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2-03-14 08:37貟鹏利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绿化病虫害

貟鹏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7)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城市园林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明显不同,导致病虫害也存在差异。

1 园林植物的基本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需要保证城市在一年四季都有绿化植物,这就需要做好装饰和点缀工作。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类型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也不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一些传染性比较强的病虫害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入侵城市园林的植物,以人为传播和风雨传播为主。因为城市园林植物的栽植和保养主要依赖人工,而人类的活动势必会干扰园林植物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植物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尤其是会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也会给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带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控难度。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2.1 病虫害种类多

我国的植物分布范围广泛,在自然环境下不会出现区域性的病虫害传播。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绿化植物多是从外地购买或者移栽的灌木和花卉,有些并非本地植物,尤其是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环境的改变会为病虫害繁殖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造成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移栽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低,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增加了防治难度。有些园林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没有做好病虫害检查工作,导致一些外来病虫害入侵,增加了植物感染病虫害的可能性,使得防控难度加大。

2.2 结构复杂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绿化植物种类较多,种植方式和搭配形式都存在差异性,有些地区将灌木、乔木、草坪和花卉等混合种植,目的是形成景观丰富和色彩绚丽的生态园林,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但也会给病虫害繁殖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导致病虫害种类增加,增加了病虫害防控难度[1]。

2.3 为害严重和持久

城市园林建设通过人工方式营造一个新的生态空间,但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比,营造出来的生态空间比较脆弱。在园林绿化中许多植物都需要通过人工栽培,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增长空间和土壤成分等,会进一步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加了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此外,病虫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控制性等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防治难度[2]。

2.4 防治困难

绿化园林所处城市不同,相应的环境也会不同,这使得病虫害种类存在差异。受种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治理病虫害的难度。病虫害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性,其生长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在具体的防控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的动态变化特征针对性防治,达到消除病虫害的目的。

3 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不到位现象普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开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各地区规范管理行为,成立了专门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具体的园林绿化中,有些部门对植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存在监督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植物检疫工作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外来苗木检疫检查工作,导致外来病虫害入侵,增加了病虫害防控的难度。

3.2 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严重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没有采取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相关养护资金不到位。在园林绿化完成后无人看管,忽视创新病虫害管理技术,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投入较多但后期管理资金投入不到位,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也会影响城市绿化的整体效果,浪费资源和资金[3]。

3.3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在具体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专业的园林植保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导致科研和生产环节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园林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植物搭配不合理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有些地区没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条件引进适合的植物,盲目引进外来品种,不重视栽培乡土植物,导致许多植物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些地方的园林树种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差和树种结构单一,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5 防治方法单一

从当前的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许多地区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尤其对一些高毒和高残留的化学药剂缺乏严格管理,随意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化学药剂。使用化学药剂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消灭一些有益的微生物以及病虫害的天敌,还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严重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机械喷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浪费化学农药,不仅起不到理想的防控效果,也会增加新的污染源。

3.6 防治理念落后

从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许多地区还停留在预防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方面,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尤其是园林植物遭受病虫害的概率逐渐增大。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理念,结合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特点,树立科学的防治理念。植物保护部门应加强对园林植物生长情况的监测,了解植物发生病虫害的规律特点,确定最佳的病虫害防控时机,提高防治效果。

3.7 防治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的工作中,一些植物保护部门不重视城市园林建设,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经费来源较少。不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和病虫害防控措施,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4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4.1 保证防治工作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确保防治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出现药物中毒的现象,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尽量节省资源和提高防控效果。采取化学防治方式要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品,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好。要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4]。

4.2 相辅相成和取长补短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多种多样,防治效果存在差异性。在选择病虫害防治手段的过程中,应坚持相辅相成和取长补短的原则,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病虫害扩散和蔓延,减少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降低对防治人员身体健康的威胁程度。尽量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发挥各项防治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防治效果。

