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实践探索的三维视角

2022-02-09 03:06
江苏教育 2022年89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时代

余 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人如何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具体落实到学校的育人行动中?如何在学科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中,真正“发展素质教育”?显然,我们需要在把握时代要求、理解时代儿童的过程中明晰着力点和关键处。

视角一:时代新人

人即目的。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明确这个时代究竟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表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完整的人”,因而需要“全面育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昭示着,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需要“从娃娃抓起”的系统工程。激发好奇心,鼓励探究欲,珍视每一个奇思妙想,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定位。

视角二:时代儿童

这个时代的儿童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很多孩子“还没学会认字,就先学会了上网”。学校已不再拥有传播知识的独特优势。但浸入日常生活的网络,在大大提高儿童获取信息的便捷度与速度的同时,也减弱了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结,造成虚拟与现实边界的模糊、认知深度和逻辑关系的不足以及彼此之间交往方式的变革。除此以外,“孤独”的成长环境,过度的爱的保护及期待,都是这个时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独特问题。从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深度理解、高阶思维以及社会情感的培养,都成了这个时代给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提出的新命题。

视角三:“这门”学科

对教师而言,立足学科达成“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育人目标,前提是明晰本学科在人的素养涵育中的独特价值。以数学这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为例,其在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智力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小学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从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三个方面,具体以数感、量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11个关键词予以表达。这显然与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及功能不同。可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目标下,因各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必然带来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和各有侧重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架构一个三维模型,以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为纵轴,当下儿童与本门学科的独特性则是基本面的两个维度。如此三维视角的探寻,是否有助于我们高质量地落实学科育人的职责呢?可且探且思之。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