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东站站前广场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

2022-01-18 06:32林,白
关键词:东站邯郸换乘

朱 林,白 梅

(1.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 110167;2.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

1 邯郸东站广场

1.1 概况与区位

根据第 4 期《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规划方案,结合高铁客运车站的建设和市级行政中心的东移,邯郸市未来的中心城区将重点向东部发展.邯郸东站是京广高铁河北省内除省会城市石家庄以外规模最大的车站,也是京广高铁沿线除省会城市以外,始发车最多的高铁站.邯郸东站于2012 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其位置在东区起步区的主轴,规划位置优越,是邯郸东区新城的门户形象,承担着邯郸市区物资、人员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

邯郸东站位于东部新区秦皇大街,京港澳高速东面.目前,邯郸东区处于规划建设中,东站周边区域设施正逐步完善,西侧有邯郸市政府、东方广场、明珠广场、邯郸市图书馆、龙湖公园、中国邯郸环球中心、邯郸植物园等;北侧有爆台寺旅游景点和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南侧有汉成健身公园和中心医院(东区);东面现已建成邯郸客运中心站和智选假日酒店.其他设施仍在建设中,见图1~图3.

图1 邯郸东站区位

图2 邯郸东站总平面

图3 邯郸东站及下沉广场现状图

1.2 广场交通组织

东站依托于东区建设,其交通路网较为通畅,旅客集散主要有3 种方式:1)乘坐公共汽车.2个公共交通枢纽在广场的南北两侧,旅客可在地面直接进行换乘.2)乘坐出租车.旅客由南停车场入口通过电动扶梯通往地下出租车等候区.3)乘坐长途汽车.乘客可到下沉广场通过地下通道抵达邯郸客运中心.邯郸东站的进站口与出站口均设置在地面,旅客乘车主要在地上空间.站房与广场由环路分割,在地面乘坐出租车与社会车辆可进入环路直接在进站口前下车,要求车辆即停即走接送旅客.同时,出租车与社会车辆可由秦皇大街地下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接送旅客,经由下沉广场连接地上与地下空间,见图4.

图4 东站地上交通示意

1.3 广场空间形态

邯郸东站广场平面形态呈矩形,南北长约250 m,东西宽约130 m,占地约3.2 万m2,站房面积1.6 万m2,绿化面积约3 800 m2,下沉广场面积约2 500 m2.从平面上来看,广场北侧与南侧均设有公共汽车枢纽,南侧规划地铁站点,东侧与邯郸客运中心相隔秦皇大街,站房坐落于西侧.邯郸东站广场由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商业步行街与停车场几部分组成,以此来实现车流与人流的集散.以广场的功能布局模式和站房的规模、类型和性质为划分依据,邯郸东站属于中小型铁路站.广场的形态受到站房形式的影响,在铁路站空间形态分类中邯郸东站的广场与站房位置关系属于线侧式类型.线侧式作为较为简单的布局形式,建设成本低,可以满足中小城市的日常运送需求.

线侧式类型分为高台型、错层型、平面型和高架型[1].邯郸东站站房与广场水平地面不存在高差变化,但站台与站房有一定高差,属于错层型(见图5).

图5 错层型

2 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邯郸东站广场空间的使用效果,通过问卷方式对邯郸东站的旅客与市民在出行与日常室外活动使用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依据使用后评价体系(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以量化数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2.1 评价模型构建

铁路站广场评价模型的构建应从广场功能与使用者需求2 个部分入手,包括铁路站广场的交通空间与环境空间功能及铁路站广场的物质环境与行为环境的需求,从中提取评估因素,并进行问卷设计.被调查者对各因素满意度可划分成5个等距评价尺度: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其分别对应的顺序尺度为1,2,3,4 和5[2].

