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栽培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技术对策

2022-03-14 08:37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猕猴桃有机肥根系

赵 亮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麻沿林场,甘肃 天水 742303)

最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温度为11.3~16 ℃,甘肃的年平均气温为0~15 ℃,可以为猕猴桃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条件,尤其是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为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益,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

1 猕猴桃栽培常见问题

切实了解猕猴桃常见的栽培问题,并展开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猕猴桃的增产与增收,提高种植水平,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1 选址

猕猴桃对种植条件的要求较高,不科学选址会导致猕猴桃不具有良好的生长趋势[1]。盲目选址、盲目种植不仅会导致猕猴桃产业受损,还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极大阻碍。

1.2 选种

在猕猴桃新品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种植人员可能会受到新品种的吸引,盲目选择品种。实际上,新品种可能并不满足适地适栽、市场需求、种植目的等方面的需求,会导致猕猴桃产量有所下降,并且质量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种植人员必须根据自身的种植需求合理选种。

1.3 种植

根系过深是导致猕猴桃黄化的因素之一。许多种植人员虽然能认识到种植猕猴桃需深挖施足基肥,但在种植时没有等虚土沉实就开始栽植,并且在栽植后立即浇定根水,栽植穴先行下沉,使周围的土滑入栽植穴,最终导致根系过深。在根系过深的情况下,猕猴桃会出现活而不发、黄化的情况。同时,根系过深还会导致猕猴桃发生根腐病。在土层深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土壤氧气含量逐渐降低,猕猴桃幼树栽植过深会使根系长期处于密不透气的缺氧环境中,导致整个根系的生长环境恶化。并且在新根发生少、深层土壤不疏松的情况下,根系无法扩展,造成根系由外向内腐烂。叶片黄化时,猕猴桃树体内会缺少多种矿质元素。栽植过深导致根系扩展受到限制或者是新根发生少,养分吸收量较少。由于深层土壤本身比浅层土壤肥沃性差、营养元素少,如果存在栽植过深的情况,猕猴桃一定会出现黄化现象。此外,栽植过深也会导致僵尸苗的情况出现。僵尸苗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树势多、年生长量少。若不能对僵尸苗采取有效措施,则会变成“老小树”。

1.4 施肥、追肥

部分种植人员认为施肥可以解决猕猴桃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种想法非常错误[2]。例如,如果不能根据树龄合理确定施肥量,并且在追施萌芽肥时施入过量的碳酸氢铵,会导致土壤中含有过量的磷元素,使第二年春季猕猴桃树生长缓慢,极易出现生理病害。

此外,还有部分种植人员存在“不舍得”的情况。即种植人员在没有看到果实时,并没有展开科学施肥,导致施肥次数非常少,严重地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同时,还有部分种植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化肥的危害性,导致其并没有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果园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情况严重。猕猴桃根系生长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树势的强化,猕猴桃的生存年限也会大大缩短。

除此之外,在施肥方面还存在施肥时间太迟、生粪进地的问题[3]。太迟施肥会导致肥料不能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不能全面助力猕猴桃树生长。生粪进地所导致的后果则较为严重,没有完全充分发酵熟化的农家有机肥存在高浓度尿酸,十分容易烧伤果树根系。如果烧根情况较为严重,会导致猕猴桃果树直接死亡。同时,若肥料存在养分配比不平衡的问题,也会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例如,种植人员喜欢“随波逐流”,看到其他猕猴桃果园施什么化肥就跟风施肥,导致施肥不具有针对性。

每个果园猕猴桃树的长势都是不同的,若在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的情况下施肥,大量元素养分之间会出现配比不平衡的情况,严重影响化肥的使用效果。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加,猕猴桃树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如果只追施氮、磷、钾肥,极易导致大量元素养分与中、微量元素养分之间不平衡,降低果树抗冻、抗寒、抗旱及耐高温能力,影响猕猴桃产量和质量。

1.5 病虫害

1.5.1 溃疡病

受品种因素、环境因素、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猕猴桃极易患溃疡病,主要为害猕猴桃树干、枝条、叶片等。溃疡病病原菌主要从幼芽、皮孔、叶痕等开始侵染[4]。枝干受到感染后会出现枝干龟裂,叶片感病后会出现暗褐色的病斑,并且在病斑的周围可以看见十分明显的黄晕,如果没有对其及时治理,最终会导致整株枯死。

