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及对策探究

2021-12-29 18:05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检索专利知识产权

周 黎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2018年3月,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对两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贸易之争,实质是高科技产业之争,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之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摩擦让我们对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对重视技术创新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知识经济已等同于知识产权经济,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必须提升公众对知识产权的整体认知和水平,那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时提出“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要求,明确指出:“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1]。2019年8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努力织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意见》明确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做到全国一盘棋,实现均等化。从基础数据开放共享、基本检索分析工具有效供给、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主干网络、重要节点和专业机构建设等方面着力,满足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对高质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

在这一形式的推动下,知识产权的公共服务水平必须跟上。作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亟须得到提升,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图情人员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1 专利文献信息及其作用

专利文献主要是指各工业产权局(包括专利局、知识产权局及相关国际或地区组织)在受理、审批、注册专利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发明、创造技术及权利等内容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包括各种专利单行本、专利公报,及其电子出版物。专利文献的特点有:数量巨大,定期连续公布;涉及所有技术领域,内容详尽,传播最新科技信息;集多种信息于一体;形式统一,数据规范,便于检索。

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文献具有特殊的性质,不仅包含实用的技术信息,还对法律信息与宏观、微观上的经济信息进行了收录,是任何其他种类的文献都不可替代的宝贵信息。因此,专利文献可以算得上是世界范围内最迅速、最全面、最系统地反映出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资源,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分外重视的战略资源,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研究表明,如果有效利用专利文献信息,可以缩短60%的科研周期,可以节约40%的科研经费[3]。对于企业来讲,专利信息不仅可以提供技术参考,启迪创新思维,避免重复研究,还能警示竞争对手,防止侵权纠纷,了解竞争对手,掌握市场动态,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2 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情况调查

笔者于2020年4月通过网站调查、论文检索等方式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

2.1 网站调查

笔者采取逐一访问网站主页的方式,对全国3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上明确介绍了专利信息服务的有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10家图书馆,不到总数的1/3;网站上可以直接检索专利或者有专利数据库链接的有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13家图书馆,占总数的40%。有接近一半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既没有专利信息服务,也没有专利数据库检索导航供读者查询。以上调查说明,目前我国大多数省级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服务能力和手段还有待加强。

2.2 论文检索

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笔者还对我国专利信息服务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4月13日,数据库限定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式为“主题=公共图书馆×(专利+专利信息+专利文献+知识产权)×服务”,检索得到与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高度相关的论文67篇。检索结果显示,其中有10篇论文(仅有2篇作者单位是公共图书馆,其余均为高校图书馆)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公共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资源建设、组织格局、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提出借鉴。其余与国内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有关的论文中,理论性研究和介绍实际工作经验几乎平分秋色:李小玉基于2014年~2016年广西专利发展情况探讨了区域性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措施[4];郝冬梅从专利文献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深入开发专利文献的一系列举措[5];张勇等人结合吉林省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以及吉林省图书馆知识产权服务实务,拟构建适用于吉林省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6];姜丽芙以天津图书馆信息部近年来的咨询工作为例,阐明了利用专利文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实践及成效[7]。检索得到的论文中还有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有关文献的分析:王会丽通过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解读,回顾了我国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8]。文献检索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对专利文献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工作实践的总结研究不深,整体发展较慢。

2.3 公共图书馆入选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情况

设立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是优化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的有效手段,互为网格的专利文献服务网点能够有效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大众化,可以更加广泛地提供创新驱动服务与专利文献支持,从而推动新型经济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在申报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上具有天然优势。2017年7月,通过各单位自主申报,地方知识产权局评审后推荐,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通过120家单位为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其中公共图书馆仅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2家[9]。

3 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开展模式、质量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公众需求。

3.1 专利信息资源单一

虽然免费专利数据库涵盖了90%以上的专利信息,但是其功能还是不能和高效、专业的商业数据库相媲美。根据网站调查,大多数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只是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免费专利检索系统做链接,或者购买了CNKI、万方等含有专利数据的综合库,只有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图书馆链接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外免费专利数据库。还有极少数省级公共图书馆购买了商业专利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引进了INCOPAT专利服务平台和Web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安徽省图书馆购买了Web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使用数据库是以免费数据库为主,购买专业数据库的不到10%。

