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两个规律,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2021-12-10 07:59陈敬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性识字教学低年级

陈敬容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注意遵循儿童识字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本文结合统编语文低年级教材的课例,探究了如何用好这两个规律,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科学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识字教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努力把科学的识字方法渗透给学生,引导其正确、规范地识字、写字。笔者认为,识字教学要遵循学生识字的规律以及汉字本身的规律。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识字的要义是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汉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时从无序向有目的、有顺序发展。低年级学生看事物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持续性较差,有时还会偏离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识字游戏、有趣故事、识字大比拼、快乐做字卡等活动,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词串识字、生活识字、整体识字、图片识字、动作识字、儿歌识字、传统蒙学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对二年级学生,还可以引导其根据上下文、形声字构字规律等猜读汉字,有序识字。其次,引导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容易泛化,模糊不清,对类似的事物容易混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关注每个字的细节和关键点,或是结构,或是关键笔画,或是读音规则等,引导学生一笔一画地观察和记忆。

二、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要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如象形字可用图字结合的方式教学,会意字可利用想象情境进行教学,形声字可以归类分批识记……遵循汉字规律识字,不仅能正确识字,还能迁移知识,扩大语文课的外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1. 象形字,图字结合

象形字最适合用图字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图像的感知要优于文字。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的结构特点,改进识字方法。比如依据汉字的图画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演示,不但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还能有效进行知识的迁移。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中“衣”和“自己”时,可先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词成句,接着引出甲骨文“衣”字了解字义。

生:自己的碗筷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师:自己的汉字自己记。怎么能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自里面有两横;己,竖弯不出头。

师出示词语及图片,学生读:卫衣、棉衣、毛衣,衣襟、衣袖、衣领。

师指导学生指出衣袖、衣领、衣襟,出示甲骨文“衣”,找出三个部位。由此了解“衣”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的上面像领口,两旁像袖筒,底下像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见下图)。“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都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像这样的图字结合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会意字,想象情境

低年级教材中的生字,尤其是会意字,大多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能进行识字学习,进而培养学生情境识字的能力。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中的“扇”字时,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动画或图片,展示一扇门一张一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了解“扇”是会意字,从户(户是门),从羽(羽是鸟翅膀),表示门像鸟翅膀那样开合。再出示“扇”的字形演变过程(见下图),让学生对“扇”的认识更加深刻。再引导学生认识“扇”是一个多音字,其字音可以根据意思来确定:当名词时读四声“shàn”,当动词时读第一声“shān”。还编了一个口诀识记:“一张一合就是扇。”随即让学生做扇风的动作,以加深印象。

再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时,可以这样讲解“奖”字:

师:玲玲真是越想越得意,越想越高兴。想着想着,她发现自己已经登上了一座高高的(师出示图片及词语“领奖台”),得到了一张红艳艳的(师出示图片及词语“奖状”),胸前挂着一个金灿灿(师出示图片及词语“奖牌”),也许能得到一尊亮闪闪的(师出示图片及词语“獎杯”)。

师:“奖”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出示“奖”的小篆)。

师:奖的篆文(“將”的省略,以酒肉侍候)+ (犬,猎犬),表示用肉食慰劳听话的猎犬。造字本义:动词,用肉食慰劳狗,以激励狗听从主人的命令。这就是“奖”的来历。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遵循了汉字字理;既溯源字义,又连接现实生活,让生字悄无声息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3. 形声字,归类分批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中要求会写的汉字前半部分大多是独体字,后半部分出现了形声字,可见,识字板块呈螺旋式上升的结构进行编排。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笔画归类识字,整合教学,让学生迅速识记汉字的特点。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中的“机、亮、朵”字时,可用编口诀的方法归类识字:“几在右,形瘦长。几在下,行扁宽。几在上,钩儿藏。”

另外,形声字的归类分批还体现为字族识字。字族识字能够借助语境,结合汉字构字特点和儿童识字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可采用编儿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识字质量和识字效率。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时,编“青字歌”:“有日天气晴,有水才能清,有目是眼睛,有心做事情,有言去邀请。”教学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时,编“圭字歌”:“淘气娃娃,名叫佳佳,去摘桂花,挂到树杈。掉进水洼,湿了鞋袜,哇哇大哭,吓走青蛙。”这样的方法更易于学生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此外,形声字归类分批还体现为偏旁识字。

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能作偏旁,而且“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土字旁”的字与土有关。在“我的发现”中更具体辨析了“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字形区别:“两点水”本义为水凝成的冰,凡从“两点水”取义的字都与寒冷有关;“三点水”的本义为河流,凡从“三点水”取义的字都与水流有关。再如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辨析了“火”字能变成“火字旁”“四点底”和“火字底”,“四点底”像火焰升腾形,凡从火取义的字都与燃烧、火焰有关。

4. 词串识字,指向积累

词串识字指的是将一些形式比较整齐、词义彼此有关的词放在一起让学生学习,收到集中识字的效果。比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半截蜡烛》时说:“要善于积累。‘烛焰就一个词,但我们要一串一串地积累词语。烛,还可以组词为秉烛夜游、风烛残年、洞房花烛等。我们要学会一串一串地组词。”他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中的“使劲”一词时,先问学生:“‘使劲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用力。”师趁势让学生“用力地读这个词”,接着追问:“你使劲干过什么事?”学生回答:“使劲拔河,使劲拖地,使劲想……”接着,老师出示“表示”一词,问:“如果你读完了,老师给你这个(竖大拇指),表示什么?”学生回答:“表示我说得好,表示老师表扬我,表示老师喜欢我。”老师接着问:“如果孩子们做得好,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学生使劲鼓掌。上完这节课,学生对“使劲”和“表示”两个词印象深刻。由此可见,词串识字不仅能让学生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能积累更多词汇,开阔思维。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的方法应是开放的、多元的,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刻度去衡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猜你喜欢
科学性识字教学低年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