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2022-01-20 02:44李庭荣应勤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正骨腰腿痛腰椎间盘

李庭荣,应勤丽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99)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腰腿痛、下肢麻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典型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和排便功能障碍[1]。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是将中医正骨、推拿疗法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理论相结合,形成的一套针对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椎间盘突出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本文主要是探讨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具有进行保守治疗的指征;存在腰腿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病历资料完整且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进行中医整脊正骨治疗存在禁忌证;合并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有腰椎手术史或骨折史;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能较好地配合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其年龄最大为59 岁,最小为27 岁,平均年龄为(40.05±3.47)岁;其病程最长为50 个月,最短为1 个月,平均病程为(22.96±4.88)个月;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其年龄最大为58 岁,最小为25 岁,平均年龄为(40.10±3.45)岁;其病程最长为48 个月,最短为1 个月,平均病程为(22.88±4.9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用常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对其进行理疗、针灸治疗及让其口服镇痛药等。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1)按揉。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将双手置于患者腰椎的右侧,按揉其腰部。反复按揉2 ~3 min后将双手置于其腰椎左侧进行反复按揉,同样按揉2 ~3 min。按揉左侧和右侧腰部时要保持相同的节奏,按揉的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封腰。将患者的体位调整至俯卧位,医生用拇指、中指对患者的腰部两侧进行按摩,反复按摩5 min。3)搬按。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用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腿部,用另一只手抵住患者的腰部,采取适当力度按压其腰椎突出的部位,反复按压4 ~5 次。4)牵拉。指导患者取坐位,令其双手抱膝。医生用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胫骨位置,用另一只手抵住其颈部,指导其尽量向后仰,同时医生采取适当的力度进行牵拉。每天治疗1 次,共治疗2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其日常工作、活动不受影响,可正常进行体力劳动。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其日常工作、活动基本不受影响,可进行轻体力劳动。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不明显,其日常工作、活动受到的影响较大,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 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的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的评分。JOA 的总分为100 分,患者腰椎的功能与其JOA 评分呈正相关。VA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腰腿痛的程度与其VAS 评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0603,P=0.0044)。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JOA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的JOA 评分为(30.47±6.82)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JOA 评分为(30.63±6.77)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的JOA评分为(52.14±8.2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JOA 评分为(43.96±7.58)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的VAS 评分为(6.84±1.3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VAS 评分为(6.82±1.41)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的VAS 评分为(2.55±0.92)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为(4.48±1.23)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此病的基本病因是患者存在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部损伤等,其诱发因素是患者长期伏案工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是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发生退变,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是中医治疗脊椎软组织损伤、脊椎关节错位、关节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可结合其病史、症状及体征,并根据X 线检查、CT 检查或MRI 检查的结果对其病变部位进行定位、定性,然后采取科学的推拿、脊柱矫正手法等对其进行治疗,进而可有效地减轻其临床症状。该方法从宏观层面着手,从人体的整体平衡着眼来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再采用科学的手法进行治疗,可逐步恢复患者脊柱正常的生理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的动态平衡[3]。从解剖学上来说,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但从运动力学、结构力学方面来看,脊柱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系统。因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既要重视腰椎病变,也要纠正病灶周围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的异常改变,从整体着手进行治疗[4]。中医整脊学正是从整体、系统、动态、全方位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脊椎的问题,其具体治疗手段包括药熨针灸、四维调曲、理筋松解、调椎复位、内外用药、功能锻炼等。采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必开刀,费用较低,是一种中医绿色自然疗法,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田淑华[6]、张鹏飞[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腰腿痛的症状,改善其腰椎的功能。

猜你喜欢
正骨腰腿痛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