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2-03-14 08:37洪海鸿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病虫害水稻种子

洪海鸿

(霍邱县龙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六安 237400)

水稻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型种植技术应用于实际种植工作中,但是依然有很多区域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仅造成了人力和农业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1]。

当前,还需不断重视各种新型农业技术的研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水稻种植工作中。在新形势下,针对水稻栽培管理,需要融入新技术、新模式。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简便,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的种植成本,为提升综合效益提供必要的支持。

1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稻植株分布不均匀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种植密度会影响水稻生长,要加大对种植密度的重视度,否则无法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影响水稻产量[2]。

1.2 缺苗问题

在种植过程中忽视平整稻苗工作,可能会造成稻田中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导致稻苗生长速率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后期管理工作。若未控制好播种时间,或是播种深度不合理,会影响出苗率和出苗质量,最终影响水稻质量。

1.3 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差

直播水稻的稻苗的根系分布较浅,若是没有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自身固着力较低,未能稳定扎根,可能出现倒伏的情况,尤其是稻穗发育的后期,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

1.4 病虫害问题比较严重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一般温度比较高,同时环境比较湿润,为病虫害的出现埋下了隐患。直播水稻种植时常会面临比较严重的病虫害,为避免影响水稻产量,大部分种植户会选择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出现农药残留。施肥及其他种植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容易引发病虫害。在施肥过程中,氮肥施入过多,缺少钾肥,容易在灌浆期出现飞虱或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影响水稻健康生长。另外,杂草会对水稻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水稻种植过程中,杂草种类、数量多,容易和水稻生长争夺养分。

1.5 水稻肥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肥水过量问题,不仅会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还会污染环境,增加水稻栽培成本。

当下,水稻栽培普遍存在肥水效率低下的问题,原因是水稻栽培过程中长期以高产为核心,而大部分水稻高产性能只有在高肥水条件下才能体现。此外,肥料种类过于单一,大部分都属于速效肥,也是造成水稻肥水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解决直播水稻栽培技术主要问题的策略

2.1 选择水稻品种

在应用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要选取高质量品种并进行科学处理。在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选取适合直播栽培的种子,同时要确保其具备应有的抗逆性、抗倒伏以及抗病虫害的能力,综合效能良好,更易于实现优质高产。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检测其发芽率和长势等,在筛选时有效去除秕粒、杂物草籽等,利用机械化手段做好播种工作。

同时,要着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进一步有效实施包衣、去梗、脱芒、拌药等处理,使其符合种植要求。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是水稻生产优质、高产和稳产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水稻种子对不同地区的适用能力不同,应用直播水稻栽培技术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相对应的水稻种类。

一般情况下,要选择生产潜能较大,生产能力强、适应能力高的优质水稻。在选择水稻品种时,优先考虑水稻种子是否优质,同时要关注水稻的生育期和抗病性能。生育期短的早熟水稻品种,在生产过程中产量潜能不高,难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水稻的抗病性也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水稻抗病性差,则很容易发生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

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种子的类型和特点,选择产量高且抵抗性强的种子。此外,还要考虑种子的适应能力。谨慎选择种子,有利于确保后期田间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一般来说,种子处理主要分为两步。

一是晾晒种子。反复晾晒种子可以达到杀菌、灭虫的效果。但在晾晒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保持种子晾晒的均匀性,动作应轻柔,避免人为因素对种子造成损坏。

二是消毒种子。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指将种子倒入50 ℃左右的温水中,再使用木棒等工具搅拌,可以使种子得到充足的水分,促进了种子的生长,搅拌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柔。化学方法主要指对种子进行药物浸泡,要注意药剂的用量,确保浸泡的实际效果,运用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扰。

2.2 整地

水稻种植过程要结合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区域的生产能力等,合理选择种类,并且要对种植区域合理布局。合理密植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能让水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秧苗过稀或过密都不能促进水稻优质高产,所以要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种植布局。为了高效种植水稻,充分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地块和整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确保田块地势足够平坦,不能有大的硬块,避免其出现压苗和播后覆土不严等问题,否则可能导致幼苗长势受到影响。

同时,要注意做好排灌工作,确保排灌更加顺畅,为苗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对直播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充分结合旋耕转速和碎土刀型等相关因素,做好部件的试验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其转速。可以有效应用碎土、碎茬效果较好的旋刀,尤其是高留茬稻田的旋整地作业,要使土壤保持在精细化的状态。

此外,要保证田间土壤不受污染,保证水稻种植环境较好,还要做好整地工作,使土壤更加肥沃,保持地势平坦,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灌溉,为稻田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使水稻有更好的生长环境。耕作深度应控制在30 cm 左右。施肥可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要清理田间杂物,做好田间消毒,预防水稻病虫害。

