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茶文化译介研究
——以信阳师范学院茶学专业实训基地展厅文字为例

2022-03-02 05:16王瑞芝曹万忠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译语信阳目的论

王瑞芝,曹万忠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2008年信阳师范学院开设了“茶文化”课程。2021年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信阳茶文化译介”课程。国内对信阳茶文化的研究成果有期刊论文110篇、硕士学位论文14篇。有关茶文化的译介,仅有1篇,为信阳师范学院硕士论文《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这种状况与茶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弘扬信阳茶文化不相适宜。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茶文化译介研究,正当其时。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经过了凯瑟琳娜·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曼塔莉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实理论等四个阶段,不断丰富完善,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翻译理论框架,成为当时功能学派代表性的理论[1]。弗米尔的目的论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该理论不再要求译文和原文的绝对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语境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目的论要求翻译活动遵循目的、忠实和连贯原则。

弗米尔认为,翻译者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行动是由目的决定的,即“结果证明方式是正当的”[2]。每一文本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创作的,并为该目的服务。翻译策略是由文本内外因素决定的[3]。连贯原则要求译文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连贯,以便于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意。忠实原则指译文对源文的忠实。目的论强调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翻译目的,并且随着目的的改变而改变。

二、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信阳茶文化翻译

谢天振教授认为:翻译研究应该从一般层面上的语言对等研究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拓展到对译作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研究;不再把翻译看成语言转换间的孤立片段,而是要把它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4]。卞建华指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传统与现代”“规定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翻译理论[5]。信阳茶文化翻译旨在把信阳茶文化推介到国外,其重点在于把文化元素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以目的论为导向,遵循目的、忠实和连贯原则,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尽力克服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使译文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直译

直译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原文的风格特点,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这与目的论的“忠实原则”是一致的。

例1.淮南茶,信阳第一。

译 文:In Huainan area,Xinyang Tea ranks the first.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把信阳划归为淮南茶区。北宋苏东坡赞言:“淮南茶,信阳第一。”采用直译,可以原汁原味地传达源文的内容,有利于译语读者了解淮南茶的地位和影响,很好地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

例2.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译文:Tea is a precious tree in southern China.

源文出自唐代陆羽的《茶经》,意思是: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种。嘉,美好,这里有珍贵的意思。采用直译,简洁明快地表达出了对茶树的赞赏之情,保留了原文的风格特点。

例3.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译文:Shennong ever suffered 72 poisons in trying herb medicines and“tu”is the detoxifcation for them.

源文出自托名神农氏实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文中的“荼”即“茶”。句意为: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亲自尝试各类草药的药性,每天遇到很多有毒的草药,后来无意间发现了茶树,吃了之后,解除了身上的毒性。译者以忠实原则为导向,采用直译,贴切地传达了茶的解毒功效,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意译

意译指以信息传递为第一位,忠实于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有相当的灵活性,能对句子的语序和结构做必要的调整,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这与弗米尔在翻译目的论中提出的“连贯原则”是一致的[6]。

例4.生锅,熟锅。

译 文:Pan for frying fresh leaves,Pan for frying hot leaves.

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工序有: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捡剔→再复烘→存储。其中,生锅、熟锅不容易翻译。生锅:鲜叶,也称生叶,第一次用锅炒,称为生锅。熟锅:鲜叶已经经过生锅炒过,所以叫熟锅。此译文采用了意译法,准确地传达了源文的意思,易于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例5.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译文:Water and utensils are as significant to tea just as parents are to their children.

