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主题

2021-12-29 14:12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藏戏拉姆项链

李 宜

(西藏民族大学 文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藏戏是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传统剧目,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指戏剧“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单元。”[1]5它是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及对题材的加工和提炼,不但包含所反映的现实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而且体现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与评价。因此对主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作品的写作意图,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发现学界目前还没有专家学者从主题角度来研究藏戏剧目,故本文拟对藏戏传统剧目中蕴含的魔宝主题进行探讨。

一、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的分类

本文的魔宝是指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奇物品或魔咒、称号等。传统藏戏剧目中的魔宝按其用途可分为魔力饰品、神异用品和魔咒称号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奇饰品。文中指藏戏中角色所佩戴的具有神奇法力的装饰品。项链和戒指等一般都是人们比较喜爱的装饰品,但是藏戏中一些女性角色佩戴的饰品除修饰打扮外,还有神奇的用途。例如,《诺桑王子》中仙女云卓拉姆戴在脖子上的珍宝项链是其仙翅,如果失掉,她将无法飞回天界。巫师哈日接受顿珠白姆和其他妃子的贿赂后,施展咒术让国王晚上连做恶梦,后以占卜解梦的手段诱骗国王派遣诺桑王子出外打仗。在调虎离山之计实施成功后,哈日又故伎重演欺骗国王必须用云卓的心脂做祭品才能化解国难。在哈日及五百名妃子要谋取自己性命的危机时刻,云卓拉姆戴上王后交还的珍宝项链“像雄鹰展翅般远走高飞”(1)本文藏戏引文全出自《八大传统藏戏》,赤烈曲扎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版。,粉粹了哈日等人的阴谋。可见,云卓拉姆佩戴的璁玉项链具有的特异法力是帮助其脱离险境的救命之宝。如果没有这串珍贵的项链,她将会被杀死。

云卓拉姆留给诺桑王子的戒指同样具有神奇魔力。诺桑王子出征回国后,在大觉仙人的住处拿到云卓拉姆留下的戒指。在去天界寻香城寻找云卓拉姆的途中,当遇到满天飞舞的毒蚊时,诺桑王子拿出戒指,毒蚊不敢靠近。当他看到一群凶猛的野兽扑上来时,舞动戒指,便毫发无伤地从猛兽旁边经过。当他在盛开的百花丛中迷失道路时,亮出戒指,天降细雨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随后,他来到毒水沸腾、毒蛇当道的山脚下,挥动戒指,小花鹿主动做向导帮助其顺利通过。诺桑王子依靠戒指的神奇法力,一路上逢凶化吉,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寻香城,找到了妻子云卓拉姆。

又如,《苏吉尼玛》中鹿女苏吉尼玛的护身宝——殊胜佛身珠串项链也具有神异功能。苏吉尼玛来王宫前,父亲交给她一条佛身珠串项链,并嘱咐她“殊胜佛身珠串绝不能让人观看,连恩爱的国王与亲生儿女也不能过目。”苏吉尼玛到王宫后,在护身项链的保护下,即使喝了舞女根迪桑姆配制的毒药也安然无事。而当苏吉尼玛忘记父亲嘱托,把护身项链给根迪桑姆观看后并被其调换,便立刻陷入了危险状况。根迪桑姆先给她灌毒药使其昏迷不醒,然后杀死国王最喜欢的神象,把神象的五脏六腑及血肉堆放在苏吉尼玛周围。随后又杀害了学识渊博的大臣和国王的弟弟,把他们的尸体堆放到苏吉尼玛房间嫁祸于她。国王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血淋淋事件,更对弟弟的死亡感到伤心,只好遵从父王旨意,下令刽子手把苏吉尼玛押送到血海翻腾的天葬场。

第二类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奇用品。文中指藏戏传统剧目中出现的具有神异功能的金鏊锅、如意宝瓶等用品。例如,《白玛文巴》中罗刹女王拥有的金鏊锅和宝石拂子就具有特异功能。白玛文巴出海为国王取回有求必应宝后,又被命令到罗刹国取金鏊锅和宝石拂子。他降服了罗刹女王及侍女并使其变成空行母,带着她们一起坐金鏊锅飞回家。

众空行母帮助被国王害死的白玛文巴获得新生后,她们坐在金鏊锅里围绕国王的宫殿连飞三圈。国王非常好奇,主动提出到空中开开眼界。空行母便把国王及权臣请进金鏊锅,用宝石拂子一敲,金鏊锅腾空飞起,瞬间飞到罗刹国上空。国王等人被众空行母从金鏊锅里扔到地面,成为罗刹女王儿女的腹中餐。

