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沅陵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2022-03-14 08:37肖振国曲中华李小英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沅陵县根肿病苗床

肖振国,曲中华,李小英,全 圣*

(1.沅陵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怀化 419600;2.沅陵县肖家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怀化 419624)

沅陵县是大面积稻油水旱轮作区,采用水稻+油菜耕作模式,常年油菜播种面积1.33 万hm2左右,平均产量1 500 kg/hm2左右。为了提高食用油自给率,2019 年沅陵县开始实施“稻油水旱轮作”项目,2021 年开始实施“菜籽油大县项目”,在冬季种植油菜,通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示范带动,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显著提高。2021 年以筲箕湾镇、麻溪铺镇和荔溪乡为核心,沅陵县23 个乡镇秋播油菜面积达1.75 万hm2,并在筲箕湾镇花桥村和舒溪坪村创建100 hm2核心示范片,进一步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经省、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于2022 年4 月26 日组织测产验收专家组在沅陵县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全县油菜平均产量达1 687.5 kg/hm2,筲箕湾镇核心示范片平均产量高达2 616 kg/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在沅陵县每年进行油菜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盛杂油10 号、湘杂油518、油研50 等作为主推品种,在根肿病发生地区主推华油杂160R。

2 油菜育苗移栽

2.1 育苗

2.1.1 苗床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肥沃的田块作苗床,防止出现秋旱,便于抗旱。结合整地,撒施石灰1500kg/hm2消毒。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5~7)。苗床用土杂肥600~900 担/hm2、人畜粪375~450 担/hm2、过磷酸钙750 kg 混合堆沤7~10 d 后作基肥。没有农家肥的农户施用45%复合肥375~750 kg/hm2作基肥。

2.1.2 播种期

高产栽培播种期安排在9 月上中旬,以便培育壮苗。

2.1.3 播种

大田用种量为1.5 kg/hm2,苗床播种量7.5~10.5 kg/hm2,播前浸种3 h 后沥干水。播前用稀薄人粪尿800 kg 撒泼苗床,使苗床充分湿润。播种时将种子拌适量细土,按50%、25%、25%的比例分3 次均匀播于苗床上,尽量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后再撒1 层细土。

2.1.4 苗期管理

如遇干旱天气,整个育苗期应在早晚浇施稀薄粪水抗旱,浇施次数以天气干旱程度确定,干旱严重每天至少浇1 次,未发生干旱可隔2~3 d 浇1 次,以厢面土壤不发白为宜;出苗后及时间苗,每出1 片叶间1 次苗,做到间密留疏、去弱去病、留匀留壮,并在下午浇施稀薄粪水;3~4 叶时定苗,保证每苗床有150 万~180 万苗/hm2。移栽前1 d 浇透起身水,便于起苗带土,减少对根系的损伤。播种出苗后15 d 左右施用多效唑,培育矮壮油菜苗。同时追施壮苗肥,施用尿素75~105 kg/hm2兑水15 000~22 500 kg 浇泼或浇泼适量稀薄人粪尿。移栽时的油菜苗应达到如下标准:苗矮壮根颈粗短,苗直不弯,节间密集,根系发达,有6~8 片叶,苗高15~20 cm,叶柄粗短,无病虫危害。

2.2 移栽

2.2.1 开好“三沟”

翻耕整平后开厢移栽或板田移栽,开好腰沟、围沟和厢沟,厢面宽2~2.2 m,腰沟和围沟宽深各30~40 cm,厢沟宽30 cm 左右、深20 cm 左右。

2.2.2 土壤消毒

在已发生油菜根肿病的地区,结合整地撒施石灰1 500 kg/hm2,或者土地平整后施用敌黄钠(敌克松)30~45 kg/hm2加细土600~900 kg 配制药土,施入定植穴内再移栽定植。

2.2.3 施足底肥

移栽前施用45%或50%复合肥750 kg/hm2、磷肥750 kg/hm2和高含量硼肥6 000 g/hm2,结合整地施下。板田应在雨后及时撒施,或在移栽后穴施在油菜苗旁,但不能与油菜苗的根接触,以免烧根。

2.2.4 及时移栽

肥力较差的田块适当加大密度,10 月10 日至11月10 日栽苗105 000~120 000 株/hm2。一穴单株的每厢栽5 行,株距20~30 cm;一穴双株的每厢栽5 行,株距40 cm。准备机械收割的油菜田应适当加大移栽密度,栽苗195 000 株/hm2,有利于增加主茎数和减少分枝数,提高抗倒伏能力和集中成熟度,减少机械收割造成的菜籽损失。用小锄头或小铲子起苗,禁止用手直接拔苗,做到多带护根土,尽量做到不伤根叶,利于早成活;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将大小苗分开移栽在不同田块,便于日间管理,做到根和根颈都埋入土中,根系理直苗直立,栽后轻轻压紧表土,并及时浇定根水,促早成活返青。

