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黑龙江省面临的新形势及应对措施

2021-12-29 18:05徐世豪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倡议一带

徐世豪,崔 磊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加强了“一带一路”共建共赢的国际共识,其中,在国际政策加强对接、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沿线国家班列推动、对外贸易投融资方面的积极成果也不断推动着“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加强。2020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与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使得国内外的经济建设与国际合作都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作为近年来全世界发展的一大新趋势,黑龙江省北临俄罗斯等国,也成为在“一带一路”倡议趋势下,沿线经济带地区贸易发展的主阵地,其中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是其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2019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为1 270.7亿元,同比增长4%。占同期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的85.5%。其中,对俄出口100亿元,同比增长34.1%;自俄进口1 170.7亿元,同比增长2.1%。黑龙江省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立足“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发展定位,急需进一步结合当前特殊国际背景,深入分析把握新形势,推进对俄合作开发地缘优势路径,创新新时期东北振兴发展新引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

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发展新形势

1.1 加强物流交通体系全面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化配置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议上曾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门户位置,有助于其参与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与建设,在新时期的开放发展中,形成面向俄罗斯、东北亚地区乃至欧洲地区的新国际贸易通道枢纽站。哈尔滨快速铁路通道、“哈绥俄亚”陆海联运航线、多条对俄对日航班航线等一系列物流交通体系的全面完善使得黑龙江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也进一步推动了资源资金、科学技术和劳动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通与合理配置,有效促进黑龙江省与周边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打造更为优秀的营商大环境,协同化解本地区基础产能过剩问题,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空间、加深对外开放的层次,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2 构建对俄合作新优势,增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俄罗斯开放的前沿阵地,通过中俄两国近些年不断地深入战略伙伴关系,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中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是促进中俄双方新的经济增长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贮藏,我国的轻工业产品与农副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双方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经济互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济合作前景广阔,双方政府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应建立推进区域内经济合作制度安排、鼓励多种形式的地区经济合作。2009年以来,近10年间中俄两国亦通过能源产业经济互补的基础,逐步开展区域文化交流、远东地区开放投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战略合作活动,不断增强中俄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1.3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新机遇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传统的能源结构主要依托于对资源的浪费。黑龙江地区的资源产业对石油、煤炭的依赖严重。“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的推进,对于产能输出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巨大,这对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升级赢得先机。一方面,积极参与政策优势,将本省的传统产能行业合理输出,加强自身的产业优势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竞争力,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继续对传统的资源产业进行优化,推动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的改革,进而带动技术创新、人才集聚、高新技术设备制造等方面的聚合效应,依托政府扶持,加强对于新兴产业的培育、高新技术的深化,促进其产业发展的动力作用。

2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黑龙江省面临的问题

2.1 黑龙江省固有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足

黑龙江省与毗邻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均是两国经济发展程度欠佳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有一定不良影响。当前受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低位运行,整体经济发展压力较大,黑龙江省对外经济建设尤其是对俄外向型合作之间的默契性不高,固有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龙江省与沿线国家大项目的投资合作,使得其难以全方位的发展。

2.2 黑龙江省自身优势发挥不明显

黑龙江省拥有国内较为富足的农副产品生产与轻工业加工的优势,然而在当前的政府宏观战略发展要求下,区域内原有的产业模式反而引发特色经济产业重叠现象,阻碍其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急需通过进一步的合理分工,来切实解决“定位相似、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

2.3 黑龙江省沿边开发开放措施不足

当前黑龙江省沿边开发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其开放措施大多依靠自身产业实施,影响区域小,辐射能力弱,对于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难以达到,也很难完成“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宏观要求。

2.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其他问题

黑龙江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一直面临着投资环境较差、秋冬气候寒冷、基础设施不足、人口流失等基本问题,这些也是在当前“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3 “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发展应对的新措施

3.1 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9年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黑龙江自贸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合理承接国家政策红利,重视投资项目建设,主抓招商环境打造,按照“目标+考核”“专班+园区”等新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在自贸区的生命线作用,吸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服务业等大量企业入驻。黑龙江省自贸区作为国家改革的试验田,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东北亚地区制度先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实现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实现扩大开放,推动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3.2 推进“一窗四区”发展新定位

黑龙江省适时提出构建“一窗四区”发展新定位,在深化地方务实合作、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对外贸易投资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黑龙江省需进一步推动区域内跨境产业园区、产业链的完善,推进保税区建设;合理改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贸易合作与投资合作上的限制;依据定位合理规划重点口岸、特色优势口岸的建设以形成合力,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防风险为核心,稳外贸稳外资促合作,深化对俄合作优势,积极参与构建东北亚经济圈,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推动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升级新路径。

3.3 发挥市场经济引导作用

黑龙江省作为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基地,必须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多元动力,以符合国际经济新时代潮流与新经济模式的兴起。黑龙江地区要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借助“互联网+”、大众创业、“短视频经济”、新媒体移动跨境商务等优势模式,拉动民营经济合理补充相关产业,充分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创新型多元化经济模式发展策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内涵,不断提高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4 开拓经济合作新领域及配套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还要求从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服务上着力创新,寻求经济合作新领域。在金融创新上,应当积极争取国内众多优秀金融机构“走出去”推动海外金融合作的选择权,实现双边贸易及多边贸易的本外币结汇业务;在文化领域上,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进“四个合作”,逐步推进教育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科技创新研发行业的稳步合作交流;在旅游产业上,应当积极对接中俄、中韩、中日、中蒙等之间的旅游通行项目合作,利用本区域重点旅游资源的优势作用,带动全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在配套服务建设上,应当加强完善相关基础交通设施、搭建现代化科技仓储设施、优化物流链条建设等工作,推进相关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倡议一带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