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021-12-29 04:01
林区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设课堂教学课堂

吴 萍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 830000)

新课程理念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1]。由此而知,课程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预设便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要在互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动态生成便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可见,预设与生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两种特质。

一、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两翼

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备课中对课程教学过程所作的课堂静态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可操作性强又充满理性之光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留白”[2]。它建立在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的整体认知为基础,对教学目标、所授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作出一定的预期与筹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突出其显性。

生成“是指课前,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空间;课堂上,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课后结果上,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3]。生成性需要教师升华教学目标、补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促成教育智慧。“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4]生成便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突出其隐性。

精彩的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促成预设与生成,才能创设更优质高效的政治新课堂。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显性与隐性并行,二者相辅相成。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以及开放的动态的生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

二、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缘由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课堂学习中,他们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对某些事物有独特见解,并主动探知。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正是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下为政治课堂提供广阔的空间,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助力。

(一)张弛有度,使目标有效达成

解读新课标内容,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发生了些许调整,将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之前的教学目标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了育人,调整后,将以课程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弹性预设,合理生成动态课堂。

(二)顺承改革,促师生教学相长

新课程标准提倡平等、理解、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亦为教学上授受、人格上平等、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授受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预设目标,用开放民主的方式鼓励学生阐述自己想法,在处理动态课堂中的“非预设事件”时,师生之间能够共享知识与经验,共享智慧与人生意义,这也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真正做到共同成长。

(三)动静结合,为课堂添光溢彩

教师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所授内容、所用方法、课程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定的预想与筹划,将此落实于教案,这便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此为静态;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评价与指导,在相互探讨与交流中推进堂课的进程,此为动态。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有四种:教材知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原有的知识经验及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生成的知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知识获得的最佳方式,课程在此过程中进行整合,学生从中与原有经验相联系从中建构新知,动静结合,助力思想政治课堂。

例如,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苗媛丽,在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课时,就作了精心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精彩的动态生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展开,但是在课堂开始,带领全班为四川凉山救火战士默哀20秒,与时政相联系,并贴近学生实际,一张一弛,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凸显了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表彰对象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谈谈自己的理解,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推进本堂课的进程,教师亦可以从学生的思想阐述中受到启发;教师通过开设三个活动:(1)关注现实、观点碰撞,践行形势乐观pk悲观;(2)我来代言、激情展示;(3)剖析自我,更好践行。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在学生主动展示自己所准备的内容的同时,做好简单评价、鼓励并能够灵活应对生成问题,既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又能给课堂添光溢彩。

三、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举措

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并非是一种固定模式,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高中政治教师在预设与生成时不必过于刻意,及时留意课堂中的偶然因素即可,但突发“非预设”情形时,教师要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结合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才能促成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

(一)内在与外在结合

“关注过程生成,但是只将它作为教学中所出现的意外的状况或者学生提出意外问题、或者回答了与预设不同且出乎所料的内容、或有观点碰撞时才产生的可能”[5]。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很高要求,在出现“非预设行为”时,教师会因情况太多无法招架或者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焦虑,因此教师要在关注课堂状况,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同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

1.基础:增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诸上各因素的汇聚加剧了照料者在考虑未来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弱化了照料者在讨论未来话题时的能动性。在中国,残障问题在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严峻。但国内针对残障人士未来安置规划的实践与研究都显得滞后,亟须立足于以心智障碍家庭为中心的实证调查,为决策提供证据,从而呼应社会政策从既有的再分配范式向“照顾范式”的逐步转向。

关注动态生成,教师会产生焦虑,担心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担心学生“非预设回答”招架不住。究其根本,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要进行调控与自我反思,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此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基础。

2.前提:明确思政教学任务,了解具体教学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要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他们的认知,具体教学内容的讲授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并与当下时事政治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关键之处,要清楚教学任务及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表现,此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

3.动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活跃课堂氛围要更注重激励,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全面,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要创设课堂高潮部分,在预设中弹性留白,精心铺垫,在恰当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情感交流,教师在传授知识、评价学生的同时,进行情感交流,要在潜移默化中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此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动因。

4.关键:促成教学弹性预设,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教学过程并非是按照教师所预想的情形逐步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具体体现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在进行预设时,教师可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此为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的实操

