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对《英雄联盟手游》期待些什么?

2021-12-16 07:21杨直
电子竞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端游手游赛事

杨直

EDG的打野操控着人马一点点贴近下路的视野边缘。当他即将出现在RNG下路二人的视野里时,辅助Meiko直接闪现,想留住RNG的ADC——Gala。

两道黄色的光几乎同时闪起,Gala用超出预料的反应化解了这次危机。甚至在EDG三人撤退的过程里,Gala和Ming仍未放弃进攻的想法。

用极限的反应化解一次板上钉钉的Gank,当RNG. Gala在春季赛常规赛里,在春季赛决赛里,甚至在MSI的决赛舞台上一次又一次展现出类似的操作时,所有粉丝都惊呼,Gala是RNG今年最大的惊喜,而如果他能再进一步,站上一年一度的那个舞台,他将成为整个LPL赛区的惊喜。

人们对Gala的推崇在于,在Weixiao、Uzi之后,作为新鲜血液的他一登台便展示出了成为顶级选手的天赋。

粉丝喜欢实力强劲的新人选手,从业者则期待出现一个新的赛事。

所以,《英雄联盟手游》掀起了一波新的热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它是《英雄联盟》这款当下全世界最火爆的电竞端游衍生出的手游。

火爆

有趣的是,和2016年相比,如今的电竞市场对手游的态度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始于《和平精英》2018年在腾讯电竞峰会上的那场闭门会,从OPPO成为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再到招聘解说,赛事未至,商业化先行,如今,在《英雄联盟》手游身上愈演愈烈。

事实上,在一些观察不到的地方,LOLM这把火烧得更旺,比如选手市场。就像一些人告诉我的,“开酒店的、开夜店的,各种各样身份背景的老板都想着先投个几百万试试。”于是,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名段位足够高的选手就可经历薪资翻倍、翻倍再翻倍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阶段,抛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合理的:“我们对《英雄联盟手游》期待些什么?”

对游戏的期待似乎可以理解,抛开硬件和门槛的问题,手游无疑更适合当下的生活。而且对《英雄联盟》而言,它完全可以构建出一个不太互相干扰的场域——比如地铁上、疲惫的周末甚至新年期间的沙发里。

大部分玩家都熟悉它的玩法,而且和端游相比,它一定更容易上手和操作。甚至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款纯休闲的游戏时,讨论操作的难易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但对游戏的期待并不等于对赛事的期待,即便它是《英雄联盟》衍生出的手游。事实上,我们过往很喜欢将《英雄联盟》赛事的成功归结为背后运营商腾讯和版权商Riot Games的投入与推动。一定程度上看,这种解释没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然而,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既然《英雄联盟》能够成为最流行的电竞游戏,赛事作为一个内容产品,必然是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

或者说得直白点:当把观众限定为最宽泛的电竞人群时,作为一项赛事,它最好看。你依然可以质疑它的低门槛,但不能否认Gala躲掉闪现的操作很“电竞”。

RTS游戏需要选手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处理大量的即时信息,利用高手速精确操控数量众多的单位;FPS游戏需要玩家尽可能在极限的反应时间里扣下扳机……每款电竞游戏都在某一个维度上持续推高竞技的天花板,在这一点上,作为MOBA游戏的《英雄联盟》也一样。

而且,《英雄联盟》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把内容里的精彩部分展示给了更多人。

但端游赛事的成功无疑会成为手游赛事的桎梏。原因很简单,当两款游戏近乎一模一样,或者说在播出端的界面上一模一样时,那么手游的比赛必然没有端游的比赛好看。两个一模一样的比赛,一个好看,一个不好看,观众的选择可想而知。

到这里,看上去对《英雄联盟》手游的狂热似乎又会演变成一场潮水褪去后谁在裸泳的闹剧。但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如何定义好看?

《王者荣耀》有一个瞄准了普通玩家的比赛,2020年之前叫城市赛,2020年之后叫全国大赛。这是一个参赛者数量异常庞大,甚至超过一些赛事观众数量的电竞赛事。

全国大赛的参赛人次大概是几百万。这意味着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它都确实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电竞爱好者聚集在了一起。一个不怎么好看的全民赛事如何走到这一步?