2.2 评价主体

对邯郸东站广场中使用者人群特征从性别、年龄、身份、来广场的目的、频率及交通方式分类[3],见表1.了解使用者人群分布特征与其在广场中活动的类型,并基于对不同特征人群的调查,从多角度全面地对广场使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表1 邯郸东站广场使用者调查内容分类

2.3 评价因素集

结合东站广场功能与使用者需求,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递阶层次结构原理,将准则层分为交通体系、功能空间、环境空间和人文环境4 个评价因素;将因素层分为进出站换乘流线、步行可达性、广场功能划分等10 个评价因素;将因子层分为同站换乘便捷性、长途汽车换乘便捷性、公共汽车换乘便捷性等30 个因子,并以此来构建邯郸东站广场空间环境评价因素集[4],见表2.

表2 邯郸东站广场POE 评价因素集

2.4 评价因素权重赋值

邯郸东站广场评价因素集的各个因素对评价目标的影响和作用程度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此时则需要依据权重系数来表现各个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本文将以专家问卷形式获得评价因素的重要度数据,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对评价因素权重赋值.

层次分析法[5]是将不能定量化的若干问题以层次形式分类,并在此层次上进行分析、量化、排序等,得到各层次因素对总目标的重要性排序值.邯郸东站广场3 级评价因素通过判断矩阵以及相关的计算,可得到各评价因子的定量指标.

按语义标度法评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值hi,获得评价因素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程度aij,则aij与重要性程度hi关系如下:

1~9 标度法[6]是一种主观对比测量方法.心理学认为9 个数字足以表述人在同时比较某种属性时的差异,见表3.确定评价因子两两比较相对于上级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则需要对1 组评价因素进行权重赋值.

表3 1~9 标度法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原理,将各因素按优劣排序即可用简化方法构造判断矩阵.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对邯郸市规划设计院、邯郸市中煤设计院、邯郸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邯郸市交通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各因素重要度调研,并以此作为评价因素权重的基础数据.

2.4.1 一级准则层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在一级准则层中共有4 个评价因素:A1(交通体系)、A2(功能空间)、A3(环境空间)和A4(人文环境).根据问卷中对这4 个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参考相关研究理论,得到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是:A1>A2>A3>A4(重要~不重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一级准则层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由表4 可知,使用者认为交通体系评价因素最重要(57%);功能空间评价因素比较重要(26%);环境空间评价因素(12%);最不重要的是人文环境评价因素(5%).

2.4.2 二级因素层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二级因素层评价因素共有4 组,分别是A1(交通空间)评价因素中B1(进出站换乘流线)与B2(步行可达性);A2(功能空间)评价因素中B3(广场功能划分)、B4(服务设施)与B5(绿化景观);A3(环境空间)评价因素中B6(空间尺度感)、B7(空间导向性)与B8(环境因素);A4(人文环境)评价因素中B9(地域风貌)与B10(历史文化氛围).

在交通体系评价上,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相关研究并对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为,B1>B2.分析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交通体系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在功能空间评价上,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相关研究并对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为B4>B5>B3,分析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功能空间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在环境空间评价上,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相关研究并对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为B6>B7>B8,分析计算结果见表7.

表7 环境空间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在人文环境评价上,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其相关研究对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为B10>B9,分析计算结果见表8.

表8 人文环境评价因素判断矩阵

综合计算准则层与因素层权重值,按照各自的权重比例进行分配,最终得到邯郸东站广场POE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布,见表9.

表9 邯郸东站广场POE 满意度评价因素权重

2.5 信度检验评估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可以评估结构问卷的可靠性.在一致性检验中,以Cronbach 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信度系数越大,表示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

利用SPSS 软件对邯郸东站广场评价中30 项因子进行信度检验,其Cronbach’s Alpha 数值为0.927,信度系数>0.80,这表明据此组评价因素来进行问卷设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靠性[7].

3 评价分析

在2019 年5 月—7 月期间,选取节假日、工作日及不同的天气情况对邯郸东站广场进行实地调研与数据采集.其间共发放14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30 份(有效率为92.3%).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为获得较为真实全面的调查结果,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在广场内不同地点对乘车旅客、车站管理人员、附近商家及周边居民等使用者开展问卷调查.