教学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定的弹性;并非程序化和固化,而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并非静止与封闭,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在授受过程中,要学思并重,教授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教无定法,注重教学过程的创设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弹性预设,铺垫生成

合理掌握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产生的一种预想期盼,在教学活动完成后,能够使学生的素质与行为发生变化。教学目标不仅能使教师据此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学习。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了解三维目标的同时,更要明确领悟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不仅是传授知识,讲解重难点,着力点应该放在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深度钻研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由教育部门、学科专家、教材审议专家立足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以及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学生实践共同研讨制定的。教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完全按教材而教,学生按教材而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正处于交替使用阶段,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用新的教学方式授课,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材观,不拘泥于课本,自觉用新的教学理念去钻研与处理教材,可以科学地改造现行教材,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与生活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与补充。

留有弹性空间。每一位高中生的思维敏捷性与思考方式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度千差万别,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形,因材施教,要考虑课堂中每位学生的参与度,考虑课堂教学预设之外的动态生成,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弹性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满,让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彰显独特之美。

了解学生情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授受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学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预设。学生原有的经验是教学能够据此展开的基础,要通过教学将学生早已知晓或者早已经历的内容,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加以引导,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为课堂的生成做好准备。了解学生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通过日常接触,逐渐了解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多交流,把握他们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结构 ,以便为教学所用。

2.不拘预设,巧用机智

鼓励学生发言——因人施教,循序诱导。根据教师的预设,针对教师安排的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学生的思维便止步于此,被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给限制住,处于被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一言堂,教师把握课堂进度,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度不完全,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鼓励每位学生发言,循序诱导,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善用学生提问——及时抓新,顺势延展。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在学生习得新知后,学生会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因为对新知的把握并不全面,了解不深会有疑惑,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将学生的疑惑消除,不能只拘泥于预设,忽视学生的思维拓展。教师在课前的预设只是进行教学时的一个参考,在学生的回答与预设内容不同时,并不急于否定,而是要敏锐的捕捉学生提问的信息点,是否能够作为本节课的延伸点,教师需要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这将对于教师的教育机智有更高的要求。课堂中若出现此类情况,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提问给予及时的反馈调整。

观察学生表现——时时关注,及时调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不同,各具特色,但是稍加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心态便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行为包含: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况、交往行为、生成状态,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切勿自顾自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跟随度,教师可留意学生的面部表情,是呆滞还是灵动来判定是否能跟得上学习进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是否活跃来判定是否积极参与;教师可观察学生的反映状况,是否强烈来判定是否有情绪波动;教师可察看小组学生的讨论是否积极来判定是否真正交流;教师可感知学生的应变能力,是否灵敏来判定课堂是否生成。若偏离了教师的设想与掌控,教师可及时调整,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关注学生反馈——正视错误,积极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对此作出的反馈较为重要,尤其是错误的回应。正视错误更易于学生的成长,为此教师在给予学生反馈评价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式。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应鼓励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及时评价。若评价不及时,不明确,则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模糊,形成错误的思想,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3.动态生成,成就精彩

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开拓学生思维。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是相较于两个层面而言,其一,“对话”:知道教学过程的内容,教学活动中有及时反馈,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其二,“高质量的对话”:在授受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师生对话,而且能够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知,不仅停留在理解懂得的层面,而且能够学会运用。在生成的过程中,双向互动更侧重于第二个层次,教学相长,更容易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构建民主课堂。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输送的主导者,而是转变角色,成为学生智慧生成的点拨者,课堂思维碰撞的引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监控者,课堂教育智慧的创造者。在留有空间思考的时刻,尊重学生的观点阐述,能够在非预设环境的生成中,着重把握学生的认知,敏锐的捕捉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课后反思,促成精彩课堂。每堂课不可复制,各有特点,因教育主体思维不同,对事物看法不一致,动态生成的内容也不一致。教师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较为重要,动态生成的课堂,并不会是教师所能完全掌控的,出现失误时如何应对,怎样处理会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课堂上的一些闪光点如何加以改造成为生成性资源等等,教师要想促成精彩的课堂,就需要课后反思。临时性生成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产生差别,思想政治教师若把诸此相关的教学过程以及心得体会详细记录,并在后期加以整理反思,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成精彩课堂。

猜你喜欢
预设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美在课堂花开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