其次,《智美更登》中碧达国的诸事如意宝也是能满足人们一切愿望的镇国之宝。碧达国得到诸事如意宝后,贤臣纷至、国政兴盛、经济繁荣、民众幸福。当有外敌入侵时,碧达国依靠诸事如意宝的护佑打败了敌人的侵略。

最后,《德巴丹保》中罗刹王赠送的“如意宝瓶”也具有特异功能。德巴丹保王子被国王派到罗刹洲寻找古夏纳药草为继母治病。他历经艰险找到古夏纳药草并带着新婚妻子踏上回国之路。王妃立即集结军队,想把王子消灭在京城之外。德巴丹保拿出罗刹王赠送的“如意宝瓶”祈祷,地上立刻出现了一座宫殿巍峨的城池。王妃看见王子和妻子在城池上饮酒歌舞,命令向城里释放毒雾。此时宝瓶发出特异功能,使毒气反冲过去,毒昏了王妃。王子派人把王妃扔到海里,永绝后患。正是如意宝瓶具有的奇异魔力不但保护了王子夫妇的性命而且惩治了作恶多端的王妃。

第三类是具有神奇力量的魔咒、称号等。慧空行母被拉日常赛对佛教的虔诚之心感动,赐其法力无边的陀罗尼咒语并让传授给白玛文巴。当白玛文巴乘坐的船只被黑白龙王掀起的巨浪快要倾覆时,500名助手哭爹喊娘、乱成一团。白玛文巴镇定自如地念动陀罗尼咒语,制服了黑、白两个龙王。白玛文巴来到龙宫,念颂咒语,把凶恶的老虎、狮子、豹子等猛兽降服得如看家狗般温驯。当龙宫侍女把巨大的毒蛇扔到白玛文巴身上时,他念起咒语,使毒蛇立刻变成108节。他进入龙宫后,念诵陀罗尼咒语,使龙宫中的残龙恢复健康,盲龙重见光明,龙王再现青春,成功取得如意宝。

白玛文巴在奉国王命令去西南罗刹国取金鳌锅和红宝石拂子的途中,口诵陀罗尼咒语先后降服罗刹女王的铁环、铜环、螺贝环和金环等属下。当他来到罗刹女王宫殿后,被罗刹女王吃进嘴里。白玛文巴口诵咒语,立刻被吐出来。白玛文巴依靠陀罗尼咒语的神奇力量,不但顺利取得金鳌锅和红宝石拂子两种宝物,而且使杀人如麻的罗刹女王及侍女变成了慈祥仁爱的五部空行母。白玛文巴凭借慧空行母赐授的咒语,化解各种危险,取回宝物,粉粹了国王想借刀杀人的阴谋。

德巴丹保王子遇到危险时口诵供养上师的名号,也得到了神奇的保护力量。德巴丹保在去罗刹洲为继母寻找仙草的途中,遇到两条黑白大蟒蛇横挡其道。他虔诚地呼唤自己供养上师的名号,蟒蛇变回龙王并护送他一段路程。当德巴丹保来到一座光滑如镜、无法通过的大冰山时,合掌念诵上师名号。冰山立刻变成一位白衣山神,并帮助他登上罗刹洲。

总之,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既有超自然法力的项链、戒指、珠串等佩戴饰品,又有金鏊锅、宝石拂子、诸事如意宝、如意宝瓶等神奇用品,还有具备无穷法力的陀罗尼咒语以及上师法号等。这些法宝种类多样、功能奇特,往往在危难时刻帮助剧中角色化险为夷、脱离险境。

二、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的功用

藏戏传统剧目中众多的魔宝法力无边、功能各异。其功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降兽伏魔的功能

白玛文巴到海底龙宫和罗刹国取宝就是一曲驯服毒蛇猛兽、降服妖魔的赞歌。白玛文巴用陀罗尼咒语先后降服黑白龙王、凶狮恶虎和巨大毒蛇后,到龙宫取得如意宝。在罗刹国,他又念动陀罗尼咒语分别打败身披铁环、铜环、螺贝环、金环的4位侍从及罗刹女王,取得金鏊锅和红宝石拂子这两种宝物,并用咒语把5位吃人肉、喝人血的罗刹女变成善良慈爱的五部空行母带回家。以上显示出陀罗尼咒语具有降兽伏魔的巨大威力。

