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灌肠法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效果评价

2021-12-16 09:40钱丽芳堵云芳张倩雯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开塞露阿片类灌肠

钱丽芳,堵云芳,张倩雯,李 燕

(1 江苏盛泽医院肿瘤科 江苏 苏州 215228)

(2 江苏盛泽医院内科 江苏 苏州 215228)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患者常用的止痛药物,尤其是发展到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癌痛现象普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频率就越高,且使用时间越久,此类患者常出现便秘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引发肠梗阻,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影响其用药依从性,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便秘症状,减轻其痛苦[1]。如何预防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成为临床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常通过饮食调节、口服乳果糖的方式改善患者便秘现象,但其效果不太理想,病情易反复。近年来中医疗法在临床得到重视,其讲究辨证论治,安全性也有所保障。穴位按摩是中医的经典疗法,而穴位按摩可刺激相关穴位,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灌肠法可直达病灶,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便秘症状[2],但传统的灌肠法舒适度有限,常出现不耐受的情况,而改良灌肠法将开塞露作为灌肠液,可迅速软化便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舒适度更高[3]。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70 例本院收治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为主体,探讨改良灌肠法联合穴位按摩疗法起到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 例本院收治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将2019 年1 月—12 月收治的3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20 年1 月—12 月收治的35 例患者纳入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经过病理诊断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且服用阿片类药物,出现便秘现象;②生存期6 个月以上;③对研究知情,并积极参与,且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②生存期不足6 个月;③不配合研究或者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38 ~78 岁,平均年龄(58.38±5.04)岁,平均便秘病程(6.28±1.23)d;试验组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年龄37 ~76 岁,平均年龄(58.23±5.08)岁,平均便秘病程(6.21±1.2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安抚患者情绪,告知其便秘产生的原因及具体预防措施,使其明白负面情绪会影响胃肠蠕动,使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叮嘱其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 000 mL以上;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有利于胃肠蠕动;指导其定时按摩,沿着肚脐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有助于消化;口服乳果糖。所有患者均于5 d 未解大便给予灌肠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治疗,方法为:将100 mL 开塞露装入一次性灌肠袋中,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插入灌肠袋到其肛门,深度约10 cm,再将开塞露灌入其肛管内,保留10 min 后再排便。

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0 mL开塞露,将其与一次性吸痰管(16Fr)相连接,然后将吸痰管缓慢插入患者肛门,深度约40 cm,再缓慢注入50 mL 开塞露,然后缓慢退出吸痰管,退出过程中再注入30 mL 开塞露,退至距离肛门约15 cm 位置时,将剩余20 mL 开塞露全部注入,拔管后,叮嘱患者保留开塞露10 min 再排便。穴位按摩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屈膝仰卧位,取其中脘穴,顺时针按摩30 次,取其天枢穴,双手中指由外向内按摩50 次,取其神阙穴,左手重叠右手上,顺时针按摩30 次,力度均匀、柔和且有力,下陷1 ~2 cm 为宜,患者产生轻微酸胀酸痛感为宜,餐后1 h 进行,2 次/d。

1.3 观察指标

(1)便秘严重程度:采用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估,从腹部症状、直肠症状及粪便症状等3 个维度进行评估,共计12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0 ~48 分,每个条目按照轻重程度分为无(0 分)、轻微(1 分)、中等程度(2 分)、严重(3 分)及非常严重(4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便秘症状越严重。(2)舒适度评价标准,其中患者灌肠过程中有便意但无腹部不适现象则为舒适;患者灌肠过程中有强烈便意,且腹部伴随轻度不适为一般;患者灌肠过程中有强烈便意,且腹部不适感强烈为不适。总舒适度=(舒适+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530.27±5.5610.45±2.11对照组3530.23±5.3420.12±2.67 t 0.03116.811 P>0.05<0.05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调查结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舒适度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调查结果比较(例)

3.讨论

阿片类药物可作用于人体的脑及脊髓,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用药物,但该种药物可与肠道内阿片受体相结合,使得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大肠将粪便的水分吸收后,大便变得干硬,使得胃排空延迟,而大便在结肠内长期停留,会导致水分过度吸收,进而出现便秘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肠梗阻。据临床统计调查得知,阿片类药物发生便秘的概率占全部患者的80%~90%[4],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痛苦。

中医研究得知,便秘的病位在大肠,是由肠道传导功能失司导致,而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及气血亏虚与便秘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5]。阿片类药物辛温燥烈,易损伤患者气血,再加上肿瘤患者本身体质虚弱,气血及脏腑功能失调,服药后气血更加亏虚,而气虚会导致机体运行变缓,血虚会导致津液匮乏,进而出现便秘[6]。穴位按摩疗法是中医常见治疗方法,穴位按摩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其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通过按摩患者穴位,起到良好的刺激效果,而选取的中脘、天枢及神阙穴,均处于胃部体表投射区,其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进而改善患者的胃肠消化功能[7-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便秘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其将开塞露作为灌肠液,并采用40 cm 长的吸痰管,可穿过硬结达到肠腔深部,开塞露中甘油为油性制剂,可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其能刺进肠壁,引发排便效应,促进肠道蠕动,并使得水分渗入肠腔内,促使大便得以软化,尽快顺利排出。同时吸痰管拔除过程中,可带动大便移动,快速起到通便的效果,且其管径较小,患者的不适感较小,舒适度更高,患者更耐受。

综上所述,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采用改良的灌肠法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更耐受。

猜你喜欢
开塞露阿片类灌肠
开塞露 你会用吗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正确使用开塞露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用好开塞露学学这几招
“开塞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