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97例6~11岁矮小症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的分析

2022-01-20 02:44汪治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减退症骨龄遗传性

杨 媛,汪治华

(1.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 西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陕西 西安 710003)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 个标准差,或低于第3 百分位数的一种疾病。矮小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对此病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497 例6 ~11 岁矮小症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97 例矮小症患儿。其中,男性301 例,女性196 例。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497 例矮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矮小家族史、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遗传学检查结果。其中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生化检查、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骨龄检查、垂体磁共振检查、腹部彩超检查。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检查和染色体检查。

1.3 观察指标

1)统计这些患儿的病因。观察不同性别患儿病因的分布情况。根据这些患儿的身高标准差比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若患儿的身高SDS >-3,表示其患有一般矮小症;若患儿的身高SDS ≤-3,表示其患有严重矮小症。比较不同身高SDS 患儿的病因。2)比较病因为患有GHD 的患儿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就诊年龄、身高、身高SDS、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龄、骨龄落后值、身高距同年龄同性别个体身高第三百分位数的差值(ΔP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儿的病因

导致这些患儿发生矮小症的原因包括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 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柄阻断综 合 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multiple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MPHD)、遗传性疾病及出生时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在病因为患有GHD、ISS、PSIS 及出生时为SGA的患儿中,男性患儿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患儿,P<0.05。在病因为患有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PHD、遗传性疾病的患儿中,男性患儿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女性患儿,P<0.05。在身高SDS ≤-3 的患儿中,与病因为患有ISS、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PSIS、MPHD 的患儿相比,病因为患有GHD、遗传性疾病及出生时为SGA 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均较高,P<0.05。在身高SDS >-3 的患儿中,与病因为出生时为SGA 及患有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PSIS、MPHD、遗传性疾病的患儿相比,病因为患有GHD、ISS 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这些患儿的病因[ 例(%)]

2.2 病因为患有GHD 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临床特征的比较

病因为患有GHD 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就诊年龄及身高相比,P>0.05。病因为患有GHD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ΔP3、身高SDS、BMI、骨龄、骨龄落后值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病因为患有GHD 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临床特征的比较[M(P25 ~P75)]

3 讨论

矮小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患有GHD、ISS、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特纳综合征及出生时为SGA。本次研究中,这些患儿的病因以GHD 最为常见。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相符[1-3]。也有研究结果显示,ISS 为矮小症的常见病因[4-5]。可见,矮小症的主要病因是GHD 和ISS。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诊断GHD。但此试验的结果易受患儿的营养状况、性发育情况、生长激素分泌模式及抽血时机等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中,这些患儿ISS 的发生率为41.9%。ISS 包括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在儿童期因身材矮小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正常或偏低的患儿,其病情常被诊断为ISS 或GHD。与GHD患儿相比,存在家族性矮小遗传因素的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较差。贫困地区的诊疗条件有限,一些矮小症患儿的病因往往被归结为ISS。有报道指出,ISS 的发生与生长轴关键基因有关[6]。临床上在诊断ISS 时一定要慎重,要确保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准确性,必要时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查。遗传性疾病的种类繁多,引发矮小症的程度较重,患儿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已经纳入到矮小症病因的常规筛查中。

本研究针对矮小症常见病因(GHD 和ISS)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显示,GHD 患儿的BMI 高于ISS 患儿,这可能与生长激素可促进机体代谢、减少脂肪组织的含量、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提高外周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促进脂肪分解有关[7]。当人体内缺乏生长激素时,代谢速度会变得缓慢,BMI 会随之升高。本研究中,GHD 患儿ΔP3 和身高SDS 明显低于ISS 患儿,且骨龄落后程度大于ISS 患儿。这提示,和ISS 患儿相比,GHD 患儿身高受损更严重。研究发现,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可促进肝脏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然后经肝脏到达血液循环,并可作用于长骨两端的骺软骨,从而可促进骨的分化及生长。本研究中身高SDS ≤-3(严重矮小症)患儿最常见的病因是患有GHD,身高SDS >-3(一般矮小症)患儿最常见的病因是患有ISS,这与国内相关研究[2]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在严重矮小症患儿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性矮小症患儿。这提示,遗传性疾病对小儿身高的影响更大。本研究中涉及的遗传性疾病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特纳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Silver-Russell 综合征、X 连锁显性低磷性佝偻病等。矮小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判断其病因的可靠依据。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497 例6 ~11 岁矮小症患儿的病因主要是患GHD 和ISS。其中,男性患儿的病因主要是患有GHD、ISS、PSIS 及出生时为SGA,女性患儿的病因主要是患有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PHD、遗传性疾病。严重矮小症患儿的病因主要为GHD、遗传性疾病。一般矮小症患儿的病因主要是为GHD 和ISS。病因为患有GHD 的患儿与病因为患有ISS 的患儿ΔP3、身高SDS、BMI、骨龄、骨龄落后值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
减退症骨龄遗传性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在儿童骨龄X线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不同项目儿童少年运动员骨龄纵向分析与应用研究
英国专家发布原发性甲减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