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挖掘本质
——《比的意义》教学

2021-12-28 14:07吴金国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身长比值意图

文|吴金国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比”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吧,他可是个非常聪明、善于思考的大侦探。有一次,罪犯在案发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脚印,但福尔摩斯就是根据这个脚印,推算出了罪犯的大体身高。你知道他是怎么推算的吗?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一起来探究人体的奥秘。

(出示信息窗中赵凡的信息,情境图)

师:这是赵凡同学身体的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用算式表示赵凡同学头部长与身长的关系吗?

生:160÷25 表示身长是头部长的几倍。

生:25÷160 表示头部长是身长的几分之几。

师:除了用算式表示头部长和身长之间的倍数关系,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新方法———比。(板书:比)

【设计意图:用警探破案的情境引入,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产生了迫切想知道人体奥秘的需要,教师顺势抛出“赵凡的人体比例图”,学生找信息并解决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产生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比”

1.探究同类量的比。(第1 个红点问题)

师:刚才,我们用160÷25 来表示身长是头部长的几倍,还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成:身长和头部长的比是160∶25。(教师板书两种写法、读法、表示的意思)

师:“∶”叫比号,读作比,那比号是怎么来的呢?一起看大屏幕。

师:我们再来看,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比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板书,注意写的时候从上往下的顺序)仍然读作160比25,现在你还能找到比的前项和后项吗?那么160 比25 表示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25÷160表示头部长是身长的几分之几,用比又可以怎么说呢?

生:可以说头部长和身长的比是25 比160。

(指名一学生板书:写法、读法、表示的意思,追问哪个数是比的前项,哪个数是比的后项)

师:160∶25 和25∶160,这两个比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的顺序吗?

师: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比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师:现在,你能不能试着写出一个比,表示赵凡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练习本写出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身体上各部分之间的长度关系可以用比表示,透过这些比,我们感受到了人体的数学秘密。

师: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刚才这些比都是人身上的数据,都是长度间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板书)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生:课桌长60 厘米、宽40 厘米,长和宽的比是60∶40。

生:我的体重是42 千克,同桌的体重是50 千克,我和同桌体重的比是42∶5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同类量的比较。学生对于比是不了解的,因此,第一个比“160∶25”教师直接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后,独立思考怎样用比表示其他两个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学生在思考、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比”的表象,感悟比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顺利地从已知的“除法”过渡到未知的“比”。对两个比的比较及教师小结,为学生理解比的具体意义做了铺垫。】

2.探究非同类量的比。(第2个红点问题)

师:(课件出示)赵凡3 分钟走了330 米,她的行走速度是多少?怎么解决?

师:这个算式能不能写成比?

(学生写出比)

师:这个比怎么读?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下面信息中的两个数量也能用比表示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

赵凡每天坚持跳绳240 个,用时2 分钟。

赵凡买了6 个本子共花了18 元。

赵凡今年12 岁了,她从家到超市用了4 分钟。

生:前两题可以用比表示。后一题不行。

师:后一题为什么不行?

生:12 岁和4 分钟是没有关系的两个量,不能写成比。

小结:我们发现像刚才这些题目中两个不同类量相除,可以

得到一个新的有实际意义的量,这样的两个不同类量只要相除有意义,就可以用比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自然迁移出“用比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再次建立除法与比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具体理解。】

3.总结比的意义。

师:同学们,根据前面的研究,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作比吗?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

生:我认为只要两个数量之间有相除关系,就可以用比表示,

师:你们的理解都很到位。在数学上,把“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板书比值的定义)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经历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后,在心中已建立起比与除法的联系,所以此环节中,学生对“比”的概念的抽象概括“呼之欲出”。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建模意识。】

4.求比值。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求出32∶5、12∶36 和420∶3 的比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观察这些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生: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师:其实,比值就是一个具体数,我们在计算比值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用什么数表示。注意比值是分数时要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除了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也是本课的知识重点,内容虽简单,却较为繁杂,通过三个练习及对比值的观察比较,在整个理解比值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了除法,真正建立起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5.探究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以及比各部分的名称,学会了求比值,观察黑板上的式子,想一想,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生:通过讨论我们发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师:大家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认为比的后项不能是0。

师: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

生: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是0。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有这样一条新闻:两支球队比赛结果是2∶0。你又怎么解释?

生:这里的2∶0 不是今天研究的比,我们研究的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分不是相除的关系。

师:其实,体育比赛中使用的“∶”号,只表示哪一队同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大家知道了吗?

【设计意图:表格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整理,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借助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感悟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实现了自主学习。】

三、尝试练习,巩固“比”

师:我们通过赵凡身体上的奥秘,学习了比,会求比值,还知道了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师:下面再来看看我们身体中的其他比: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20 天,血小板的平均寿命是10 天。红细胞与血小板的寿命比是( )。

师:说说下面的比表示的含义。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脚长和身高的比是1∶7。

师:(出示脚印图片,长25 厘米,学生计算)现在你知道警探是怎样推测出罪犯的身高了吗?

师:你知道吗,利用比的知识,从一张照片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比如建国初期比较有名的照片泄密案(幻灯片出示),所以我们要叮嘱家人在朋友圈晒照片时,背景一定不要涉及军事基地、限制区域等,做一个维护国家安全的小卫士。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巩固本节课的新知,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人体奥秘,根据脚长算身高与开课的导入相呼应,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四、学习回顾,总结“比”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幻灯片介绍黄金比。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知道了比,开始研究比,并且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比。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 时,会给人一种美的视觉感受,这个神奇的比被称为黄金比。

师:同学们,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够发现更多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比,使学生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猜你喜欢
身长比值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燕山秋意图
雪豹,你还好吗?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