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隔姜灸和中药汤剂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01-20 02:44单保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面瘫电针风寒

单保敏

(徐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面瘫也叫面神经麻痹,是指因面神经受损所导致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口角歪斜、眼裂扩大、患侧口唇漏气、前额皱纹消失等。中医将面瘫称为“歪嘴巴”、“吊线风”、“歪嘴风”等。此病的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外感风邪,致经络运行不畅、气滞血凝。面瘫的中医证型有痰瘀阻络型、风寒袭络型、气血亏虚型、风热侵袭型等,其中以风寒袭络型最为常见。中医主张以扶正祛邪、通经活络为主要原则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1]。艾灸和针刺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两种外治法,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2]。本文主要是探讨用电针联合隔姜灸和中药汤剂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实用内科学》[3]中关于风寒袭络型面瘫的诊断标准;一侧面颊发生面瘫;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不超过1 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癫痫、精神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对进行电针、隔姜灸治疗存在禁忌证;临床资料缺失;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8例、22 例;其年龄为24 ~63 岁,平均年龄为(47.62±2.53)岁;其病程为2 ~13 d,平均病程为(5.23±1.25)d ;其中,面部左侧、右侧发生面瘫的患者分别19 例、21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各有20 例;其年龄为25 ~64 岁,平均年龄为(47.65±2.48)岁;其病程为1 ~15 d,平均病程为(5.33±1.22)d ;其中,面部左侧、右侧发生面瘫的患者分别21 例、1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中药汤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所用中药汤剂的组方是:桂枝10 g、白附子10 g、白芍10 g、防风10 g、僵蚕10 g、葛根10 g、全蝎6 g、生姜5 g、炙甘草5 g、细辛4 g、蜈蚣3 条。水煎服,每天服1 剂(约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分别于早饭和晚饭后服用)。用电针联合隔姜灸和中药汤剂(其制用法同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电针治疗的方法是:对患侧面部的皮肤进行消毒,用电毫针分别对患侧面部的风池穴、阳白穴、下关穴、翳风穴、地仓穴、阿是穴、牵正穴、太阳穴、合谷穴、颊车穴、颧髎穴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运针。得气后将电毫针与电针仪(生产企业:上海市医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6805-C)连接,选择连续波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与耐受性合理调节电量。留针时间为30 min,每天治疗1 次。对患者进行隔姜灸的方法是:将生姜切片,每片厚度约为0.4 cm,用针在姜片中心戳数个孔。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后,将姜片贴在其患侧的太阳穴、地仓穴、阳白穴、颧髎穴、牵正穴上,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艾柱进行艾灸。在艾灸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若其局部皮肤出现灼烧感,可轻拍施灸部位周围的皮肤或短暂移开艾柱与姜片,待灼烧感消失后再进行艾灸。当艾柱燃尽后更换新的艾柱,每个穴位需艾灸3 壮。每天治疗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口角歪斜的症状消失,鼻唇沟及面部肌肉的对称性良好,眼睑能够正常闭合。有效:治疗后患者口角歪斜的症状显著改善,但未彻底消失,鼻唇沟较治疗前明显变深,眼睑用力可闭合。无效:治疗后患者口角歪斜的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眼睑无法闭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 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检测上述指标的方法是: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为3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分离出血清。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清中SOD 的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中MD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 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AD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 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血清MAD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MAD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对比(±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对比(± s)

注:a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血清SOD(IU/mL)血清MAD(nmol/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0)74.92±10.35103.71±13.62a6.53±0.813.73±0.53a对照组(n=40)74.85±10.5892.24±12.17a6.52±0.794.92±0.57a t 值0.0303.9720.0569.670 P 值0.976<0.0010.956<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pg/mL,±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对比(pg/mL,± s)

注:a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血清IL-6血清TNF-α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0)52.36±6.1531.54±1.86a10.83±2.177.26±1.51a对照组(n=40)52.34±6.0840.31±2.67a10.84±2.158.49±1.68a t 值0.01517.0460.0213.444 P 值0.988<0.0010.9840.001

3 讨论

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的发生无明显年龄、季节限制[4]。此病患者以面肌无力、嘴角歪斜、眼睑无法正常闭合等为主要表现。目前,西医多采用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B 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面瘫。中医将面瘫分为痰瘀阻络型、风寒袭络型、气血亏虚型、风热侵袭型等证型,其中风寒袭络型面瘫的发病率最高。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经络受阻,以至经脉失养、肌肉萎瘫。中医主张采用温筋通络、祛风散寒之法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5]。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时所用中药汤剂的组方是:桂枝、白附子、白芍、防风、僵蚕、葛根、全蝎、生姜、炙甘草、细辛、蜈蚣。其中桂枝可调和营卫、温经活血,白芍可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细辛可祛风、散寒、止痛,葛根可发表解肌,白附子可祛风痰、定惊搐,全蝎、僵蚕、蜈蚣可活血通络,生姜可解表散寒,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共奏温经通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6]。对面瘫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可持续强化针感,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利于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面神经的修复[7]。隔姜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灸法,可起到祛风散寒、温养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8-9]。氧化应激是指人体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MDA 是氧自由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产物,能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的程度。SOD 能清除氧自由基,修复受损的细胞,是衡量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10]。存在非特异性炎症是导致面瘫发生的重要原因。IL-6 和TNF-α 均属于炎性因子。IL-6 具有促炎作用,TNF-α 可扩大炎症信号,加重细胞损伤[11]。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可见,用电针联合隔姜灸和中药汤剂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

猜你喜欢
面瘫电针风寒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龙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秋夜吟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