德巴丹保在去罗刹国取古夏纳药草途中,他念诵供养上师的名号,分别降服了蟒蛇、神犬和神猴,顺利取到古夏纳仙草。云卓拉姆留给诺桑王子的戒指帮助他驱散满天飞动的毒蚊、降服凶恶的毒蛇和猛兽,安全到达寻香城。可见,德巴丹保供养上师的名号与云卓拉姆留下的戒指同样具有驱散蟒蛇、降服猛兽的神奇法力。

(二)具有空中飞行的特异功能

云卓拉姆佩戴的璁玉项链是她飞回寻香城的翅膀。云卓拉姆项链的飞行功能在《诺桑王子》中共出现4次。第一次,渔夫用不空羂索擒获云卓拉姆。云卓拉姆按照大觉仙人建议,把飞天的璁玉项链交给渔夫。她身上的套索才被解开。第二次,渔夫把云卓拉姆送到诺桑王子处并把她的项链交给王子。第三次,诺桑王子出征前,把云卓拉姆飞天的项链悄悄交给母亲代为保管,并告诉她不到生命危机的关头,不要交给云卓拉姆。以上三次侧面介绍了璁玉项链具有的飞行作用。第四次,在被哈日、顿珠白姆带着五百妃子围住要取心脂的生死关头,云卓拉姆戴上王妃交还的项链,“腾空而起”飞到空中。正是这次项链直接显示出的飞行功能,使云卓拉姆逃离了哈日等人的魔掌。可见,云卓拉姆身上的璁玉项链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装饰品,而是具有帮助她飞上天界的神奇功能。

另外一个飞行神器是罗刹女王的金鳌锅。金鳌锅的飞行功能在《白玛文巴》中共出现两次。首次出现在白玛文巴降服罗刹女王后。罗刹女王一敲金鏊锅,金鏊锅便带着白玛文巴与已化身为空行母的罗刹女王及下属飞到空中,“敲一声,地动山摇;敲第二声,空中传来诵经声,同时四周光芒四射;敲第三声,他们很快便飞到白玛文巴家。”这是金鳌锅飞行功能的初次展现,为后面设计除掉国王等埋下了伏笔。第二次,4位空行母坐上金鏊锅围绕宫殿连飞三圈,引诱国王及其权臣坐到里面。空行母使劲敲了一下,金鏊锅便腾空而起……又敲了一下,金鏊锅便直接飞到罗刹国。以上显示出金鏊锅具有快速飞行的功能。

(三)具有兴政御敌的特异功能

《智美更登》中的诸事如意宝是碧达国的镇国之宝。它具有兴盛国政、招纳贤臣和抵抗外敌入侵的作用。当边界小国的婆罗门洛追向智美更登请求施舍诸事如意宝时,智美更登以“它属国宝父不允,我也无权来动用”拒绝了他的请求。婆罗门洛追认为智美更登“不施诸事如意宝,所谓施舍把人欺,自食其言悖誓愿,太可悲!”智美更登只好从国库中取出诸事如意宝交给洛追。国王得知此事后,认为“昔日国政兴盛时,全靠这殊胜之宝贝,如今失去此珍宝,定将导致国衰微。”下令把智美更登拉到宫外游街示众并将其流放。因为碧达国的诸事如意宝具有“外能御敌,内能赐福运”的神异功能而导致私自把它施舍出去的智美更登王子遭受流放恶魔山12年的惩罚。

德巴丹保王子的“如意宝瓶”也具有抵御敌人的神奇功能。当王妃带着军队想杀死德巴丹保时,他对着宝瓶祈祷,地上立刻出现了一座坚固的城池。王妃下令向城里释放毒雾。宝瓶发挥神异功能,毒气反冲过来,毒昏了王妃。德巴丹保王子依靠如意宝瓶的神奇功能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三、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主题的成因

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形态各异,功能多样,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传统剧目中的魔宝主题是旧西藏地方政府为维护“政教合一”制度,进行高台教化作用的展现。

“教化功能是戏剧的本质属性”。高明在《琵琶记》序言中认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2]1。旧西藏地方政府统治者也希望通过藏戏这种载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观众进行“高台教化”。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给拉萨觉木隆戏班的批文中明确指出藏戏演出的目的是“把古昔菩萨、大师的故事表演出来劝恶归善”[3]。为了维护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其通过藏戏演出达到宣扬佛教思想,寓教于乐的诉求显而易见。

