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冰雪产业发展研究

2021-12-29 18:05赵晓红武琳娜李紫璇岳志荣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滑雪场冰雪

赵晓红,武琳娜,李紫璇,岳志荣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第24届冬奥会,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河北省政府于2018年出台了《河北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来大力推动河北省冰雪产业发展[1]。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形成“2344”冰雪产业发展新布局。秦皇岛是“2344”冰雪产业发展新布局中京津张、承秦唐、太行山脉三条冰雪旅游带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研究秦皇岛市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有助于秦皇岛市充分利用当前利好政策,把握冬奥发展契机,实现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升级,将秦皇岛市打造成冰雪旅游名城。

1 秦皇岛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现状

1.1 决策层高度重视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对秦皇岛市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出台了《秦皇岛市冰雪运动发展实施方案》《秦皇岛市首届冰雪运动会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市职工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活动的通知》等政策和文件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2020年,秦皇岛市体育局专门下拨了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对全市18家冰雪产业项目进行扶持,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秦皇岛市冰雪运动休闲产业的影响。

1.2 场地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受各级政策带动和冬季冰雪运动市场需求影响,秦皇岛市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得到快速的建设和发展。2016年以来,在紫云山滑雪场、集发滑雪场的基础上,利用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秦皇岛各地先后在奥体中心建设了小型戏雪乐园和人造滑冰场、在老君顶级景区、昌黎渔岛、抚宁冰糖峪景区,青龙天女小镇建了滑冰场、滑雪场、戏雪乐园;2019年1月在奥体中心建成气膜滑冰馆并投入使用。这些场地场馆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秦皇岛市居民和周边游客冬季旅游和冰雪运动的需求。

1.3 冰雪运动人才全面培养

为了促进秦皇岛市冰雪运动的开展,市体育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在专业运动人才培养上,依托秦皇岛市的优势项目——轮滑,有效推进“轮转滑”项目开展,取得了成效。2017年在“全国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上秦皇岛市小将陈傲禹包揽了女子乙组7枚金牌。在“2018年河北省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上,秦皇岛市滑雪队获得了2枚金牌3枚铜牌。在全民冬季健身运动推观赏上,秦皇岛市体育局关注并支持冰雪运动协会的发展,注册成立了冰球运动协会。然后以两个协会为依托,带动秦皇岛市冰雪运动爱好者广泛参与到各类冰雪活动中来。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上,秦皇岛市冰雪运动协会每年组织“滑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定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来培养冰雪运动的社会指导人员。

1.4 冰雪项目丰富多彩

从2016年起,秦皇岛每年在紫云山滑雪场、集发滑雪场、老君顶景区、天女小镇、冰糖峪等地开始举办形式多样的冰雪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种类丰富多彩。有单双板滑雪、雪上飞碟、冰球、花样滑冰、趣味冰壶等专业性较强的竞技比赛项目,有拔河、足球、曲棍球等与传统竞技项目相结合的冰上竞赛项目,有冰车接力、冰上大救援、趣味冰上陀螺、冰上龙舟、狗拉雪橇等传统民俗冰上项目,还有滑雪圈、雪地悠波球、雪地坦克、冰上碰碰车等趣味项目来满足广大群众冰雪运动健身和娱乐需求。

1.5 冰雪旅游业、冰雪制造业发展初见端倪

为了掀起全社会共同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2016年起,每年的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各级政府联合各个旅游景区组织“秦皇岛之冬旅游文化季”活动,将冰雪旅游与当地文化和民俗结合起来,推动冰雪休闲运动和冬季旅游融合发展。比如冰糖峪和老君顶冰景区举办的冰雪嘉年华,将秦皇岛市冰雪运动资源和山地旅游资源联合推介,通过打造冰瀑奇观、浪漫雪景路、雪长城等展现雪乡美景,展现冀东民俗风情。与此同时,秦皇岛市结合全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态势,由紫云山滑雪场和德国一公司联合研发出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标准的专业压雪车和造雪机,填补了本市冰雪制造业的空白[2]。

2 秦皇岛市冰雪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到了2019年冬,秦皇岛市已建成18处室内外冰雪运动场地,冰雪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秦皇岛市冰雪运动休闲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约其做大做强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

2.1 冰雪产业供给不平衡

当前秦皇岛市冰雪运动休闲产品主要集中在提供冰雪运动及相关服务上,在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器械制造业等产品供给方面的发展薄弱,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2.2 室内滑冰馆建设不足,冰雪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

室内滑冰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指示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本市4区3县中,只有秦旅冠军冰场1个市内真冰滑冰馆,满足不了大众冬季室内滑冰的需求。室外滑雪场中大部分雪场在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医疗等相应配套不够完备。

2.3 冰雪人才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足

一个综合性的滑雪运营机构除了运动员、学员、教练员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滑雪机构各部门的运营管理、场地设施的维护等。秦皇岛市现有的从业人员主要是以滑雪场的开发和运营实践培养所得。冰雪企业运营、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等都需要人才外聘,产学研结合不紧密[3]。

3 秦皇岛市冰雪产业发展路径

3.1 研制出台冰雪产业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

冰雪运动是一个进阶性非常强的项目,参照冰雪运动国际标准,制定本市冰雪运动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滑雪场馆的建设标准、冰雪装备器材标准以及冰雪各级各类从业人员培训认证体系,对于冰雪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和带动作用。

3.2 冰雪场馆建设遵循绿色、经济、环保与可持续原则

2020年8月,为了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冰雪运动的决策部署,河北省体育局组织召开了《室内滑冰馆建设推进视频会议》[4],来推进河北省室内滑冰馆建设。秦皇岛市在响应号召推进各类冰雪场馆规划投资建设中,本着绿色、经济、环保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新馆址,因需选择建设规模和配套设施,统筹考虑大众健身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冰雪消费产品和特色活动品牌,避免场馆同质化建设,以利于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3.3 多渠道实施冰雪人才分类培养计划

冰雪运动休闲产业链较长,不同行业所需人才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在所需人才培养上,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建设多元人才培养通道:①与国内外一流的冰雪学校以联合办学的方式针对紧缺急需人才进行联合培养。②与本地高等学校中的体育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办学,对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营销以及赛事运营管理等急需人才进行培养。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冰雪体育专业性人才的培育,推行冰雪人才培训认证体系。

3.4 加强“冰雪+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冰雪文旅”是以冰雪、气候及旅游资源为依托,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文旅活动形式的总称。冰雪文旅具有大众性、体验性、休闲性等特点[5]。冰雪文旅是未来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长期主导方向。借助北京冬奥会的优势,结合我国的春节、正月十五、二月二龙抬头等传统节日文化、民俗,通过在冰雪场景下进行诸如雪屋点灯、星空夜滑、许愿仪式等多种独特有趣的体验式营销,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带动旅客对冰雪旅游和文化旅游的联动消费发展冰雪旅游经济。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其移动互联网门户网站为主,各级各类政府主导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平台为辅,通过手机App、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增强大众对冰雪旅游的消费预热和兴趣。

3.5 推动冰雪场馆可持续化运营和发展

冰雪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应以提高冰雪赛事的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为长远规划为目标,在关注举办各类冰雪赛事通过从门票和转播权上进行盈利的同时,增加冰雪演出、展览、会议等多项营业渠道。注重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方便大众参与,增强交通便利度,同时提升冰雪场地配套服务的软实力。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滑雪场冰雪
秦皇岛市人大系统 创新方式方法 做实联动监督
18位农民建起南方高山滑雪场
云上太行滑雪场投资20亿元即将开业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河北省秦皇岛市扎实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滑雪场的雪橇犬
城市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