4.3 化简为繁,综合防治

城市园林植物会出现多种病虫害,如果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会浪费时间,而且防护效果欠佳。为此,可以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手段,在选择化学药剂防治时可以同时采取其他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地控制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5 园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措施

5.1 生物防治措施

5.1.1 以虫治虫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以虫治虫是主要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也是常见的防治方法。在园林生态系统中,利用害虫和天敌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来降低病虫害种群密度。常见的捕食性昆虫包括瓢虫、螳螂和食蚜蝇等。常见的寄生性昆虫有寄生蝇、肿腿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和花绒寄甲等。寄生性昆虫可以寄生在其他昆虫的体内或者体外汲取营养来维持自身生长,从而杀死害虫,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5.1.2 灯光诱杀法和性诱杀法

有些害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在具体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灯光诱杀的方法,具有高效、绿色和环保的特点。也可以选择性外刺激诱杀方法。该方法利用简单的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和见效快的特点,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之一。例如,针对红蜘蛛、木虱、粉虱等害虫,可以采用诱杀的方法。针对蛾类、叶蝉、蝗虫和金龟子,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选择黑光灯诱杀。

5.2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园林绿化的病虫害发展较快,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需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紧急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要选择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和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广谱类化学药剂,而且不能单一使用化学药品,应更换药物品种或者混合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此外,应选择灌根和注射的方法,尽量不要采取大面积的喷雾防治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3 阻隔防治方法

阻隔防治方法是采用人工阻拦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为害程度,主要的阻隔方法包括涂环、挖沟和铺设薄膜。第一,涂环。在植物躯干上涂抹药剂,尤其是在害虫高发的地区涂抹药剂,能够有效阻拦具有攀爬习惯的害虫入侵。第二,挖沟。针对地下害虫可以选择该种方式来防治病虫害。第三,铺设薄膜。针对土壤中存在的大量病虫害,可以选择该方式,在不透风的情况下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

5.4 加大防治管理的力度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相关工作部门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地方管理部门应结合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好病虫害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提高整体防控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有效的防治考核办法,把具体的防治工作落实到机构和个人,明确责任,提高防治效果。第二,结合当地病虫害防治情况建立工作信息交流平台,明确企业和相关单位的责任,定期培训,组织技术人员交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做好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第三,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针对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应加强日常监测和预报工作,了解原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5.5 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

提高检疫力度能有效减轻病虫害的为害程度。第一,在园林植物运输和移栽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病虫害的检疫力度,避免引进有害植物。第二,相关工作部门应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严格审批和依法检疫引进园林的植物,有效防控病虫害。第三,国家重要的进出口地区要做好种子和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病虫害入侵。第四,要做好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如果在检疫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可以采取就地焚烧或者隔离处理的办法,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5.6 建立专业的队伍

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应建立专业队伍,培养一批有能力、专业的技术人员,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专业的工作。不断充实队伍,增强科研能力,更好地推动我国植物保护事业发展。从管理方面来看,应加强对质保技术人员的管理,提高防控能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要求工作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地方植物保护部门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和水平。

5.7 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针对当前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应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建设和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坚持两者统一。应加大对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明确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发生病虫害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园林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应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和繁衍的环境,并且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科学灌溉、施肥、中耕和除草,为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冬季要做好整形修剪工作,修剪病弱枝和虫害枝,提高植物通风透光性,不仅能够保证植株外形更加美观,也会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采取深翻土壤的措施,灭杀土壤中越冬虫卵,提高土壤透气性,为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是乔木类树种,冬季可以采用树干涂白的方式,帮助树木顺利过冬,也能灭杀越冬虫卵。

5.8 合理搭配园林植物

合理搭配园林植物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应做好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在选择植物方面,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稳定平衡的植物群落。在园林植物设计中应合理栽培植物,为园林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此外,要尽量选择生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植物。设计人员应通过合理搭配植物营造完整的生态群落,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通过科学设计减少后期养护的投入成本。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绿化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