靠得是两个字:参与。

另一个例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NCAA。NCAA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篮球和橄欖球项目。我们可以认为,因为球员的个人能力达不到NBA的等级,因此NCAA上的篮球赛更看重战术博弈。

但实际上,在很多亲历者的亲述里,对NCAA的喜欢和水平高低完全没有关系。像是知乎一个回答里说的:“我之前去一个朋友家做客,这哥们儿在看NCAA。我问他你还看篮球?他说不看啊,但这是我的大学。”

NCAA赛事8年的版权卖了88亿美元。

为何这么值钱?靠的是基于归属感的热血和纯粹。

过去几年里,整个电竞行业在“职业化”这件事上花费了非常大的力气。我们谈过,组织者的努力经由赛事这个介质和观众之间发生了非常多互动,并产生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结果。

对“好看”的执着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好看的维度却在一点点缩紧,而且越来越非此即彼。

很早之前,就有从业者提到:“为什么职业赛场上不能出现一支以搞笑为特点的战队?”言外之意,就是评价的体系太窄了。

的确,当我们把赛事限定在竞技表演性这个维度上时,对抗本身精彩与否就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如果我们把竞技去掉,只关注表演性,那么在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上,谐星也好看。如果再放宽下去,关注内容传递的情感,那么NCAA的成功就被容纳进来。

说到底,好看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就像校友看NCAA一样,《全国大赛》的观众即是参赛者的朋友,而这些观众也可能在下一年成了参赛者。

从这个角度就能理解上面的两个例子了,NCAA代表了在顶级的对抗之外,好看的另一种解读。而《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或者说《王者荣耀》告诉我们,参与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同样存在着非常大操作的空间。

移动电竞的探索

毫无疑问,一些事情是一路被借鉴下来的。比如篮球里有高校比赛、街头比赛、3V3,于是电竞在忙着做好职业联赛的同时,也搞起了各种各样的大众赛事。而且由于电竞的赛事执行起来更容易,因此,在职业赛事之外,电竞的业余赛事起得快,铺得广。

后来,手游也借鉴了这套思路。但大家忽然发现,手游赛事的执行更容易,因为可以更方便地进入更多场景。于是,在手游的赛事设置上,组织者可以谈用户细分,针对上班族团建的企业赛、针对学生的高校赛、针对社会用户的商圈赛……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市政府就举办了娱乐性质的邀请赛。

换句话说,我们对英雄联盟手游最大的期待恰恰在于移动电竞本身便捷性带来的想象空间。对于电竞本身而言,这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对于用户而言,除了看比赛之外,参加业余赛事也是一种乐趣;对于从业者而言,这确实代表着思路的扩充。

对大众而言,这个基于将对电竞的兴趣投射到更广域事物之中的过程代表着对电竞认知的迭代。

当然,就像NCAA的疯狂3月、全国大赛每年年中和年底的总决赛一样,观赏性最高的职业赛事依然是电竞内容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后续的运营上,不管是时间选择,还是宣传的方向,都需要基于比如参与、身份进行重构。但还是那句话,思路本身是1,后面的一系列运营是0。

从2000年算起,中国电竞已经经历了几个完整又特征明显的时代。当《王者荣耀》提出并证明了移动电竞的合理性,《和平精英》拓展了移动电竞的边界之后,根基更深的《英雄联盟手游》将依托端游的势能开始移动电竞更广泛的探索。这一次,队伍将更加庞大。

电竞很新,以至于在过去相当多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都持有质疑的态度。但一切都发生了。对移动电竞的未来,我想也同样。

其实,这个过程并非如讨论的那般复杂。

在一次采访里,记者和RNG.GALA有如下这段对话。

“来RNG打的第一场比赛就是FPX。”

“当时比赛还记得结果吗?”

“记得卡莎飞进去死了。”

当时的场景是,Gala操控着卡莎,飞向了使用兰博的Doinb。但他不仅没能杀掉兰博,反而是被集火而死。

几个月后,在MSI决赛的舞台上,他用卡莎锁定了DK的Ghost,这一次,他没失手。

在一个回顾视频中GALA死掉的那个镜頭里,解说略带嘲讽地评论着他的上头行为,但弹幕里却飘过这样一句话:“可是当时我们都觉得来了个敢操作,对线好的很开心啊!”

如今,对于《英雄联盟》手游,我们可能是同样的心情。

猜你喜欢
端游手游赛事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电魂网络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从暴雪娱乐的新游戏看端游发展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跳不过的两道坎 手游的“渠道”和“IP”
手游产业“山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