1.5.2 灰霉病

灰霉病是影响猕猴桃健康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猕猴桃花期、幼果期和贮藏期。灰霉病属于高湿病害,如果当地出现连续多日下雨的情况,果园的湿度相对比较大,气温相对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灰霉病扩散。通过相关调查显示,灰霉病极易发生在温度20 ℃左右、相对湿度大于85%的条件下。

2 猕猴桃栽培技术

2.1 科学选址

一是光照条件。猕猴桃喜光怕晒,阴坡、半阴坡、河畔等都是猕猴桃十分喜欢的环境。猕猴桃利用散光的能力极强,即使是依附大树也可以顽强生长,但不能过分隐蔽,如果严重缺光照,就会发生枝条枯死的情况。

二是降水条件。猕猴桃喜水怕涝,但由于猕猴桃根系为肉质根,呼吸作用强,所以对土壤的含氧量要求较高,即土壤要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因此,一定要科学选择土壤,不能随意选择种植地址。

2.2 合理选种

根据种植地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并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促进当地猕猴桃品种可持续发展。良种区域化是实现高产优质的栽培条件之一,种植人员不要盲目引进其他地区品种,在其他地区发育良好的品种并不一定在本地区也可以发展得较好。盲目推广新品种、效仿不同种植气候区种植品种,会让猕猴桃存在极大的种植风险。

同时,应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猕猴桃种子,可以提高销售量,增加种植人员经济收入,还可以形成地方特色品种。种植人员在确定好品种的种类后,应尽可能保持品种性状的相对稳定性,不宜频繁更换。在选择猕猴桃品种时,应尽量选择果实外观美、味芳香、口感适宜的品种,可以充分确保猕猴桃的销量。根据种植目的科学选择品种。从使用用途上来看,猕猴桃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用途不同,对猕猴桃的要求也不同。

2.3 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是猕猴桃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5]。因此,种植人员必须切实认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并切实展开科学种植。

在划线定点后挖定植穴,并且定植穴土中可加入1/3 腐熟有机肥、500 g 麦饭石粉、250 g 过磷酸钙,与土均匀混合后再进行回填,开展猕猴桃栽植工作。将所有混合了腐熟有机肥的土回填后,需要浅刨坑,将猕猴桃苗放入坑中,填部分土后,轻抻几下猕猴桃苗,确保其根系能伸展并与土壤密接。先从远处根梢毛细根处轻踩,根颈处轻踩或不踩。切忌在根颈处过重踩踏,否则将会造成根颈处出现板结,导致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差,进而导致发生颈腐病。苗大时坑要挖大,并且在栽植时要充分伸展其根系,剪去个别撕裂根、病残根,留主根15~20 cm,充分确保猕猴桃苗的生长。剪根后可以用生根剂、杀菌剂等泥浆蘸根。此外,猕猴桃采收后要对其灌定根水。猕猴桃采后至第二年萌芽前是其植株复壮、补充养分和安全越冬的重要时期,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确保猕猴桃第二年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可以用根际注射器注施法施肥,在储水塑料容器中加入水溶肥,再用高压喷雾器连接土壤液体追肥枪,注射每株果树周围地下25~30 cm 深处,每穴注射时间停留7~9 s。

2.4 科学施肥

2.4.1 转变施肥观念

种植人员应切实认识到肥料对果实生长的重要性,并能在“舍得”的情况下加强对肥料的应用[6]。例如,根据有机肥养分全、作用快的特点,应在猕猴桃萌芽后、采果前将全年氮、磷、钾速效性化肥用量的60%~70%多次追肥施到土壤里,剩余的30%~40%氮、磷、钾速效性化肥与秋施基肥混合后再均匀地施入土壤中。

2.4.2 施入速效肥

猕猴桃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存在不同的生理特点,应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施肥时间,确保速效肥能充分发挥出其作用[7]。例如,在3 月底至4 月初,果树发芽率达到20%时,可以向猕猴桃树追施压条肥,促使猕猴桃树生长出更加健壮的结果枝。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猕猴桃落花后的10~15 d,追施果实膨大肥,保证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8 月上旬至8 月下旬可以追施优果肥,促进果实干物质转化积累。猕猴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一致。例如,萌芽时期元素之比应为氮∶磷∶钾=1.2∶0.5∶0.5;在细胞加速分裂及果实膨大前期,元素之比应为氮∶磷∶钾=0.5∶1.2∶0.8;在施优果肥时,元素之比应为氮∶磷∶钾=0.5∶0.5∶0.1。

