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2-01-22 07:36王霞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硬膜外直肠癌

王霞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麻醉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伴随人们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阶段直肠癌根治术是直肠癌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中需人工造口,手术时间较长,因此,术中麻醉方式的选取极其重要。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均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会降低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形式能有效结合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提升麻醉效果[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1例。常规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2~54岁,平均(46.36±5.28)岁。实验组男13例,女18例;年龄24~53岁,平均(45.85±5.36)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病理检查与肠镜检查确诊,符合直肠癌的诊断标准[2],符合直肠癌根治手术指征;神志清楚、精神正常,可进行流畅语言沟通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组织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行全身麻醉:术前30 min肌注0.1 g鲁米那(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550)及0.5 mg阿托品(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171),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情况,静脉注射0.1 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2 m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2 μ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0.1 mg咪达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实施间隙正压通气,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与芬太尼注射液,每分钟5 mg/kg和0.3 μmg/kg,间接性注射维库溴铵。

实验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术前麻醉方式同常规组,于L2~3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注射4 ml 2%浓度的利多卡因(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249),观察未发生脊麻反应、麻醉平面确定后,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12 ml,术中追加输注频率为7 ml/min,患者硬膜外麻醉起效后进行同常规组的全身麻醉操作,维持麻醉效果控制丙泊酚与芬太尼注射液剂量为每分钟3 mg/kg和0.2 μmg/kg,间接性注射维库溴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起效时间、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指标。麻醉效果评定标准[3]:优为阻滞完善,肌肉完全松弛;良为肌肉较为松弛,术中需辅助静脉给药保证麻醉效果;差为术中疼痛难忍,肌肉张力较高,需重新麻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10 min(T1)、插管时(T2)、切口后(T3)、拔管时(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胃肠道反应、血压异常。记录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正常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正常时间、用药到感觉阻滞时间、用药到运动阻滞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2.2 两组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T1时刻,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实验组血压、心率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注:T1,麻醉前10 min;T2,插管时;T3,切口后;T4,拔管时

组别实验组(n=31)常规组(n=31)t值P值血压(mmHg)心率(次/min)T4 80.19±6.58 94.12±8.07 7.448 6 0.000 0 T1 86.12±5.49 85.71±5.76 0.286 8 0.775 2 T2 82.38±3.11 90.58±4.77 8.017 7 0.000 0 T3 79.76±4.01 88.45±5.23 7.341 5 0.000 0 T4 82.61±5.13 93.62±6.44 7.445 3 0.000 0 T1 82.44±6.89 83.07±7.68 0.339 9 0.735 1 T2 79.36±8.12 91.63±9.35 5.516 6 0.000 0 T3 76.76±5.38 88.57±7.63 7.043 1 0.000 0

2.3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 实验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min)

表3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min)

用药到运动阻滞时间6.79±2.05 7.86±2.11 2.025 0 0.047 3组别实验组(n=31)常规组(n=31)t值P值感觉阻滞恢复正常时间53.21±9.09 64.35±10.28 4.519 9 0.000 0运动阻滞恢复正常时间72.88±11.38 85.49±12.17 4.213 8 0.000 1用药到感觉阻滞时间6.46±1.62 7.72±1.37 3.280 3 0.001 7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治疗直肠癌疾病,效果确切,能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多数直肠癌患者年龄较大,受术式要求,术中患者心理、血压波动情况较大,对于麻醉方式的选取要求也较高[4-6]。

直肠癌根治术临床较为常用的麻醉手段为全身麻醉,通过麻醉药物抑制中枢神经,使机体暂时性丧失反射与意识,但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内各系统的正常运行,且麻醉后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虽能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需应用大剂量麻醉药物,仍会严重损伤机体[7-9]。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对中枢神经的干扰,保证麻醉药物快速从机体内代谢,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此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还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保证患者有效进行咯痰、咳嗽等,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T1时刻,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实验组血压、心率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硬膜外直肠癌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