从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的赠送者可以看出藏戏宣传佛教的教化作用。《智美更登》中碧达国的诸事如意宝本是海底琼宫白龙王的宝贝,龙王把它供奉给无量光佛,无量光佛又把诸事如意宝赐给碧达国的国王。鹿女苏吉尼玛的父亲是一位修行仙翁,他把殊胜佛身珠串送给女儿做护身符,保护苏吉尼玛不受坏人伤害。白玛文巴多次化险为夷的陀罗尼咒语是慧空行母所赐。云卓拉姆是天界乾达婆之女,她留给诺桑王子的神奇戒指帮助其顺利到达寻香城。魔宝的主要赠送者分别是海底龙王、无量光佛、修行仙翁、慧空行母和乾达婆之女云卓拉姆这些神佛类。此外,魔宝的捐助者还有佛教中的妖魔。白玛文巴的金鏊锅是罗刹女王赠送,德巴丹保王子打败妖妃的如意宝瓶是罗刹王赠给。魔宝的赠送者都是佛教中人物,每当剧中主要角色陷入困境,都是这些神佛出手相救、化险为夷。可见,藏戏中宣扬佛法无边的魔宝主题是为巩固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服务的。

西藏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藏族民众对宗教中“神”和“佛”的崇拜源远流长。苯教时期,广大民众崇拜天神“赞”、地神“年”和地下神“龙”等,信奉万物有灵思想。藏传佛教产生后,藏族民众常常把寺院中供奉的众多的佛、菩萨、金刚、度母、护法神以及各大寺院的活佛、历史著名人物的塑像当作自己宗教感情的寄托物。他们常用朝拜、转经、祈祷、献哈达和磕长头等宗教活动来表达对神佛的敬仰之情。“在藏族看来,佛是真、善、美的最高典范和唯一源泉,人类的一切善行都源于佛,所以对佛的信仰被列为人们行为规范的首要准则。”[4]68因此,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神佛不但具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超自然力量和先见之明,而且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他们甚至相信“曾经活佛加持之物,或接近佛体之物(如敝衣败絮),甚至于佛排泄之物(如屎尿涕唾),佩之皆能避邪、降福、免殃、消罪故也。”[5]439当他们遇到自然界的灾难或生活中的困境时,便产生寄希望于神佛,祈祷神佛出现解决问题的宗教心理。于是,每当藏戏中的主要人物面临险境时,神佛利用自己无所不知的超预见性及时出现,赠赐他们神奇无比的魔宝,化解其面临的各种危机。这些戏剧情节既宣扬了佛法无边又给人以精神寄托和艺术享受,让观众在美好的幻想中实现他们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从而慰藉自己的心灵。藏戏传统剧目中神佛赠送的这些可以化解困境的魔宝的出现,其目的是宣传神佛的法力无边,鼓励藏族民众更加虔诚地信仰佛教。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藏戏中这些主要人物取得斗争的胜利,不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神佛赠送的魔宝化险为夷。观众观看藏戏既是一种艺术欣赏,同时也是一种宗教修行体验。长此以往,魔宝主题会蒙蔽观众的双眼,麻醉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整天在桑烟之中或者酥油灯下虔诚祈祷,顶礼膜拜寺院中的各种神佛塑像。每当遇到困难时,观众会幻想依靠神佛的佑助来化解一切,忽视自身的反抗力量,完全减弱了为美好生活而积极奋斗的精神。

旧西藏地方政府大力提倡雪顿节演出藏戏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藏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观众起到教化作用,来巩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通过剧目中角色的人生遭遇来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和佛法无边等思想,使观众认识到今生遭遇的人生不幸和阶级剥削等都是自己上世所犯的罪恶造成的,而今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是为了来生有一个好的转世。因此面对现状,逆来顺受,没有丝毫的反抗和斗争。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思想掩盖了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剥削本质,削弱了阶级斗争,有利于旧西藏地方政府的统治。

其次,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主题体现出藏族民众对真善美的赞美,对假恶丑的鞭挞。

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主题通过奖罚分明的结局,表达了藏族民众对勤劳善良、乐善利他、悲悯众生等美好品德的赞美,对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等丑陋性格的鞭挞。诺桑王子凭借云卓拉姆飞回天界前留下的神奇魔戒找到了寻香城。他通过射箭比试武艺、彩箭寻找云卓等多重考验,最后带着云卓拉姆回国。诺桑王子和云卓拉姆对爱情忠贞不渝,经历种种磨难,最终夫妻团聚。他们对陷害自己的敌人不计前嫌、宽宏大量,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诺桑王子继承王位后,使额巅巴国的民众安居乐业,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除此之外,白玛文巴凭借陀罗尼咒语的神奇力量多次化险为夷并登上王位。德巴丹保王子打败想杀死自己的王妃军队,回国救出被押入囚牢的父王,一家人团圆并继承王位。苏吉尼玛机智地让国王在根迪桑姆的忏悔诉说中明白自己被陷害的整个事件经过。国王主动认错并迎接她回宫,夫妻团圆。智美更登因把镇国之宝偷偷施舍给敌国婆罗门,而被流放哈香山12年。在流放和返途中,他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财物、可爱的儿女以及自己的眼珠全都施舍出去。他的仁慈之心感动了神佛,不但自己重见光明,家人团圆,而且镇国之宝也被送回。由上可知,忠于爱情、善良勇敢、乐善利他之人,虽遭受人生磨难,最终都“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6]10,得到大团圆结局,体现出藏族民众对其所作所为的赞扬之情。

