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民健身事业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对《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的理论解读

2021-12-24 12:18青海余秀生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全民计划

青海 余秀生

【热点背景】

2021 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计划》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计划》明确,到2025 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 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 万亿元。

《计划》提出了8 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计划》还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从加强组织领导、壮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理论解读】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计划》指出,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体育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基础上,择优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鼓励各地创新体育消费政策、机制、模式和产品,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高端体育消费回流。

2.坚持高质量发展。《计划》指出,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

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指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新建或改扩建2000 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 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 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

4.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经济体系。《计划》指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5.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计划》指出,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

6.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计划》指出,支持各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促进区域间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7.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计划》指出,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畅通各类培养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计划》指出,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3.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计划》指出,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

4.我国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计划》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计划》指出,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推动农民、妇女等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6.我国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计划》指出,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体育设施电子地图,推动省、市两级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预定、体育培训报名、健身指导等服务,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7.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职能。《计划》指出,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计划》指出,通过普及推广冰雪、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引导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计划》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计划》指出,加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鼓励支持各地与国外友好城市进行全民健身交流。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计划》指出,开设线上科学健身大讲堂。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科普活动。征集推广体育科普作品,促进科学健身知识、方法的研究和普及。制定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体系。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计划》指出,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活动。巩固拓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计划》指出,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计划。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计划》指出,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3.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计划》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4.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计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同时,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计划》指出,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

6.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计划》指出,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目前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计划》。

【跟踪训练】

1.《计划》指出,到2025 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 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 万亿元。为实现此目标,需要 ( )

①发挥我国政府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发挥国家财政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③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增加发展资料消费

④体育产业把社会效益在第一位,放弃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这样做有利于 ( )

①企业优胜劣汰,节约资源

②激发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

③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④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其依据有 (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及解题分析】

1.【答案】C

【选项分析】要实现到2025 年的体育发展目标,需要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增加发展资料消费的投入,②③正确;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政府,而是市场,①说法错误;④中放弃经济效益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答案】B

【选项分析】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节约资源,①③正确;②中“主导作用”的说法错误;“开放型经济”在材料中未涉及,④排除。故本题选B。

3.【答案】D

【选项分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中“公民当家作主”的观点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②说法错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全民计划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