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或推导类试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2022-01-19 01:07吉林刘兴吉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导起点试题

吉林 刘兴吉 于 波

传导或推导类选择题是近年来高考思想政治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类试题,并且首次出现在2020 年全国Ⅱ卷的主观题当中,据其考查频率可以预见未来这种题型还会继续出现在高考思想政治客观题和主观题之中,因此考生有必要对这类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传导一词可以解释为传呼引导、传递或者输送。推导一词是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出新的结论。从词义的角度看,传导包含推导,不同的是传导一词更强调“方向性”,推导一词更强调“逻辑性”。

一、路径完整地蕴含在材料情境中

此类试题的传导路径完整地蕴含在材料之中,包括传导的起点、传导的过程和传导的结果。因此,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1(2017·江苏卷·8)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2016 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 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答案】A

【解题策略】此类试题的传导路径完整地蕴含在材料之中,因此考生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先筛选出传导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从本题给定的材料情境来看,传导的起点是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传导的过程是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传导的结果是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其次还需要考生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一些材料信息转换成术语信息即学科语言,从而完成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调用。传导的起点是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我们可将其归纳为信息技术。传导的过程是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以及消费的便捷,我们可将其转换成学科语言——消费方式的改变。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可将其转换成学科语言——需求扩大。企业纷纷增加投入,可将其转换成学科语言——供给扩大。针对需求和供给这两项我们再次转换成学科语言——供求关系。传导的结果是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我们可将其转换成学科语言——企业效益增加。因此,此类试题不是简单的材料归纳,而是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从材料语言到学科语言的转变,并能够将前后两项的学科语言进行合并。

二、路径完整地蕴含在教材知识中

此类试题的推导路径完整地蕴含在教材知识中,包括推导的起点、推导的过程和推导的结果,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已经有了一个共性的掌握。因此,这类试题也是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2(2017·全国Ⅱ卷·13)2016 年4 月 至2017 年4 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 美元)由645.79 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答案】D

【解题策略】此类试题往往给出了推导的起点,需要考生明确其是什么。依据材料信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 美元)由645.79 振荡走高至689.06,可知100 美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因此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所以本题的推导起点既可以从美元升值开始,也可以从人民币贬值开始,这其实是一个角度的两个方面,就要看哪一个推导过程和推导结果是准确无误的。推导过程和推导结果需调用出教材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中国的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价格降低了,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我国进口;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运用的是演绎思维,首先依据材料指向调用出教材中的知识。其次,需要考生依据给定的材料信息准确地判断出推导的起点,那么过程和结果作为结论就容易得出来了。

三、传导的起点和结果蕴含在材料情境中

此类试题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试题,通过材料情境中对事件的介绍提示考生其传导的起点和结果都是什么。其传导的过程在材料中或者教材中都没有确定的方向性和逻辑推理过程。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类试题也在考生面前呈现出新的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能否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多角度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扩展旧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从而将获得的新知识纳入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从此类试题的传导过程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传导过程为“线性”的传导,二是传导过程为“并列”整体关系的传导。

1.传导过程为“线性”传导

此类试题从传导过程上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或者顺序性,也就是选项间是逐一连续的传递关系。

例3(2020·全国Ⅰ卷·13)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 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19 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 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 亿户次增至1.8 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0.1 万亿元增加到3.6 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

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

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④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答案】C

【解题策略】通过材料情境中对事件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其传导起点是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其目的是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也就是传导结果。让考生分析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其实就是分析出从起点到结果的传导过程。由于这一传导过程在材料中或者教材中都没有确定的方向性和逻辑推理过程,很多考生就觉得比较棘手,甚至无从下手,感觉这类试题难度太大。因此我们要对照结果的方向,依据传导起点寻找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消亡,任何事物的联系无不依赖一定的条件。因此,我们解题的关键就是通过寻找“条件”,将各个选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逻辑串联起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是通过给予预期补贴(条件),降低购买费用支出,从而刺激农民购买保险,当遇到自然灾害时,使风险降到最低(条件),从而稳定农民收入,使农民的积极性得以提升(条件),促进农业发展。依据上面的分析,考生会误认为A 是正确选项。问题就出在“获得财政补贴”,这里有两种理解,也就是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条件下。第一种理解是想获得财政补贴,它可以发生在购买保险之前也可以发生在购买之后,前面的分析就是基于在购买保险之前。第二种理解是获得了财政补贴,那么它就只能发生在购买保险之后。显然从①→③只适合第一种理解,并不适合第二种理解。那么再看看③→①,先购买农业保险,然后享受了补贴,它既适合第一种理解,也适合第二种理解。所以正确答案为C。

2.传导过程为“并列”整体关系的传导

此类试题从传导过程上看,具有确定的方向性或者顺序性,但是在某一个环节的传导中,其选项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

例4(2021·全国乙卷·12)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其进出口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降。关于这一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题策略】通过事件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其传导起点是甲国通货膨胀,传导结果为甲国货币汇率下降。需要考生分析出这一作用的过程,通过观察选项,我们就会发现其不是一个“线性”传导,而是一个“并列”整体关系的传导。因此我们需要先确定出其中的几个传导条件,然后分析出它们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其进出口贸易以美元结算。当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甲国货币贬值,人们为了减少损失,会大量购买外国商品,这样美元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会上涨,这样其出口商品会减少,因此美元的供给量在甲国就会减少。这样美元的需求量就大于供给量,因此美元升值,甲国货币能兑换的美元更少了,因此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

猜你喜欢
传导起点试题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六月·起点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疯狂迷宫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