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家世、生平、著述考述

2022-01-01 07:38高月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书员外郎中

高月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193对钱珝生平、家世的了解有利于我们了解其诗文的创作思想及内容。

一、钱珝的家世

《唐诗选》载:“钱翊,生卒年不详,字瑞文,吴兴(今属浙江)人。钱起曾孙,祖徽,父方义。善文辞。”[2]5725《韵语阳秋》卷二载:“钱珝,亦起之诸孙。”[3]25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据两《唐书》所载,珝之世系历历可按,其为徽孙,起曾孙。”[4]312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是钱珝的曾祖父,在天宝年间考取进士,后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钱起工于诗歌,尤其是五言诗,辞彩清丽、音律和谐,时有佳句,也形于图画,所绘活灵活现,十分逼真。与郎士元齐名,当时被人赞:“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后与韩翃、李端、卢纶、司空曙等十人,因为善于作诗而受高门望族世家子弟的追捧,被称为“十才子”。著有《钱考功集》,诗作的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钱徽,字蔚章,是钱珝的祖父,在天宝十年登进士第,因为文学操行而立名于当时,在朝为官,最后以官吏部尚书郎退休。《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载:“徽,累官为翰林学士,三迁中书舍人,宪宗尝称其长者,后以忤宰相段文昌,诬以事,贬江州刺史,郡例有牛田钱百万,刺史以给宴饮赠饷者。徽曰:此农耕之备,可他用哉?命代贫民租。”[5]107钱方义,钱珝的父亲,曾担任太子宾客、殿中侍御史等官职,擅长书法,撰盛涛八分书。钱起的才华横溢、文采卓然,钱徽的洁身自好、公正无私,方义的淡泊世事、工于诗书都为钱珝营造出良好的家学底蕴和端正的品行修养。薛延珪曾评价其:“礼为身干,慎得言枢,奉典刑之遗,无辱赵氏”[6]。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有参加科举考试并在朝为官的经历,使儒家积极入仕的思想在钱珝心中根深蒂固,对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一种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情怀。其七言近体深受曾祖钱起的影响,辞风清丽、韵律和谐。

二、钱珝的生平

钱珝,字瑞文,其传记资料附于《新唐书·钱徽传》后,生卒年不详,浙江吴兴人,活动于唐僖宗、昭宗时期。

广明元年(880),钱珝参加科举考试并以进士及第,正逢黄巢起义拥兵北伐鼎盛之时,八月黄巢军度过淮河,十月攻陷申州,十一月攻陷洛阳,十二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中和元年(881)一月黄巢在含光殿称帝,国号大齐,僖宗君臣阵脚大乱,束手无策,宰相卢携因害怕而自杀。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匆忙带领唐僖宗和少数宗室亲王仓皇奔蜀,有诗云:“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7]。龙纪元年(889),钱珝担任太常博士,时年昭宗大赦天下,改文德二年为龙纪元年,地方节度使动荡,朝局不稳,宦官始衣法服侍祠,钱珝认为此举不合礼法,虽然力荐但没有取得成效,《御定全唐诗录》载:“昭宗有事郊壇,珝尝抗论,内臣不宜以朝服侍祠,识者韪之”[8]。乾宁二年(895),钱珝为宰相王抟所举荐,以膳部郎中知制诰,董昌在此年二月称帝。五月,王行瑜、韩建、李茂贞联合起来进犯京师。六月,李克用进兵长安。十一月,刘季述囚禁了昭宗皇帝,并称其为太上皇。乾宁三年(896),钱珝升迁中书舍人,担任此官职五年,《旧五代史》载:“崔沂,大中时宰相魏公铉之幼子也,兄沆,广明初,亦为宰辅,沂举进士第,历监察补阙。昭宗时,累迁至员外知制诰,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顔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9]325可见其文思敏捷,《宋史》载:“钱珝《制集》十卷”[10]5111是他在任期间所作。时年五月董昌战死,七月的时候,李茂贞进攻长安。光化三年(900),崔胤因为私情对王抟怀恨在心,后来他获得皇帝信任,担任宰相时将王抟及其亲近之人贬离京师,钱珝也因此受牵连贬为抚州司马,后卒于任上。他在贬谪途中整理并创作了《舟中录》二十卷(今已亡佚,仅存《舟中录序》)、《客舍寓怀》《送王郎中》《江行无题一百首》等诗文作品。

