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自主命题策略
——以古代诗歌《长安晚秋》为例

2021-12-28 13:35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鲈鱼命题深度

福建

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尊重学习主体生命立场、强调基于“情境·问题”的自主创造、聚焦高阶思维及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就古代诗歌教学而言,要从浅层次阅读中突围,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信息加工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建构意义,高效协作,进行自我接纳及监控,真正实现自主创造,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命题、以问促读”的教学策略,进行课程设计、策略引导,使学生合作对话,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笔者对这一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下面以古代诗歌《长安晚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深度学习的起点

深度学习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文本解读和问题解决,情境是凸显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师要着力于构建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以思维变式与问题解决为线索,提供适切的深度学习的内容,以此设立深度学习的起点。

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歌时普遍对写景抒情类诗歌比较熟悉,但大多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却浮于表面,他们会沿着“借景抒情”的套路去思考,并尝试用一把“万能钥匙”解开所有“类”文本的“锁”,无法深入发现文本的“个”,从而陷入模式化、浅阅读的窠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真实、复杂的情境,除了设置常规的生活情境和个人认知情境外,适切的文本情境至关重要,文本的复杂性、独特性尤为关键。

《长安晚秋》是唐代赵嘏所作,诗歌不仅具备写景抒情诗的“类”特征,还有写景角度多元化、艺术手法丰富化、意境的深远化、风格的峻峭化等特点。文本情境的设置,有利于生发问题,促使学生深刻思考、深入探究,实现基于情境的问题解决。由于诗歌中的用典较难理解,笔者提供了一些注释。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字季鹰)在秋风起时,思念故乡鲈鱼的鲜美,便辞官回家。②南冠: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指囚徒或战俘。

二、自主命题,深度学习的支点

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通和自发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本质上是自主的、自控的。自主性为深度学习的重要元素,学生要自主化、结构化理解学习情境,对情境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在传统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大多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采用“背景分析—文本细读—艺术赏析—情感品鉴”的线性模式,学生缺乏自主参与,难以提升关键能力。学生自主命题,采用“情境理解—命题思考—探究对话—规范表达”的多维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设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实现关键能力的提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命题是一种高阶思维活动,其难点在于如何在结构化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由于古代诗歌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且《长安晚秋》的艺术手法比一般的写景抒情诗更丰富多元,再加上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的局限,笔者不确定学生是否能命制出符合要求的试题。笔者把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组4人,要求每个小组充分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命出一道基于文本亮点且有意义的题目。学生上交的试题中不乏一些有创意、逻辑严密的试题,如:

1.“鲈鱼正美不归去”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都使用了“鲈鱼”的典故,表达的志趣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本诗是如何表现这种“寂寥”的?

3.金圣叹评价本诗:通篇苦在一“空”字。你对此有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分析。

4.诗歌颔联甚为精妙,其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5.诗歌通过哪些观察角度描写长安秋景?请结合诗句分析。

6.颈联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以上设问,从不同角度挖掘文本的特色和关键点,有的从借典抒情的角度切入,分析诗歌的内涵;有的关注“炼字”的效果,探究“诗眼”的运用;有的关联情景,或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或探讨情与景的关系。命题聚焦文本深读、细致分析、审美鉴赏等能力。

三、多元探究,深度学习的要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明确的教学建议: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命题,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度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在多元探究中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这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自主命题对习惯于被动式、机械化的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而言,既有创造性,也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命题能体现学生、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多元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多元探究,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命题只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而探究则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内容。

学生完成命题后,需要按照“说题—答题—议题”的流程进行探究。“说题”是让各小组在文本深读后派代表说明命题意图和思维的过程;“答题”是让每个组员对题目进行解答,在思维碰撞和相互讨论后,得出初步答案;“议题”是其他组同学就此答案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其错漏之处,探讨改进的方法。比如问题6,该组学生提供的答案是:

①视觉转换。由颔联“残星”和飞雁、远处楼传来的笛声,到颈联半开的菊花与凋零的莲花,由仰视到俯视,由远到近。

②移情于物。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蕴含了浓厚的悲愁。

③由景入情。“愁”字引出尾联抒情,表达作者愁极后产生的归思。

经过讨论,各组提出了一些疑问:视觉转换是颈联的作用吗?移情于物是作用还是艺术效果?“由景入情”这一作用怎样表述才更完整?命题小组成员根据这些疑问再次进行思辨探究,对答案进行改进。

四、规范表达,深度学习的落点

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做到即使在陌生的情境中,仍然能够迅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自主命题要求学生基于陌生的真实情境,调动所学知识,迁移思维和能力,思考如何规范表达,在探究性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说题—答题—议题四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评题”则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各组提供的试题和答案进行点评,对命题小组进行赞扬鼓励和点拨反馈,也就架空文本、不合逻辑、重点偏移、重复设点、语言繁冗等问题提供指导意见,让学生继续“修题”。以下为问题5修正后的答案:

①点面结合。首联“云雾凄清”“汉家宫阙”总揽长安夜景,是“面”的描写,颔联“残星几点”“长笛一声”是“点”的刻画,生动传神,相互映衬。

②远近结合。颔联“残星”“雁横塞”“人倚楼”是远景,颈联“篱菊”“渚莲”为近景,远近秋色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③俯仰结合。颔联为仰观,颈联写俯视,高低结合,形象细腻,呈现出深秋拂晓凄凉景象,烘托作者羁旅思归之情与孤寂惆怅之悲。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真情境,聚焦真问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并进行深入思考,能力得以迁移,思维得以拓展,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模式的一种有效尝试。

猜你喜欢
鲈鱼命题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2019是瑞士“鲈鱼年”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