3.2 服务主体不够明确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图书情报机构是完善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机构中重要的一员,参与专利信息服务已得到国家政策明确支持,但其公益性服务主体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仍没有明确界定,权威性仍有待提高[10]。一方面,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全面支持和政策保障,尚未形成图书馆层面的管理与业务指导体系;另一方面,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存在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11]。因此,明确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准入资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评价标准是建立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

3.3 服务层次不够深入

信息时代,获取最基本的专利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免费专利数据库来实现,如果公共图书馆只能提供数据库链接和相关文献查阅,就没有太大的意义。目前开展了专利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提供的是专利文献查阅、专利原文传递、网络免费专利数据库检索等浅层次的服务,只有上海图书馆等少数公共图书馆可以向企业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新、专利战略研究等个性化服务。上图情报所专利事务所早在1994年就开始开展了专利代理业务,而后来又利用自身在专利方面的较大优势,加上专业的情报素养,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系列咨询服务及其战略研究、侵权调研与分析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比较来看,国内已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大多数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要将专利信息服务深入开展下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3.4 服务主动性不够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大多只为用户提供电话咨询、现场查阅和检索指导等基础性服务,一味处于被动地位,没能走出图书馆向公众与企业进行宣传工作,欠缺专利知识讲解与相关政策宣传等活动,导致公众与企业的专利信息服务需求得不到挖掘[12]。

4 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发展对策

4.1 统一标准,建立规范化的专利信息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应针对公共图书馆制定规范统一的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措施,提供统一的专利检索平台及相关检索设备、分析软件等,并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制定相应的规范,建立规范化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标准,推进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

4.2 着力信息资源建设

专利数据库是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科学依据,专利信息资源建设是保证专利信息服务的前提。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Pat Viewer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欧洲专利局(EPO)专利检索系统等国内外免费专利数据库作为虚拟馆藏,开展专利检索及专利分析服务,有条件还可以自购incoPat、智慧芽、万象云等国内商用专利数据库作为补充。公共图书馆还可整合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内外免费专利信息资源,在官网、官微、公众号等建立网络专利导航,在图书馆主页设置专利信息服务栏目,以方便使用者通过读者证号快捷地检索、下载国内外免费专利资源,了解利用各种专利信息服务[5]。

4.3 建立多元合作模式

公共图书馆提供专利信息服务不能“单打独斗”,可以与地方知识产权局、科技局进行合作,将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公共资源,主动参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各种活动,以争取更多的支持。每个公共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优势馆藏资源,也不可避免存在人力资源短板。为实现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互补,公共图书馆界可建立专利信息服务联盟,共建共享文献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合作购买,避免重复建设,不定期举办联合业务培训,促进馆际业务合作交流,提升馆员专利信息服务能力[13]。

4.4 积极开展专利信息公益宣传

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协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专利文献宣传和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强化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功能。例如:通过书目推荐、编制宣传册、开展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三下乡”等节点契机,深入商圈、社区、企业、学校以及县乡镇图书馆(室),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创新创业主体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形成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4.5 创新专利信息服务手段

公共图书馆应主动联合微小企业、科技发明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个性化的专利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于资金不足的微小企业,公共图书馆可开展帮扶活动,为其进行专利文献普查,定期推送产业前沿动态,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最新信息,避免产品的重复研发和潜在的侵权风险。在服务方式上,应以需求为导向,可采取研讨会、调查问卷、网站等,积极推介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4]。

4.6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

专利信息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专利数据库资源和检索方法,还要具备专利、知识产权法律、外语以及专业学科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专利信息,并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组建具有多种知识背景的专利信息服务团队,并建立统一、科学的培训体系,以此来提升他们利用专利信息为公众服务的能力[4]。

5 结束语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计划的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人应提高对专利文献的认识,努力探索,持续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利信息服务,为促进创新创业、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检索专利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