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石刻数字缩略语浅析

2022-01-01 07:38吴会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缩略语墓志语料

吴会灵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成都610003)

六朝的词汇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石刻语料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产物,其词汇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本文选取六朝石刻语料①中的数字缩略语,对其进行初步的考察研究。数字缩略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构造新词的一种重要方式,由数字加共同语素构成新的词语形式,与一般缩略语不同的是,它不是简单的数字加上简称,而在于数字对后边的简称有计数作用,使二者构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短语。

一、数字缩略语的构成

(一)抽头式

抽头式是抽取各并列项的首字。如三无——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元瞻墓志》:“体三无以还风,宣五至以调俗。”三河——汉代以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为三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黄河南北一带。《元湛妻薛慧命墓志》:“其曾祖晋朝衣锦,三河声玉。”《元钦墓志》:“三河六辅之民,敬之如神明。”

(二)取尾式

取尾式是抽取各并列项的末尾字。如:三空——指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昭玄沙门大统令法师墓志》:“良以三空靡遗。三空杳眇,四果攸绵。”五阴——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孙辽浮图铭记》:“十尘外遣,五阴内忘。”

(三)取中式

取中式是抽取各并列项中间的字。如:三从——旧时对妇女的约束,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叫做三从。《邓羡妻李榘兰墓志》:“三从无爽,四徳有归。”五有——古谓士有势而尊贵,有家而富厚,有资而勇悍,有心而智惠,有貌而美好为五有。《凝禅寺三级浮图碑》:“体并四空,五有非珍。”

(四)统括式

六朝石刻语料中这种形式的数字缩略语最多。统括式是指数字缩略语的各组成项并没有共同的语素,而是根据他们的特征概括出共同或相似的意义[1]。如三端——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元邵墓志》:“故以总三端于一身,兼四科而在己。”七祀——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元子正墓志》:“又转太常少卿。七祀无爽,六宗咸袟。”八体——八种书体。秦代统一文字以后定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为标准字体,这就是“八体”。《元举墓志》:“六书八体,画妙超羣。”《元悌墓志》:“妙善音艺,尤好八体。”

二、数字缩略语的词义发展

(一)词义的扩大

一些数字缩略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借代、引申的方式,使其词义在保存原有意义的同时,又增添新的意义内容,使其义域有所扩大。

1.借代

数字缩略语的意义最初可能只是反映表面现象或者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者人物的某一种行为,但在后来的使用中人们逐渐由部分扩大到整体,由具体而到抽象,由片面而到综合,这也就产生了大量新的借代意义,使词义扩大化。如“三军”,最初的词义为周时军队的制度,有中军、上军、下军,其中中军为最尊,三军合计三万七千五百人。后世通常以“三军”代指军队,由此“三军”又有了“军队的通称”义。《元遥墓志》:“一鼓而摧,勇夺三军,气振尫固。”《元悫墓志》:“三军文武,莫不痛惜。”又如“五典”,本指“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染华墓志》:“遍覧三坟,备详五典。”《元钦墓志》:“三坟五典之秘,丱岁已通。”后世便把指具体五部典籍的“五典”深化到抽象地泛指古代典籍。《元端墓志》:“及五典六经之籍,国筞子集之书。”《元液墓志》:“谟明献可之筞,视五典其必从。”

2.引申

数字缩略语的引申义,是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大范围,由只用于指称某一特定事物或某一事物的特定方面发展成指称与之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其它事物,所反映的事物由小及大,多数还由特指扩大为泛指[2]。变化的结果,数字缩略语便衍生出新义。《元端墓志》:“百练不销,九言克顺。”例中“九言”,是对春秋战国时代郑国子大叔对赵简子所说告诫的缩略,是九句格言,即“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后来扩大其内涵,用以泛指敬称别人的教诲。《穆纂墓志》:“百练不销,九言克慎。”又如《元天穆墓志》:“痛结三灵,哀缠四緖。”中的“三灵”,在这里指“天、地、人”,由此义引申为指称“天神、地祇、人鬼”,指称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随之也产生了新的词义。

(二)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即数字缩略语中的数词除具有实指特点外,其在形成与流传的过程中还引申出一些特殊的含义,并且失去了原有的所指对象,由实指变为虚指,或者由此指变成他指。如《元暐墓志》:“四会所缠,五方伊在。”《穆绍墓志》:“风俗异制,犹安陵之五方。”“五方”,是“东、南、西、北和中央”的缩略,后世很少用其本义而更多用来泛指各方。故“泛指各方”成为该缩略语新的义位,由实指变为了虚指。又如《元弘嫔成氏墓志》:“皇上矜悼,六宫哀恸。”《元恪嫔司马显姿墓志》:“六宫痛惜,乃作神铭。”“六宫”本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来又以六宫称后妃所居之处。后世因此用以称后妃或其所居之地,由此指变成了他指。

三、数字缩略语的语用

数字缩略语和语境是相互作用的,数字缩略语对语境有所依赖,也有所要求,同时语境也制约着数字缩略语的生成和使用。

(一)上下文语境

葛本仪先生指出:“词义的具体事物对应性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当词义指称具体事物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数字缩略语也必须有相应的具体事物。”[3]如“二南”可以指《诗经》的《周南》和《召南》,也可以指周公、召公及其管辖的地区。《元顺墓志》:“宜享卫武之修年,以成二南之隆业。”《元子永墓志》:“启基四履,光繤二南。”这两句话中的“二南”指的就是后者。又如“六条”:一是指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元融墓志》:“万里晏然,六条云举。”《元彧墓志》:“六条克宣,万里载穆。”也指晋时各郡对荐举贤才所要求的六项标准。《元顺墓志》:“捴六条,频屏两岳。”《张满墓志》:“赋政六条,锡壤千室。”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缩略语形式指的意义并不相同,如果离开上下文语境而单说“二南”“六条”,就很难理解他们的具体意义。

(二)传统文化语境

数字缩略语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要了解其表层结构,更应了解其内在深层意义,否则会影响信息的传递,而使其社会功能无法完成[4]。如“五行”,最初是指水、火、木、金、土,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五行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元湛墓志》:“君资五行之秀质,禀七耀之淳精。”《穆彦墓志》:“君禀五行之秀气,资四象之纯精。”后来星相家以此五行来推算命运。《元举墓志》:“若夫三隅必复,五行俱下。”稍后又有了另外一种含义转指五种德行,也即五常:仁、义、礼、智、信。《杨侃墓志》:“九流必综,五行俱下。”《公孙略墓志铭》:“父风流典雅,恵性兼五行之目。”又如“四徳”,初指《易》“干”卦元、亨、利、贞四德。《高贞碑》:“仰敷四德之羙,□扬三善之功。”汉以后也指要求妇女的德、言、容、功四种德行。《元谧妃冯会墓志》:“婉娩既闲,敏斯四徳。”《元腾及妻程法珠墓志铭》:“苹薠以洁,四徳以懃。”佛教传入以后又给“四徳”带来了另外一个义项“大乘涅盘四功德”,《伏君妻咎双仁墓志》:“展转四徳,俳佪六行。”在这里“四徳”成了一个佛教用语。从“五行”“四徳”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从碑刻语料中发掘数字缩略语并对其进行探讨,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就此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文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在此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注释]

①本文所引碑文皆源自毛远明教授“汉魏六朝碑刻校注”课题资料(教育部全国高校古文字委员会古籍整理项目,项目编号:教古字[2000]191号)。

猜你喜欢
缩略语墓志语料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Prostate resection speed:A key factor for training and broad outcomes?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