3.1 使用者群体特征分析

从图6 调查数据结果来看,被调查人群中,男性使用者为55%,女性使用者为45%;19~30岁的被调查人群所占比重为45%;31~45 岁被调查人群占26%,46~60 岁被调查人群占14%,18岁以下与60 岁以上人数分别为6%和9%;选择高铁出行的人群中青年与中年群体为主要使用人群,青少年与老年群体人数偏少;被调查者在身份上本地市民占51%,外来求学人群占20%;在本站换乘旅客人群占13%,外来务工人群占8%.

图6 使用者群体特征

同时,对使用者人群的活动行为目的进行了调查.其中,58%被调查人群目的是乘车;前来接送亲友人群占22%;在广场进行室外活动人群占7%;仅3%的人群来东站进行餐饮购物.由此可知,东站的人群主要是乘车,进行户外活动的较少.

在广场使用频率上,被调查人群中来东站半年1 次的占28%;频率不规律的占33%;1 个月来1 次的占19%;1 周来1 次的占13%;每天来的最少仅占7%.在到达东站的交通方式上,被调查人群中乘坐公共交通的占36%;乘坐出租车的占25%;乘坐社会车辆的占29%人;步行的占6%;选择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方式的占4%.这是由于新区距城市中心区距离较远,所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占比较大.

3.2 满意度评价分析

评价因子满意度的平均值,可以反映使用者对于空间各评价指标的集中评价趋势[8].通过将问卷结果量化处理,可以得到交通体系、功能空间、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层的满意度评价值,见图7.

图7 平均满意度

3.2.1 交通体系

由图7 可知,在进出站换乘流线中使用者各因素平均值均在2~3,这表明在交通流线组织方面总体表现较好.最受使用者重视的换乘交通方式中同站换乘便捷性与换乘公共汽车最为便利,其平均值分别为2.22 与2.21;长途汽车换乘便捷性表现最弱(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换乘汽车时通过过街通道后还需走上一段距离).步行可达性中地下空间衔接性与周边区域可达性的平均值相近,表明其表现良好.

3.2.2 功能空间

由图7 可知,在广场功能布局方面,大多数评价因素满意度得分均值处在2~3,总体评价良好.广场功能划分中进出站功能划分合理,能较好地满足旅客乘车使用;候车空间的平均值偏大为2.57;活动空间平均值为2.38(优于候车空间);休憩设施、卫生设施与餐饮购物空间接近于3;景观小品高达3.35;方向指示设施、无障碍设施、绿化配置与景观整体效果评价较好.

3.2.3 空间环境

由图7 可知,在空间尺度感上,整体尺度感、空间宽敞性与拥挤感因素平均值均在1~2,表明空间整体尺度感与宽敞性表现良好.步行距离的满意度平均值为2.27(广场与站房尺度比例适宜,使用者步行其中不会感到疲惫);功能识别性与衔接性平均值均在2~3,说明空间功能识别性与衔接连续性表现良好,也表明广场各部分空间功能清晰明确,使用者在换乘中连续性与通畅性较好;广场的夜间照明质量与声环境表现较差,平均值接近于3,评价一般.

3.2.4 人文环境

由图7 可知,人文环境评价总体较差.特色建筑与景观雕塑、地域风貌与历史文化氛围2 个方面的平均值分别为3.04 和3.15,评价都一般,表明广场周边特色建筑与景观雕塑难以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且地域风貌与历史文化氛围不强.

3.3 使用者行为分析

利用行为地图法可以观察记录环境中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并从使用者行为活动习惯去了解广场实际情况[9].选取观察时段为2019 年5 月期间某些天的9:00—11:00,12:00—14:00,15:00—17:00和18:00—20:00 时间段并间隔30 min 进行1 次使用者位置及行为的记录,将观察时段内行为记录情况标注在广场平面图上,所绘制行为地图如图8 所示.