2.4.3 施入有机肥

有机肥对于猕猴桃来说是十分优质的肥料,其对猕猴桃的生长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种植人员应广积肥源,保证施足有机肥[8]。除了人粪尿、畜禽粪便,庄稼秸秆、枝条、落叶等经过粉碎堆沤高温发酵,也可以成为优质有机肥。为保证有机肥充分熟化,可以在各种粪尿等高含尿酸的农家有机肥中加入10 kg 过磷酸钙搅匀,并经过至少3 个月的堆沤,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粪尿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虫卵,分解有害物质尿酸盐,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间要“宁早勿晚”。

猕猴桃树经过1 年的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采果前后应及时开展秋施基肥工作,保证土壤具有充足养分。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有机长效肥与无机速效肥的结合使用。例如,在秋季追施基肥阶段,可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 000~67 500 kg/hm2,并施入复合(含氮16%~17%、磷16%~17%、钾16%~17%)。

2.5 病虫害防治

2.5.1 防治溃疡病

针对溃疡病,可以从病斑刮治法、叶面喷雾法、灌根防治法3 个方面对溃疡病进行防治。

一是病斑刮治法。在2—3 月,每7 d 检查1 次猕猴桃果园,如果发现猕猴桃果树存在病斑,则要刮除病斑涂药防治。即使用刀具彻底刮净病斑,直到出现健康绿色组织,之后再在伤口处均匀涂药。为确保药效,涂药范围应大于病斑2~3 倍。EM菌剂、可杀得三千、代森铵、微生物菌剂、梧宁霉素5~10 倍液,都是可以产生良好效果的药剂。同时,根据具体天气情况选择刮治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病斑刮治法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二是叶面喷雾法。主要在8 月下旬,猕猴桃果实采收后。一般可选喷农用链霉素1 000 倍液、0.15%梧宁霉素800 倍液、1.5%噻霉酮600~700 倍液或中生菌素600 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 倍液、30%壬菌铜水乳剂等。喷雾时间为每间隔12~15 d 喷1 次,连续喷雾4~5 次,防治效果显著。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应选择交替喷药的方式。

三是灌根防治法。一般是针对溃疡病发病严重、发病部位多的病株,灌根防治法一般发生在涂抹和喷雾的基础上,即对病株进行联合治疗。具体的灌根方法为可以在春季时使用青枯立克200~300 倍液加溃腐灵300 倍液兑水15 kg 灌根病株,每8~10 d 灌根1 次,一共灌根1~2 次。如果植株的树龄小于3 年,1 瓶药剂可以处理15~20 棵树;如果植株的树龄大于等于3 年,一瓶药剂可以处理6~9 棵树。

2.5.2 防治灰霉病

一是农业防治。采用垄上栽培方式并做好排水工作。猕猴桃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果园内要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和适宜的湿度条件。在秋冬季节要加强对果园内各类植物残体、农作物秸秆等清理工作,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避免使用木桩作架。此外,还要加强对猕猴桃果树的修剪工作,避免其存在枝梢徒长的情况,既可以起到良好的通风透光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园内的湿度。若发现果园内有掉落的病果,及时将其捡起带出果园进行深埋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其传染到其他果实,防止侵害更多果实。

二是药剂防治。在开花前应对猕猴桃喷杀菌剂,可以使用50%腐霉利WP 600~800 倍液、40%多·霉威WP1 000 倍液、50%乙烯菌核利WP500 倍液喷洒,防治效果显著。为确保防治效果,每隔8~10 d 喷洒猕猴桃果树1 次,连续喷洒3~4 次。除此之外,夏剪后还应对猕猴桃果树喷保护性杀菌剂,在采摘前112~126 d再喷1 次。

3 结束语

猕猴桃不仅包含人体所需的17 种氨基酸,其还有十分丰富的维生素C 和蛋白水解酶,在市场上需求量较大。了解猕猴桃栽培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可以提高猕猴桃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猕猴桃有机肥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提取猕猴桃的DNA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摘猕猴桃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