“水为母、器为父”比喻水和器对茶的重要性。鲜叶采摘后,经过加工,制成干茶。投入水中,干干的叶子再次焕发新的生机。水的滋润给了茶第二次“生命”,故有“水为茶之母”之说。“器”为茶具,承载着水和茶叶,故有“器为茶之父”之说。译者采用意译法,用“just as”作比喻的提示,水和器对于茶的重要性如同父母对孩子一样重要,不仅恰当展示了茶、水、器之间的关系,而且生动精练、意义明确。

(三)增译

增译,指根据译语的词法、句法、语义、修辞或者文体的需要,在翻译中增添某些词句或者段落,以更好地表达源文思想内容,或更好地实现特定翻译目的。通常所说的“加注法”实质上可视为增译法的特殊形式[7]。

例6.茶醉

译文:Tea Drunk(In China,being“tea drunk”is known as cha zui,which means someone who is moved into an altered state of being after drinking tea.Similar to alcohol,it can change how you feel physically,mentally,and emotionally.)

“茶醉”在清代《清稗类钞》中就有记载:“茶味皆得之茶素,茶素能刺激神经。饮茶觉神旺心清,能彻夜不眠者以此。然枵腹饮之,使人头晕神乱,如中酒然,是曰茶醉。”简言之,茶醉是一种喝茶过程中身体出现强烈不适感的状态,如心慌、全身发抖、头晕、四肢无力、肠胃不适、饥饿等症状。茶醉是中国的特色词,单纯译为“Tea Drunk”会让译语读者感觉一头雾水,难以理解。此处加注释,对“Tea Drunk”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能更加贴切地表达源文的意思,与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不谋而合。

例7.杀青

译 文:shaqing(It is the key process of making Xinyang maojian.Its purpose is to avoid oxidation,which turns the green leaf and stem to red.)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其目的是通过高温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茶多酚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茶叶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是茶叶加工的专业词汇,在翻译时,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英语词汇。如果只是音译为shaqing,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云,难以理解,因此采用音译加增译,进一步解释杀青的作用,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其意。

例8.茶艺既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更是饮茶生活艺术化。

译文:Tea art involves the way by which people appreciate tea with proper utensils,procedure and rituals,thus making our life full of art.

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华,也是茶文化传向国外的主要形式。翻译时,首先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次是理顺句子的逻辑关系。增译“thus”一词,巧妙地把句子衔接在一起,使译文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符合英文的“形合”,遵循了目的论的“连贯原则”。

(四)省译

省译是与增译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指以避免译文累赘为目的,在句法和语法上进行调整,从而使译文更加流畅。

例9.巴蜀地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文化的摇篮。

译文:Bashu area (present Sichuan province in southwest China)is the cradle of Chinese tea culture.

翻译这句话的前提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知有茗饮之事。”蒙顶山是中国茶文化圣山。据记载,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了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茶的先河。“巴蜀地区”就是现在的四川省。为了使译文表意更加清晰,译者对Bashu area加了注释。原文中“发祥地”和“摇篮”为同义词,在翻译时,为了避免译文累赘,译者只用了摇篮“cradle”,省译了“发祥地”,使译文简洁流畅,符合目的论的连贯原则。

(五)转换

转换指把源文的语言单位或结构转化为目的语中具有类似属性或者对应属性的语言单位或结构的翻译方法。

例10.信阳毛尖是信阳市的“金名片”,其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是绿茶中的珍品。

译文:Xinyang Maojian Tea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attractive symbol, which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or its shape of leaves being tight,slim and neat,the color being bright green,the aroma lasting and being elegant,and the liquor color being light green.

“金名片”是比喻的说法,译为“gold card”是字对字的翻译,不能准确地传达出源文的思想内容。译者将 其 转 换 为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attractive symbol”,和原文修辞手法对应,使译文更加生动。“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等词语是形容信阳毛尖的标配,但是这种汉语表达句式,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句法。在翻译之前,首先应明确源文表述的内容为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等。为了使译文层次更加清晰,需要调整语序,同时通过句型转换使译文达到同样的表达效果。译文为了准确传意,侧重于对描写信阳毛尖茶特点的词汇进行选择,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易于为译语读者接受。

猜你喜欢
译语信阳目的论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信阳茶魂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