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022-01-01 07:38卢丽君欧阳霞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民性新闻宣传新闻媒体

卢丽君,欧阳霞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意识形态工作也被提上重要日程。关于党性和人民性两者谁更重要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新闻媒体到底是为党和政府说话还是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这个问题引人深思,因此需要正确的理论来引导新闻宣传工作。习近平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纵深发展,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1]强调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习近平新闻思想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彰显了时代意义,为新闻舆论更好地反映党的性质和人民的意愿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指导。

一、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党性和人民性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办报思想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在马克思早期的办报思想中就体现出来了,马克思主张通过自己创办的报纸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将组织革命斗争的理论通过报纸宣传出去,指出无产阶级报刊就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的。早在创办《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就是通过不断在报刊上发表重要理论文章,从而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为他们提供重要的斗争方法和实践路径。《莱茵报》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完全按照同盟的纲领进行宣传,认真传达同盟中央的有关指示,成为同盟中央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有力工具。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党性这一概念,但在他们的办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党性相关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党派的主张和思想。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1842-1843年)就提出了“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和“人民报刊”的概念,并且对人民报刊的内容和实质进行了阐述,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民报刊思想”,此亦成为他早期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在办报期间强调“人民精神”,报刊内容应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而且他还广泛收集工人来稿,通过审查工人的稿件,能够进一步了解贴近社会实际、工人生产生活状况,这就是马克思关于坚持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也为后来人民性这一概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起源。

(二)列宁思想中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表述

列宁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之后,结合俄国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深化了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理论。列宁作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了十月革命,创建了苏维埃共和国。党性和人民性在他进行革命和国内建设中也有所体现。在无产阶级党报史上,第一个使用“出版物党性”概念,并对党报党性原则做出全面而系统论述的是列宁。列宁明确提出党的报刊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严格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的重要发展,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党报指明了坚持党性原则的方向和途径。

有关于人民性虽然列宁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直接提出,但在苏维埃国家建立初期,列宁的人民概念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先进代表的思想传统,又实事求是、不失时机地扩大了它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范畴,这就是一切参与苏联革命与建设的进步阶层和脱离贵族阶级进步人士。[2]列宁不仅在文艺工作方面提倡表现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他提出要把党和苏维埃报刊变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通过发展经济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报刊内容也侧重于表现人民的社会生产活动,他及时审查来稿以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十八大以前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理论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须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注重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确切的说是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历经了长时间的认识与发展历程。

1.革命时期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亲自领导的《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改版,其核心问题就是围绕如何使党报更加符合党性,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进行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性”。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人民日报》的诞生为重要标志,新闻媒体事业快速发展,它既是党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它的办刊宗旨也集中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2.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同志对有人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问题高度重视,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闻宣传更应如此,在注重利用报纸宣传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也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更应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新闻宣传工作也造成了影响,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上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3]由此可见,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新闻事业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面对新发展的需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党的执政理念应该以人为本,并且在新闻和宣传方面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理论的提出更加为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突显党性和人民性在新闻工作领域的重要性。十八大以前共产党人关于党性与人民性两者间关系的不同见解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表述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4]这是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重新定义,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发展,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科学准则。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5]6党性与人民性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习近平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习近平思想中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的提出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国家性质体现出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一对概念是辩证统一的,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割裂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党的群众路线也同样体现出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认识党性和人民性时,必须树立整体的观念,将其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避免以偏概全。这就需要立足全党而非某一级党组织去理解党性,要立足全体党员而非某一部分党员、更非某一个党员,去理解党性。同样,对人民性的理解,也要立足人民全体而非某一群体、更非某一个体。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需要新闻媒体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由此可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媒姓党”,是习近平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地位和属性的一种形象表达,这四个字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认为,坚持党性之根本在于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除了要体现党的意志、主张外,还要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5]6-7习近平从强调新闻宣传到强调新闻舆论,是新闻工作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所应做出的转变。新闻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等多个舆论工具,而新闻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层面,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新闻事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党的领导。新冠病毒的爆发让共度时艰成为党中央稳定大局的主题词,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新闻媒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及时传播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各省各地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党中央更是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发现信息漏洞,向物资匮乏的地区调配物资,向有困难的群众及时提供帮助,新闻媒体在疫情阶段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从党的工作全局把握发展定向,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关乎我国的执政安全,关乎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人民立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6]我国的新闻工作就是通过扎根基层,围绕改革发展的主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生产生活活动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新闻工作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通过收集人民群众各种求助信息及时反馈给党中央,使得人民的医疗求助和正常生活得到保障。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绝对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闻工作中关于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同时是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面对一切困难始终应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此次疫情中新闻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电视客户端、报纸等多种宣传工具,始终坚持新闻报道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宣传感人事迹和优秀先进人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新时代新闻工作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面对的挑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应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建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要纠正在新闻工作中的“四风”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发挥新闻宣传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引领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团结合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新时代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加强新闻工作的管理,应始终遵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明确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新时代的新闻事业应当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民群众传递有效信息,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求。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把党管媒体落到实处,新时代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更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做好新时代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原则,要通过新闻媒体最大程度地听取人民的声音。不断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多报道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进步,应该多宣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彰优秀人物和先进事例,从而更加坚定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在进行新闻宣传时更应当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这样才能主动,才能得心应手。”[7]

(三)新时代应注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新时代条件下更应注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创新了新闻传播方式,互联网新闻舆论发展还不断改变了传统新闻管理治理模式,日益影响着现实社会秩序,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更加明显。[8]因此新时代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应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为指导,打赢网络意识攻坚战,让互联网媒体成为党与人民更好交流沟通的平台,让网络新闻媒体助力于加强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让党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人民排忧解难。在此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党中央注重指挥各类网络新闻媒体传播疫情消息,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化,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及时向人民群众普及疫情发展状况和个人防护注意事项,而且运用网络媒体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5G时代的到来,是互联网事业的新发展,在新时代更应强调加强网上内容建设,新闻宣传的内容更应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新型网络传播平台,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引导,要发挥网络的正面宣传作用,要将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党员干部更应该多上网学习,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多渠道掌握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网络平台上听取民意,做到线上线下同步,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结语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分化,意识形态的斗争愈加激烈,如何明确自我、坚守自我,是当代中国继续向前发展应该把握的重要议题。防范风险,居安思危,是当代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基本前提。党性与人民性结合得越是紧密、越是相互融通,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新情况。新时代更应坚持习近平新闻思想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按照执政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打造党报,重新塑造中国话语系统,传播中国好声音,努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凝聚力量,唱响主旋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新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应当讲好中国故事,让新闻舆论正确地引导人民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人民性新闻宣传新闻媒体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