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03-14 08:37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果农果树水果

周 蓓

(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菏泽 274600)

我国农业生产种植历史十分悠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和农业产品贸易出口大国,农产品的种植与发展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果树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水果质量下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果树种植过程中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促进果树健康生产的重中之重。目前,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以喷洒农药为主要防治手段,但是大规模、不科学使用农药,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并且使果树的质量受到影响,农药散播到空气中,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合理制订农药喷洒措施,有效减少农药用量,保障果树健康生长,成为果树种植人员的主要工作。在种植中,应重视农药污染问题,科学喷洒农药。探究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污染问题和治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果树产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 我国农药使用污染现状

近年来,水果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人们对水果需求量的增加,为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果树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果树大规模种植,各种病虫害对果树种植的影响逐渐增加,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加大。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规模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同时使用农药不当也使水果的质量下降,限制了果树种植业的发展。

另外,农药污染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时间推移,农药使用剂量加大,导致我国果树种植污染问题严重[1]。果树种植农药污染现状如下。

1.1 农药对水果的污染

目前,市场中的很多水果都是经过农药喷洒的。在水果的生长过程中,水果种植人员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喷洒在水果上,导致水果的农药残留量大,尤其是果农为保证水果的质量,在采收水果期间仍然多次喷施农药,导致农药残留在水果上,例如有效期长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造成果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

1.2 农药对果树的污染

果农在喷洒农药时,有一部分农药会残留在果树的树枝或者树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渗透到果树内部,经过果树根茎传送到树枝、树叶乃至果实等器官,产生由内而外的残留农药。农药喷洒在果树上,使得果树的光合作用严重下降,收到的能源减少,果树生长不健康,影响果实的生长周期。如果农药喷洒如果剂量过大,还有可能会导致果树叶子长期泛黄,树叶卷缩,甚至出现树叶脱落,果实发生果斑、褐果、落果或畸形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植株矮化、种子发芽率低、植株死亡等现象[2]。

1.3 农药对水质的污染

果农在农药喷洒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一是农药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对果树喷洒农药时,部分农药残留在空气中,跟随着空气流动,在降水时,落到水源中。二是喷洒农药后的果树,在遇到降水天气时,还没有完全分解的农药残留物会在雨水的冲刷中逐渐流向地面,渗透到土壤底层,最终流向水源,造成了水质污染。果农使用农药不科学,使得大量的农药集聚在水中,无法自行分解,严重超过了水源系统的承受范围,破坏了水质自然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大量农药积累在水中,水中生物受到农药的侵害,致使很多鱼类、藻类植物死亡,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由于农药质量没有保障,农药中的氮、磷等元素会促使有害的藻类植物生长,严重破坏水资源[3]。

1.4 农药品对人体的危害

果农在喷洒农药时,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内,农药中的部分成分会严重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损伤以及肺功能下降。除此之外,农产品表面有众多农药残留物,人们食用之后,会严重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另外,农药具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倘若皮肤接触过多或接触时间过长,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直接性损伤。对于长时间食用有害水果的人来说,大量农药堆积在身体中,使人体的消化和排解毒素受到限制,人体生理功能被严重破坏,易致癌,器官功能下降,严重时会中毒,出现生命危险[4]。

1.5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果农在防治病虫害时,通常直接向果树喷洒农药,这是直接导致土壤污染的原因。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土壤营养流失,土壤受到农药腐蚀,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降低了土壤的肥沃程度,从而抑制果树生长。

2 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使用农药造成大面积污染存在多方面原因,主要是很多果农并没有意识到过量使用农药的危害,并且由于管理不当使得果园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 个方面。

2.1 农药产品的质量较差和果农素质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的农药产品生产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在农药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在农药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农药产品繁杂、质量参差不齐,农药生产过程不科学,药剂质量落后。果农可应用的高效、低毒农药较少,严重降低了果品的合格率,造成了果农用药单一、用药量大、新农药使用率不高,从而使农药对果树的污染严重。果农在喷洒农药时,将不合规的农药喷洒在果树上,直接导致果树的生长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果树种植人员为了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在市场上购买比较便宜的农药产品,无法保障农药质量,并且极有可能出现劣质、假冒的“三无”农药产品。一些果农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清楚种植果树病虫害类型,随意听从虚假广告购买有害农药,不了解农药的治理功能,盲目选择,胡乱使用农药,产生药害导致果树生长受到影响[5]。

2.2 大规模使用农药

近年来,在果树种植的过程中,果农对病虫害防治意识有所增强,但是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导致大规模使用农药,在农药物质还没有完全消散时又开始喷洒新一轮的农药,导致水果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一是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现象严重,冬天气温明显上升,导致很多病虫害没有冬眠期,病虫害防治周期延长,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加大了果农防治病虫害的工作难度。二是现阶段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大规模种植果树,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增长,逐渐增大农药喷洒面积。三是在果农对虫害的物理防治意识不清晰,对于农药的依赖性大,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措施。大量使用农药会破坏生态系统,会清理掉对于果树有益的昆虫,使得病虫害的天敌减少,病虫繁殖更加猖獗,一些害虫甚至将农药转化成了自身的营养,使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效率低下。四是由于一些病虫的生命力顽强,并且虫害为害面积大,果农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6]。