2.3 灌溉

在水稻田间管理阶段,种植人员要加强对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了解,落实栽培管理措施。灌溉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加强直播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以便提高水稻田的灌溉效果,为种植地土壤补充水分,达到绿色、高产的目的。为实现合理灌溉,有关种植人员需要提高对水稻秧苗管理的认识,要针对各个时期秧苗的生长特点灌溉。一般而言,插秧期的灌溉水层较浅,而分蘖期则采用浅水湿润灌溉办法。还要注意不同天气情况下的灌溉量不同。若是气温较高,甚至出现干旱的现象,应增加水稻田的灌溉量,避免出现水稻田缺水的情况。要严格控制灌溉水源质量,保证水质洁净,达到规定标准,满足绿色水稻栽培的要求。要加强水分管理,主要采取晒田、湿润、浅灌等技术措施,满足水稻田的水分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种植人员必须做好浅水增温工作,返青期将水层控制在3 cm 左右,实现水稻的绿色优质培育[3]。

2.4 施肥

为加强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种植人员应当提高对科学施肥的重视程度,施肥时期着重使用无公害、无污染的肥料,除满足施肥用量的要求外,还能实现水稻产业的绿色发展。具体而言,科学施肥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强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通过施加两种肥料,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保证土壤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避免出现化肥滥用等现象。

二是控制配方比例。要求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物质按照要求合理配制,并适当增加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得以提升,提高施肥效果。

三是规范施肥操作,加强先进施肥机具的应用。当前,已步入现代化机械生产阶段,在水稻施肥时,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机械进行施肥。将氮、磷按照1∶1 的比例进行混合,再均匀洒在表层,避免出现养分流失等现象。

四是严格控制化肥用量。要结合土壤肥力大小等情况确定化肥用量。还要注意追肥环节,避免水稻早衰等现象,提高绿色高产水稻的栽培效果。提高对于有机肥的重视以及使用率,提高绿色种植效果,实现水稻生产无公害[4]。

2.5 抗倒伏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倒伏的情况,除种植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外,恶劣天气等都会严重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对直播水稻造成损失。

因此,在种植水稻工作中,需要重视抗倒伏工作,可以在2~3 叶期向叶面喷洒多效唑,以促进水稻分蘖,保证水稻根系能更好地扎根。同时,要保证钾肥施足,使水稻秆更加强壮。此外,在种植工作进行之前,要合理选择高质量的抗倒伏品种,后续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6 防治病虫害

为了培育出无公害优质水稻,还需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依据制定的无公害优质水稻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生物防治,也可使用药物防治。在采用药物防治时,应确保其低毒、高效,并且不会在水稻上残留农药,避免影响水稻品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可以从4 个方面进行。

一是农业防治。在耕作时及时清理杂草,采取精耕细作,及时处理病谷、病稻草,不在田块附近堆积病稻草等,预防病虫害。

二是物理防治。可以使用黑光灯及频振式杀虫灯等捕杀蝉类、蛾类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是生物防治。可以在稻田里饲养一些害虫的天敌,如鸭子、赤眼蜂等,降低害虫对水稻的破坏程度。

四是化学防治。根据无公害优质水稻对质量的要求,需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次数,并且选用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农药。例如,在防治稻瘟病时,可以喷洒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1 000 倍液。在喷洒农药时,需准确判断病虫害,了解其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准确使用农药,对症下药,不可随意喷洒。精确配制农药,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确定用药的剂量,不能为了一味地增强效果而提高农药浓度。科学把握用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在露水干过之后喷洒,不适宜在雨天喷洒农药。

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选择农业防治方法,在选择水稻种子时,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高产良种,在施肥时应施加磷肥和钾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选择药物治理方式,按照适时适量的原则选择与病虫害类型相匹配的药物种类,在水稻分蘖期要注重防治二化螟。

如果在防治过程中,同时出现了多种病虫害,则需要分析实际出现的病虫害类型,选择一种药物治理多种病虫害,或者混合多种不同药物治理所有病虫害。结合水稻种植经验,可以针对其不同生长时期容易出现的病虫害做好测报工作,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起到有效遏制的作用。

2.7 田间管理

在水稻的生长期,需要及时除草和合理晒田。将田埂及渠道两侧的水稻清除干净。在分蘖末期,可利用苯达松、二氯喹啉酸混合后兑水450 L 左右喷洒茎叶。如果田间仍有杂草未去除干净,可在水稻齐穗后进行人工除草,保持稻田间通风效果良好,有效提升地面温度及水温,使得水稻尽早成熟。一般晒田3 次以上,分蘖达到80%后进行第一次晒田。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水田,施入有机肥过多,田块有还原作用发生,需要进行早晒和重晒。另外,需要观察水稻长势和水稻叶色变化情况,若水稻的植株长势较好、水稻叶色过深也需要早晒及重晒,而叶色较浅则可以晚晒和轻晒[5]。

3 结束语

水稻作为我国种植最广泛以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改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式,对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期,要注重对种植新技术的研究,包括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在当前的水稻栽培过程中,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推进了直播水稻栽培技术,在实践过程中要针对该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技术要点,同时要充分体现出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和标准,为该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为我国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病虫害水稻种子
什么是海水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