在绘制行为地图时,采用不同的使用行为图形符号对动态人群与静态人群行为进行标记,使地图可显示出使用者在场地内活动行为与活动位置、各个空间被使用的情况与类型.

由图8 可知,邯郸东站广场一天中各个时段,各部分区域使用者的数量、频率与活动类型.进站口前区域在4 个观察时段人数最多、频率最大、且多为景观花坛休息和伫立候车;通道区域流动的人数与频率会随着列车到站与发站时刻变化,其中因多数旅客在站房前环路下车,通过广场来乘车的旅客很少,主要是出站集散的旅客会通过广场;广场中不同区域景观节点进行休息的人群有很大差别,停留休息主要集中在靠近进站口区域,远离进站口区域几乎无人停留休息.

4 改造建议

1)交通体系.满足旅客进行乘车、集散与换乘是铁路站的基本要求,其在评价体系中权重赋值占比最大.在流线设计上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旅客”的设计理念,使有限的空间、环境和资源最大程度被利用.邯郸东站应在长途汽车换乘中改善交通体系,选择合理的空间布局模式,设计一个流线清晰明确、短捷通畅的交通环境[10].通过增设双向电动扶梯提高地下通道的使用率,从而吸引出站旅客使用地下过街通道,见图9.

图9 双向电动扶梯

在卫生设施上,邯郸东站广场公共卫生间只设有1 处,且位于地下过街通道口,其标示性较差.因此,可在数量与标示性2 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如站房两侧公共交通枢纽候车人数较多,可在其两侧设置地面公共卫生间,同时增强地下卫生间的标示性.

在景观小品上,邯郸东站广场植物种类偏少,美观性较差.这就应注重草坪、灌木和乔木搭配以及增种适应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植物,见图10.下沉广场水体景观处于停用荒废状态,对此应定期维护清理,如采用循环水系统、利用雨水收集等,从而保持水体质量,提升广场动态观赏性.

图10 景观优化示意

2)功能空间.由行为地图观察结果可知,下沉广场缺少休憩设施且商业门市人流较大,可通过增设供人们临时休憩的座椅来加以改善.目前东站休憩设施材质多为石板,还可通过在原有的石板座椅上增敷防腐木条板来改善休憩设施的舒适度.

3)空间环境.空间环境体现为人在广场空间的行为活动以及人的生理感受,例如视觉、听觉等[11].适宜的空间尺度既能满足人们进行活动所需的尺寸也能给人以整体空间的美感.

邯郸东站广场的夜间照明质量与声环境表现较差.广场的照明必不可少,良好的视觉条件能够保障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方便、安全.现场调查东站广场夜间实际使用情况发现,其场地使用率不高.因此,可通过增加旅客集散流线的照明强度,来提高夜间旅客人身安全性.东站广场的主要噪音来源于商家的宣传,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商家的管理,尽可能降低音响的声音,或者定时定点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在铁路线旁设置绿化带屏障、安装隔音板等阻断噪音污染(如图11 所示).

图11 设置隔音板

4)人文环境.广场物质环境为旅客提供了使用中的便捷性与舒适性,其人文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铁路站广场作为城市门户形象代表,是最具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底蕴的主题城市广场[11].目前,邯郸东站广场雕塑、小品设施较少,风格偏现代化,缺乏能够表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优化设计中,可以增设体现邯郸作为成语之乡的文化底蕴的雕塑设施,但其色彩与风格应与现有的铁艺雕塑相统一,宜多加体现地域文化性元素(见图12).新时代的高铁站广场既要体现出现代风格,也应保留城市历史文化的元素.

图12 旧邯郸站胡服骑射雕塑

5 结语

通过对邯郸东站广场空间构建评价体系,从广场的交通组织、功能布局、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营造4 个层面进行评价研究,并从使用者角度提出邯郸东站广场空间的优化策略,可为其他高铁站广场今后的优化与改造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东站邯郸换乘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摄影作品选登
邯郸在哪里?
北京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研究
“济南新东站”呼之欲出
杭州东站启用全国首个高铁应急指挥中心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