2.3 果农缺乏相应的农药使用常识

很多果农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果树种植技能和系统施药理论知识,缺乏基本的农药使用常识,喷洒用药不当,农药使用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果树受到农药的污染,出现叶片烧伤、整株死亡等现象,影响了果树生长,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果农不规范用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果农在用药时,没有具体区分果树的种类、农药功能,没有区别对待,均用同一种药物,导致果树受农药损害的程度不一,致使果树枯死。二是果农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没有视情况调整农药剂量,而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感受随意增减,影响防效,例如有的果农认为剂量越高防治效果越好。三是果农在使用农药时,将多种农药混合使用,认为结合多种农药会发挥最大的防治效果,却忽略了药品成分不同,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导致农药质量下降。缺乏用药意识,不仅增加了农药对果树的危害程度,而且还污染了环境[7]。

2.4 施药方法不科学

在果树种植管理中,果农对于农药的依赖性过大,施药专业性不足,方法不正确,助长了病害虫为害程度,加大了农药的危害程度。在施药的过程中,没有依据果树的生长状况,而是直接采用粗放的喷洒方法,无法有效提升果树的病虫防治效率,同时严重破坏土壤、水资源、生态环境。这种大规模粗放喷洒,通过风雨传播,果农在呼吸的过程中吸入农药,造成农药中毒的现象。与此同时,果农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掌控农药剂量,导致农药剂量大,破坏了环境[8]。

3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减少农药污染的对策

不规范使用农药严重破坏了果树生长环境。果树种植者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策略。

3.1 加强管理果园

农业防治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主要方式,可提高果树抗病力,限制病虫害的繁殖,保证果树良好生长。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培育健壮、无病虫害的果树,做好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的传播。二是除草和清除宿主,阻断果园内外病虫害的一级和二级来源。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果园的管理程度与果树生长以及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有紧密的联系。果园管理粗放,杂草丛生,会导致果树生长缓慢,抗病虫害能力差,病虫害为害严重。因此,要使用肥料、灌溉、除草、修剪以及行间栽培等方式加强果园管理,创造一个适合果树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环境。四是使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程度不同,需要栽培抗性较高的品种。五是观察和预测病虫害。应定期观察病虫害的为害情况,做好预测工作,并报告病虫害发生情况,从而制订防治措施[9]。

3.2 提高果农的防护意识

在果树病害虫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实施者是果农,提高果农的防护意识十分重要。在提高果农意识的同时,应增强果农的施药专业技能。可开展果树种植、病害虫防护技能、农药方式等培训活动,提高果农的防护意识,使果农正确认识并使用农药,用科学、绿色、有效、合理的方法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利用创新的多媒体手段,宣传生态种植的视频资料,增强果农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10]。

3.3 提高农药市场监管意识

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检查管理农药,在管理的过程中整顿农药生产、销售市场。开展田间调查活动,设立农业专项资金,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准确发布病虫害情报,并为果农发放适宜的药剂。充分利用奖惩制度,处罚不遵守政策、继续大量使用农药的农户,发挥激励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农户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要将制度形成机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效率,为治理农药污染提供坚实保障,促使果树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合理应用防治技术

种植果树应依照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在用药过程中坚持科学防治、因地制宜的原则,控制好用药次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有原则、有规划地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在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应尽量使用高药效、低毒性、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农药。应用低容量细雾喷洒设备,逐步淘汰高容量粗雾喷洒设备,配备对症药物。只有在准确识别害虫种类和了解药剂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准确的对症治疗。对于果树病虫害,要抓住时机进行防治,及时施药,针对性用药。有些杀螨剂只对螨虫和蚜虫有毒,但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毒性较小,因此更适合防治螨虫和蚜虫。适量用药,不要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利用有害生物与天敌在生物学和生态习性上的差异,使用只杀伤有害生物而对天敌影响不大的农药。

通过改变施用方法,如喷洒树冠,可以消灭害虫并保护天敌。根据病虫害的特性选择好防治时间。合理选择药剂浓度。选择应用范围,如果可以进行局部挑治施药,就不要在其整个范围内应用。吸引害虫集中消灭,注重根除。通过在果园里种植向日葵或圆葱,可以重点吸引桃蛀螟集中产卵,并在这块区域处理该病虫害,不需要全园用药。

在苹果生产中,针对病虫害可使用混合用药法。几种病虫害经常同时发生,混合杀虫剂用药可以同时控制几种病虫害,是果园中常见的应用方法。然而,应该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有机磷杀虫剂和有机硫杀菌剂多呈酸性,所以这些药物一般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如果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就会立即沉淀出黑褐色的硫化铜,有效防治成分就会被破坏,很容易损害植物。如果混用硫磷和石硫合剂,会减少乳化作用,降低药物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细菌和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及时更换用药种类。

在种植果树的过程中,可有效利用光照、控温、遮盖等物理防治技术来减少病害虫对果树的侵害,促进果树生长。引进先进的防治设备,提升果树防治效率。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不同的病虫害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促进果树健康生长。

4 结束语

农药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水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科学、合理、绿色、健康地使用农药。规范有效的农药使用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果树健康生长,给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为果树种植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猜你喜欢
果农果树水果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