根据以上梳理,可以将钱珝的人生命运分为两个阶段,以光化三年为转折点,前期生于世家,时代为官,他本人仕途顺遂,受人赏识;后期受人牵连,无辜获贬,仕途坎坷,客死异乡。他的人生经历与晚唐动荡的朝局密切相关,其仕途也是晚唐文人政治命运的一个缩影。

三、钱珝的著述

钱珝并无个人的集子流传于世,他在《全唐文》所收录的《舟中录序》中自述:“舟行无事,因解束书,视所为辞稿,翦翦冗碎,可存者得五百四十篇。丞相表奏百篇,区别编联为二十巻。”[11]2661《宋史》载:“钱珝《制集》十卷,又《舟中录》二十卷”[11]2661。但《舟中录》二十卷今已亡佚,仅存一篇《舟中录序》,收录于《全唐文》。此外,《全唐文》中还收录其六卷141篇公文,其中包括:制82篇、表48篇、册8篇、状2篇、序1篇。

一直以来学界对钱珝的诗作颇有争议,除《全唐诗》所载《未展芭蕉》《蜀国偶题》《客舍寓怀》《送王郎中》《春恨三首》明确为钱珝所作外,《江行无题一百首》最早附录于钱起的《钱功考集》后,北宋鲍慎怀疑这是误录,应是其曾孙钱珝作,而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今人傅璇琮在《唐才子传校笺》《唐代诗人丛考》中进一步确证《江行无题一百首》为钱珝作。此外,南宋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也提出钱起集中的《同程九早入中书》和《和王员外晴雪早朝》疑为珝所作,其中载:“钱起集,前八卷,后五卷。鲍钦止谓昭宗时有中书舍人钱珝,亦起之诸孙,今起集中恐亦有珝所作者。余初未知其所据也,比见前集中有《同程七早入中书》一篇云:‘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和王员外晴雪早朝》云:‘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二诗皆珝所作无疑,盖起未尝入中书也。”[3]25其主要依据是钱起未曾入中书,今人吴企明、颜邦逸、王定璋虽然也对钱起、钱珝诗进行了考辨,《同程九早入中书》现已明确为钱珝所作无疑,但《和王员外晴雪早朝》却没有明确的论证。

基于此,今笔者将试进行考述。在四部丛刊本《钱考功集》卷八中,《和王员外晴雪早朝》诗题中并无“和王员外”,但在其他版本的集子中都有“和王员外”。首先,从诗题方面,与钱起相熟的交游中并无“王员外”一人,而钱珝则有《送王郎中》一诗,其中“王郎中”指的是提拔他的宰相王抟,在唐朝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二》记载:“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抟,明达有度量,时称良相。”[12]乾宁初年(公元894年),王抟以户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钱珝在《舟中录序》(公元900年)中自述其知制诰六年,也就是王抟在乾宁初年以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实行宰相的权力推荐了钱珝为中书舍人,在此之前二人是相熟并互相欣赏的。因此,笔者初步判断“王员外”指的就是王抟,此诗是钱珝为祝贺他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而作。其次,根据诗歌风格而言,钱起的创作风格清新淡远,其中的意象群也多用夕阳、微月、流水、竹荫等。而钱珝的诗歌,尤其是七言近体,清丽绮靡。而《和王员外晴雪早朝》与《同程九早入中书》诗风一致,借用“雪”“春光”“鸳鸯”“惊鹭”等表现欢快喜悦之情,清丽工稳。而根据其意象的书写,也可判断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应相近。根据此两点,笔者判断《和王员外晴雪早朝》应为钱珝所作。

总之,关于钱珝的资料,学界了解较少,对钱珝家世、生平及著述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界对钱珝诗文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其诗文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中书员外郎中
辽代《梁援墓志》补考
民间传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你是“急先锋”还是“慢郎中”
王言撰制与魏、齐文运承变
刘向《列子书录》之“中书”即“内书”,“中”字不借指朝廷
段员外选媳
一道圣旨的出台流程
急先锋和慢郎中
“员外”指的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