土地5‰。

2.3 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2.3.1 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肃州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水的需求程度日益加大,在农业灌溉中实施高效节水项目,不仅可以缓解工业、第三产业与农业“争水”的矛盾,而且还可以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引领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加入节水队伍,促使节水型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2.3.2 生态环境效益 肃州区地处内陆,年均降水量只有80多mm,而蒸发量达到2 000 mm左右,干旱缺水、气候干燥是项目区的典型特点。为了确保农业灌溉,生态绿化用水难以保障,大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可有效缓解全区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绿化用水之间的矛盾,节约下来的水量可以用于种草、种树,涵养水源,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地保护作用。

3 结语

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战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抓手;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地区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肃州区节水型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型抽水马桶
肃州区田野文物的保护思考和建议
酒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节水妙想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