3 油菜直播

3.1 择时播种

9 月15—30 日播种,免耕直播油菜在迟熟中稻收割后及时播种。土壤湿润时播种发芽快、出苗齐,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3.2 播种量

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3 000~4 500 g/hm2,采用撒播或机播的方式播种4 500~6 000 g/hm2。

3.3 播种方法

播前将地整平整碎,开好“三沟”,厢面宽2.2 m,厢沟宽30 cm,深20~25 cm;腰沟、围沟宽、深各30~40 cm,做到沟沟相通。已发生油菜根肿病的地区,结合整地,采用石灰1 500 kg 或者敌黄钠(敌克松)30~45 kg 加细土600~750 kg 配制药土,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结合整地施加土杂肥15 000 kg/hm2、45%复合肥600~750 kg/hm2、磷肥750 kg/hm2和高含量的硼肥6 000 g/hm2作底肥。播种可采取条播、穴播等方式,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播种节省人工成本。条播(机播)行距33 cm;穴播行距30 cm,穴距20 cm。实施精细准量播种,按厢定量,用干细土300 kg/hm2与种子混合拌匀撒施在条播沟或播种穴内;撒播直接将混合干细土的种子撒在厢面上。直播油菜的苗期管理做到早间苗、结合抗旱早施提苗肥,勤中耕,4~5 片真叶时及时定苗,喷施多效唑促生长矮壮苗,及时防治虫害。

4 油菜田间管理

4.1 及时查苗补蔸

油菜移栽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直播油菜田出苗后对丛生苗进行间苗,4~5 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留30~40 株/m2,发现缺苗严重的地方用同一品种浸种催芽及时补种或者从苗密的地方取苗带土移栽补蔸,保证大田基本苗足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4.2 科学施肥

4.2.1 追施提苗肥促冬发

提苗肥以早、淡、速效为原则,第一次要早施轻施,在油菜移栽成活后、直播田定苗后施入,第二次于11月底施,每次施用尿素120~150 kg/hm2兑水。

4.2.2 巧施腊肥保冬壮促春发

在12 月底前后结合中耕培土施45%复合肥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作腊肥。并观察大田苗的长势,当植株的外部形状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时,及时施用相应的肥料。

4.2.3 看苗补施薹花肥

在抽薹前后,根据苗的长势长相施用薹肥,植株生长旺盛的不施;苗长势弱、叶片稍带紫色的施尿素75 kg/hm2;春后生长势弱、叶片向上生长、无光泽、下部叶片发红的施尿素75 kg/hm2。在开花期结合防治病害,应喷施22.5 kg/hm2尿素加2 250 g/hm2磷酸二氢钾兑水配成的溶液作叶面追肥。

4.2.4 增施硼肥

油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造成严重减产,为防止油菜缺硼,在薹期和花期用高含量硼肥1 500 g/hm2兑水750 kg 选晴天各进行叶片喷施1 次。

4.3 除草

移栽或直播前可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900 mL/hm2进行封闭除草。也可在移栽成活后或直播苗6~7 叶期进行1 次化学除草,用50%草除灵30 mL+24%烯草酮40 mL+异丙脂草醚45 mL 喷雾防治。

4.4 及时抗旱,清通“三沟”排渍水

油菜遇秋冬干旱时应及时抗旱,当久晴不雨时油菜植株下部发红,全株暗绿无光泽时及时浇水抗旱。浇水时加少许人粪尿;有水源的浇灌时水灌至厢沟2/3处停止进水,等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春后要及时清沟排渍,确保沟沟相通,排水通畅,田间不留渍水。

4.5 及时摘除早薹

如遇冬季气温偏高,油菜会出现植株生长加快、入冬前提早抽薹开花现象。应选在晴天及时摘除早薹早花;叶片、蕾薹受冻后,选晴天温度较高时,用刀割除冻薹,清除冻叶,摘除早薹和冻薹的油菜田,喷施1.5 kg尿素加150 g 磷酸二氢钾兑水配成的溶液作叶面追肥。

