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式作文”的术与道:高三作文训练的新探索

2021-12-28 13:35河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三习作笔者

河南

在写作教学越来越“应试化”的今天,教师还需不需要关注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在写作实践越来越“备考化”的高三,学生还能不能采用更为自由和积极的表达方式?

我们也曾努力探索过作文教学知识的序列化,希望把“写作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内容,比如拟定标题的方法、开篇结尾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等,按照次序进行训练。可实际教学效果显示,学生也许可以掌握写作的方法模式,但很快就会陷入言之无物、行文不远的怪圈。目前在巨大的应试压力下,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写作,既能收获好的作文成绩,又能保持对文字基本的热情。

为了在考场上写出形式严整规范的佳作,写作之“术”不能丢;然而一味强调“术”,学生就会渐渐遗忘写作的根本功能,失去表达交流的能力。况且在写作教学中,静态的写作知识传递并不能真正提升写作能力,只有当“写作”这件事情真正发生后,对混沌的、自发的写作过程进行反思,对易见的、有疑的写作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静态的写作要求、写作原则才会变成有效的经验建构和传递的方式。近来,笔者通过“微博式作文”的形式探索高三作文训练的新途径,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微博式作文”这一形式并非笔者原创,而是借鉴了江苏省李仁甫老师“生成式作文”的训练方式。笔者之所以将其称为“微博式作文”,是想让学生理解这种写作训练与“发微博”的相似之处,利用青年学生对流行媒体的喜爱,使之在心理上更易接受这种写作训练方式。“微博式作文”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在规定写作内容后,最低字数限制在200字,若有更多想说的话,则篇幅不限;二是发布快,布置后当堂写作上交,训练快速、专注的能力;三是可评论,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交流作文,抽签决定分享习作的学生。学生当众朗读之后,其他学生可就文章的观点、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自由点评;若无主动点评者,则由教师点评。以往我们对作文练得少、讲得多、分享少,学生写作热情低。“微博式作文”的篇幅和形式,减轻了学生写作时的心理负担,又增加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为关键的是写作内容的选取。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以新闻时事、社会热点、校园新鲜事、身边现象作为写作的话题,这些话题更能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比如看到校园里陆续报到的新生身影,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青春是一条单程道,恰如一滴美酒回不到葡萄,走过之后,就再回不去年少。

作为高三学生,你一定对成长和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悟。在学弟学妹们成长的路上,你最想给他们的建议是什么?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建议?请写下你的思考。

绝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总结了自己对高中学习、生活的感悟,如“要珍惜时间”“要无惧挑战”“要确立目标”,也有学生真诚地发出了“不要过早谈恋爱”“不要沉溺在网游中”的声音,对自己的真实经历做出回顾、思考。

除了自我反省式的书写,我们还希望学生能有更高站位,能够超出日常生活的琐碎,对生活有更深层面的思考。2020年9月8号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晚学校要求学生收看相关报道。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国家功臣,国礼待之!”看到钟院士等人受勋时激动人心的场面,有学生说,果然是收获让人更幸福啊;有学生说,付出才会让人更幸福。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写下你的思考。

以此启发学生思考“收获与付出,哪个更幸福”。

当然,话题的新鲜度、与生活贴近的程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确定写作方向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以下内容:

这次写作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实现这些关键环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这些内容,决定了材料的最终走向。例如:“本周《新闻周刊》里‘大国好木匠’高盼的事例,再次证明所有的成功都有迹可循。她身上有哪些品质在帮助她逐梦?哪一点让你最受触动?请梳理你的想法,写一篇短评。”对于这个题目,“哪一点让你最受触动”是一个限制性条件,对“最受触动的一点”进行辨别、选择,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素材积累,确立文章的核心思想(如“精益求精”“乐观”“拥有匠心”),因而本次作文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文章能否具体阐释核心思想。要具体阐释思想,可以选定一个中心点,在不同思维方向上进行延伸,对思想进行由实到虚的提升。在真实地写作和交流后,学生看到了习作中的优缺点,再用这些方法分析佳作,或是升格习作,这些便不再是“原则”,而是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方法”了。

“微博式作文”写作后,师生及时对作品进行交流非常重要。活动实施时笔者发现: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作品的渴望。在朗读作品的环节,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分享习作,同时积极点评他人的习作。结合创作实际,学生在发现不足、探讨困惑时触及真正的深层次写作问题,例如:“如何围绕观点来剪裁论据”“如何安排分论点的逻辑顺序”“如何确保论述中心不发生偏移”等。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在学生作文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作文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更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教师在“微博式作文”中的示范写作也很重要。教师示范写作,既有助于在自我的习作中凸显想要训练的能力要点,运用新鲜而有思维深度的素材给学生示范;也可以在批改、判断、讲评学生的习作时,更敏锐地发现其闪光点和薄弱点,增强讲评的针对性。

猜你喜欢
高三习作笔者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三·共鸣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习作展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