反之,诺桑王子的妃子顿珠白姆因嫉妒而生恨意,多次贿赂哈日,想杀害云卓拉姆,后被挖眼睛流放边地。巫师哈日贪得无厌,接受贿赂,以占卜解梦欺骗国王,逼迫云卓拉姆飞回寻香城,最后被绞刑处死。多次想害死白玛文巴的国王罗白曲钦及权臣被罗刹女王的儿女吃掉。施放毒气想杀死德巴丹保的王妃落得被扔进大海喂鱼的下场。舞女根迪桑姆用毒药害人,栽赃陷害苏吉尼玛,最后被挖掉眼珠、割掉鼻子、分尸两段、挂街示众。王妃厄白波嫫因恼恨嫉妒,干尽坏事,后来被挖眼珠。这些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想置别人于死地的人分别落得被处死、挖眼流放、被罗刹吃掉或被扔进海里等悲惨结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体现出藏族民众对这些坏人丑恶行径的憎恶之情。

可见,忠于爱情、纯真善良、乐善好施的人在经历各种磨练后,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圆满的结局。而那些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得到应有的惩罚。藏戏中建构的这些善恶果报剧情是为了唤起人们的道德自律,自觉按照佛法行事,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社会功能。

最后,藏戏传统剧目中魔宝主题折射出藏族民众神奇的想象力和旷达乐观的心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多米,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奔腾不息的河流,山水相间,交通不便,气候寒冷。时而暴雨冰雹,时而晴空万里,天气瞬息万变。藏民族常年生活在比较闭塞、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便想象出能够跨越万水千山、具有飞行功能的璁玉项链和金鏊锅来消除空间的阻隔,便于人们通行。面对山高林密、野兽出没,想象出了能够降兽伏魔的如意宝瓶与陀罗尼咒语等魔宝。这些体现出藏族民众神奇浪漫的想象力和征服大自然的乐观心态。

除此之外,藏族民众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面对以国王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白玛文巴并没有低头屈服。他依靠空行母所赐咒语多次完成国王交给自己的任务,使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国王黔驴技穷、恼羞成怒。白玛文巴一次次战胜卑鄙无耻、作恶多端的国王,反映出藏族民众对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光明必定战胜黑暗的理想信念的坚信无疑。德巴丹保王子面对想把自己消灭在京城之外的王妃军队,利用宝瓶的神奇魔力,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最终处死王妃,永绝后患。德巴丹保王子身上同样表现出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诚如剧中表现,白玛文巴和德巴丹保等人降妖伏魔、驯兽除蛇取得斗争的胜利与神佛所赐授宝物、咒语拥有的神奇法力密不可分。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机智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正是藏族人民心中英雄的写照。藏戏传统剧目中这些人类与魔怪斗争取得胜利的剧情,体现出藏族民众战胜妖魔鬼怪并使之弃恶从善的美好愿望,折射出他们乐观旷达的心态。

四、结语

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种类较多,且具有降妖除魔、空中飞行、兴政御敌等特异功能。魔宝主题是藏族民众对真善美的赞扬以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旷达乐观心态的展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藏戏中主要角色取得斗争的胜利,不是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神佛赐赠的法力无边的魔宝最终战胜敌对势力,体现出西藏地方统治者利用藏戏作为载体来宣扬佛教思想以巩固“政教合一”制度的目的。长此以往,魔宝主题会给观众带来精神麻痹,使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虔诚信仰佛教,一切按照佛法做事,当遭遇困境时,神佛一定会帮助自己解决难题。因此他们默默忍受人生的一切不幸,从而失去了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传统藏戏剧目中的魔宝主题时必须摒弃的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藏戏拉姆项链
滋嘎嘎做项链
月光项链
藏戏面具
翩迁起舞弄清影——央今拉姆小说论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你好,岁月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