4.6 防治病虫害

油菜田应预防被菜青虫和蚜虫为害。防治蚜虫,施用10%吡虫啉6 000 g/hm2兑水300 kg 或150 g/hm2吡蚜酮兑水300 kg 喷雾;防治菜青虫,施用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 g/hm2兑水300 kg 喷雾。当田间发生根肿病时及时施药,移栽田用10%氰霜唑悬浮剂或50%氟啶胺悬浮剂药液灌蔸;直播田用10%氰霜唑悬浮剂或50%氟啶胺悬浮剂喷施油菜幼苗,间隔10 d 左右再施药1 次。防治菌核病,采取“预防为主、统防统治”防控策略。一是春后清沟排除渍水,并及时摘除病老黄叶;二是初花期用1 500 g/hm2多菌灵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兑水750 kg 喷施1 次,在盛花期选晴天再用1 次药,如开花期至角果发育期遇连续阴雨,则选雨停后天晴时及时再施药一次。在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区和种植大户的集中种植区,可采用无人飞机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施入1 500 g 多菌灵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防治菌核病。

4.7 适时收获

当主花序角果全部、全株和全田角果达70%~80%现黄,主花序下部角果呈黄色,种子呈固有颜色时,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收割。

5 讨论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不仅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食用植物油,榨油后的枯饼还为畜牧业提供饲料蛋白,或者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油菜秸秆还田后可改良土壤。发展油菜产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是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关键措施,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种植油菜的产投比低下,大量农田在冬季闲置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在目前复杂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油菜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和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

5.1 政策扶持是发展油菜产业的根本保障

冬季种植油菜不仅面临劳动力短缺,而且还要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劳动力投入过多,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成本高,不良天气可能导致油菜严重减产、油菜籽价格偏低的矛盾,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明显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油菜机械化程度低成为发展油菜产业的瓶颈。不过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油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如启动了“稻油水旱轮作项目”“菜籽油大县项目”,投入大量项目资金用于油菜产业发展。沅陵县利用该项目资金对农民种植油菜进行物化补贴,对购置相关农用机械进行现金补贴,解决了部分农民油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着财政部门对油菜生产的农业保险投入,降低了种植农户油菜生产所面对的自然风险,使得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高涨,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增加。

5.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各级农业技术部门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是发展油菜产业的坚强后盾。从沅陵县发展油菜产业的经验来看,通过集中组织技术力量,综合集成丰产技术,制定全县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并针对各乡镇不同的地理环境、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各有重点的技术措施,是获得油菜高产稳产的关键。沅陵县在油菜生产过程中,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是种子管理部门做好油菜新品种的示范展示工作。通过示范展示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适合沅陵县种植的品种向种植农户推荐种植,在根肿病发生地区推广华油杂160R 等抗(耐)根肿病品种,提高种子的科技贡献率。二是引导种植农户施用硼肥。油菜对硼敏感,当油菜缺硼时,苗期会萎缩不长、花期花而不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施用硼肥作基肥和在花期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三是加大对根肿病和菌核病的防治力度。沅陵县于2018 年在筲箕湾镇首次大面积发生根肿病,由于防治不及时,平均损失率达40%,发生严重的地块造成绝收,并且此病已扩散至周边乡镇。针对根肿病的发病条件和发生规律,在筲箕湾镇组织进行了品种抗病性试验,通过试验从中筛选出抗病性或耐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推广,同时摸索出了“土壤消毒+药液灌蔸(苗期喷施)”的防治办法,有效遏止了根肿病的发生和扩散。油菜菌核病近年来也有发生严重的趋势,尤其是在花期至角果成熟期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时发生更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5.3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根本措施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是制约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业生产产投比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当地种田的基本都是留守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留守老人进行农业生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应积极引导有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士发展粮油生产,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2021 年共有22 户种植大户流转土地种植油菜,累计种植面积达239 hm2,最大达到29 hm2;通过现金补贴,共新添置农用拖拉机8 台、旋耕机5 台、播种机4 台、收割机2 台、无人机5 台;新增机耕面积0.3 万hm2,机播面积0.15 万hm2,机收面积0.56 万hm2;通过政府采购,在7 个乡镇采取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飞防作业,于油菜始花期、盛花期各防治1 次,共完成飞防作业面积1 370 hm2,利用植保无人机先进技术,可为农户节省施药费用约1 050 元/hm2,提高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县油菜生产保供能力。同时采用专业化统防统治手段,技术绿色先进、药剂环保、器械高效,实现了农药减量增效,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对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猜你喜欢
沅陵县根肿病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怀化市沅陵县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应用非化学防治技术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
沅陵县跆拳道项目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沅陵县稻田养鱼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