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2022-03-02 05:16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曹 菁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全面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课堂,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1]。

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的摇篮。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同育人。

“显性课程”即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一般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大课。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坚定政治立场,时刻紧跟党的方针政策安排教学内容,严格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学情特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因材施教,如此方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隐性课程”即除了思政课以外,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其他课程。隐性课程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配合显性思政课,共同完成高校育人的目标,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新闻传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新闻传播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传播专业显著的特殊性使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极其必要。

其一,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冲击。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流量,或传播网络谣言,或以犀利的笔触传递不良价值观。这些自媒体文章往往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如不加以规范,很容易对世界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良诱导。由于新闻学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密切关注各类媒体信息并参与实践,如果教师不注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那么一些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会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袭,甚至成为不良信息的发布者。

其二,新闻传播专业应为国家培养政治立场正确且坚定的媒体从业者。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这一宗旨决定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相融合,培养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三,新闻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向和质量。在新媒体时代,各类网络谣言层出不穷,新闻频频反转,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实报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帮助维持公平正义。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要在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感强、未来能够从大局出发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的新闻工作者。

二、新闻传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

(一)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关联度高

相较于其他专业,新闻传播专业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授内容上,都有建设课程思政的优势。

如必修课“新闻学概论”,教师需要讲授中国的新闻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党报理论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新闻学发展的历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涵,并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的媒体制度,为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媒体从业者打下良好基础。这些内容本身就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又如选修课“民俗文化研究”,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中国的民俗文化与理论,以及如何促进我国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课程不仅能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还能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点恰好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专业所开设的一些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课程思政全面进入课堂,教师在这些专业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更新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革新教学方法,既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让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实践课程便于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在新闻传播专业育人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往往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该专业的实践课中能直接融入课程思政理念,配合理论课和思政课,最终完成育人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相关主题的讨论和作品制作,以及策划相关活动等,使学生的实践学习能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从而达成思想教育的目的。与思政课相比,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环节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讨论、操作的空间,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3]。

三、新闻传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一)精准分析学情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安排课程思政内容的前提。精准分析学情不只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更要了解其思想动态。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喜欢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于经常需要实践操作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机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对课程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新闻传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2.电子产品使用广泛

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要求该专业的学生时刻关注新闻事件动态,浏览网络信息、网络新闻,这意味着该专业的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平均时长一般要大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和学校要特别警惕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

3.自学意识强烈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很多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学意识,有部分学生善于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扩充学习渠道。他们需要教师指导自学方向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注重情感交流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仅渴望与教师在知识层面深入探讨,还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思想动态,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二)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

建设课程思政,教师是主体。因此,增强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的关键。

其一,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与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教师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要指标,加入教师的考评机制。

其二,院系应当大力开展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各项活动,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参与度,如课程思政评比、示范活动,由各院系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校级比赛,并由优胜者进行示范课讲解,与其他教师交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共同学习进步。

(三)发挥优势,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全面走进课堂,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要发挥现有的课程关联优势,在备课、上课、课堂讨论、实践、课堂总结等环节挖掘思政元素,形成完整体系。

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尽可能地用心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内涵,并与时俱进更新课程案例,安排课堂讨论,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法。

在上课环节,要在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利用能够起到思政教育作用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新闻写作”课程中,展示媒体报道失范的案例,为教学提供反面教材,让学生在熟练撰写新闻的同时,还能懂得新闻工作者应肩负起何种社会责任,以及应怎样正确引导舆论;在“数据新闻”课程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并使学生牢牢记住一切数据技术的使用最终都要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在实践课或理论课的实践环节,也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如在“纪录片创作”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记录党史、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纪录片,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拍摄方法和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拍摄扶贫建设、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以生动、灵活的方式,使学生在日常拍摄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构建新媒体平台,助力课程思政建设

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和该专业的教师,应针对学生广泛使用电子产品且善于使用网络渠道自主学习的学情,正视网络对思政教育的冲击,积极构建并完善新媒体平台,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育人目标。

1.利用新媒体改革教学模式

目前,仍有部分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采用单一的讲授法,照本宣科,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在教学中实现更深层次的育人目标。这类课程的教师应积极关注网络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偏好,并利用新媒体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例如:利用网络搭建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可以选取合适的教辅资料;利用恰当的新媒体“热词”解释理论概念、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构建高校舆论新阵地

新闻传播专业应依托专业优势,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构建高校舆论新阵地。由院系提供资源、专业课教师指导、师生协同创作的新媒体平台,涵盖了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可以通过其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微视频、漫画、线上趣味活动等,借助“新媒体思政+互动”的形式将主流舆论有效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同时,应重视新媒体平台在学生中的互动效应,以增强学生对平台的认同感,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平台内容制作的机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3.重视新媒体舆情

构建、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建设课程思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于课程要求、专业需要、个人喜好等因素,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主动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个别学生还会在网络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或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偏激的看法。因此,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和该专业的教师须重点留意该专业的学生在微博、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留言,一旦发现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当言论,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正确引导,妥善处理,防止出现舆情危机。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