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2022-03-14 08:37义崇开
种子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楠木虫害成虫

义崇开

(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木材检查站,广西 贺州 542700)

1 楠木的栽培技术

1.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1.1.1 采种

楠木的种子在冬初开始成熟,种子皮的颜色逐渐变深,当种子表皮颜色全部变为蓝黑色时说明种子已经完全成熟。此时便可开展采种工作,选择树龄较长的楠木采种,确保楠木种子更为优质。在采种过程中,要先在楠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之后使用相关工具将楠木果实敲下并收集,也可以清除楠木树旁的落叶和杂草等,待果实自然掉落再收集。收集果实后需要选择优质果实,以便确保楠木树健康生长,为种子栽培工作奠定基础。

1.1.2 种子处理

采种后要及时处理种子。收集果实后,可以在果实表面喷洒少量水,以便果肉更快腐烂,露出内里的种子。果肉完全腐烂后要去除薄膜,并将种子清洗干净,之后开展种子处理工作。

首先,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24 h。

其次,揉搓掉外层的表皮,再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种子,将沉在水下的种子作为后续的楠木种植种。

再次,将种子散开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当种子的外壳完全干透后用有一定湿度的沙子埋藏贮存,也可以随采随播。贮存种子时环境不能过于干燥,要有一定湿度,过于干燥会影响楠木种子发芽,导致后期种植出现问题[1]。

1.2 苗圃的选择和处理

1.2.1 苗圃的选择

选择圃地时,要选择日照情况良好、排水性好、土壤肥力充足的沙壤地,满足楠木生长的相关要求,避免因日照时间不够出现生长问题或因排水不佳出现根部腐烂等情况。楠木生长对于土地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土壤需疏松湿润、有机质充足。

1.2.2 苗圃的处理

确定好苗圃位置后,需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平整干净。清除地块中的杂物,如石块、杂草、落叶、枯枝等,确保苗圃干净,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之后的苗床搭建工作奠定基础。将地块表面处理平整,根据地势走向,由高到低开展苗床搭建工作,便于后期排水,保持较湿润又不积水的土壤环境,避免因积水导致苗木生长出现问题。搭建苗床时,需将苗床的高度超过地面10 cm 左右,宽度要确定在1.5 m 以内,具体宽度可以根据种植的苗木数量确定,尽量不要超过2 m,避免苗床过大不好管理。

搭建苗床后需挖掘排水沟,确保后续排水效果良好。可以搭建相关浇水工具,如喷灌装置等,确保苗木生长中水分充足,促使其健康生长。此外,需深耕细耙地块,使地块更为疏松,同时为地块撒施底肥,增强土壤肥力,满足植株生长中的肥力需求。

1.3 播种

1.3.1 播种时间

通常情况下在春季播种,具体时间为2 月20 日至3 月15 日,该时间段温度有所上升,可以更好地促使种子发芽。温度为15~20 ℃时可以开展播种工作,择优挑选贮存的种子,将其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 h,在湿度适宜的细沙中埋藏3 d,起到催芽作用,之后开展播种工作[2]。

1.3.2 播种方法

通常采取条播方式,根据行距20 cm、宽5 cm 的种植要求开展播种工作。种植人员可在种植区域挖出浅沟,方便播种工作顺利开展。播种后需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细土,并在土上铺稻草等保温保湿物品,有效控制土壤的温度和水分[3]。

1.4 田间管理

1.4.1 浇水

楠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种植人员需及时观察土壤的湿度变化,开展浇水工作,满足楠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

1.4.2 除草

种子发芽后,需去除前期覆盖的稻草,清除苗圃中的杂草,减少土壤养分、水分流失,避免其成为病虫害的温床。种植人员可以每间隔15 d,选择阴天开展除草工作。刚发芽的幼苗较小,除草时需仔细耐心,不可损伤幼苗。

1.4.3 间苗

楠木种子可能有多个胚胎,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种子双苗现象,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种植人员在管理时需及早对过密的苗木进行间苗处理,以便苗木更好地生长。

1.4.4 遮阳

楠木幼苗喜阴,幼苗出齐后需及时搭建遮阳网,确保遮阳率在50%以上,夏末秋初可去除遮阳网,让苗木得到更多的日照,促使其更好地生长。

1.4.5 施肥

当苗木长至5 cm 左右时可开展施肥工作,6 月下旬可施撒复合肥或尿素。施肥时可先挖沟,将肥料倒入沟内后用土覆盖,以便肥料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施撒时需避免肥料接触到叶面,避免苗木叶面被灼伤[4]。

1.4.6 防冻害

冬季温度较低,幼苗抗寒能力较弱,因此需开展防冻害管理。种植人员可以在地表铺稻草,达到保温的目的,从而避免幼苗遭受冻害。

1.5 栽植

楠木喜湿、耐阴性好,选择种植地时最好选择阴坡、半阴坡等林地,土壤肥力较高、水分充足的中下坡地以及山谷河边的林地也较为适宜。楠木种植密度需根据具体的林地情况确定,通常选择冬末栽植,应尽量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栽植,降低苗木内在的水分蒸腾情况,最晚的栽植时间为2 月下旬。栽植时,需适当修剪苗木的枝丫、叶片等,有效保持苗木根部的水分,确保苗木成活率。此外,可在泥浆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确保苗木养分充足。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防治

2.1.1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为害苗木的根茎部位,病害会在冬季通过菌核附在苗木上越冬,第二年春季温度上升时开始生长,为害苗木。该病害多发生在每年6—9 月,具体表现为根茎部的颜色变深,根茎表皮出现小凹陷,不再平整光滑。该病的病原体全部扩散开会将整个苗木的根茎部包裹起来,导致根茎干枯而死。此外,苗木感染根腐病后会通过土壤传染给其他健康苗木,造成大面积蔓延。

防治根腐病时,种植人员需在种植前选择适宜楠木生长的地块,确保地块土壤肥力与通风条件良好。在育苗前将五氯硝基苯和土混合后施撒在苗木土壤周围,检查种植土壤的酸碱性。夏季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定期对土壤进行消毒,一旦发现染病的苗木要及时清除,并处理土壤[5]。

2.1.2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以孢子的形式越冬,会藏于树叶或者树梢中。温度上升后开始为害,主要为害叶片部位。染病后,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点,之后不断扩大,进而使整个叶片掉落,影响苗木的光合作用,使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导致整株枯死。该病害的发生时间为每年5—10 月,喜欢湿润、高温的环境,夏季多雨、温度高的环境最容易发病,也是发病最为严重的阶段。

防治炭疽病时,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土壤肥力较强的地块,土壤肥力不足会提高该病害的发生率,所以需对土壤肥力不佳的地块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同时,要选择日照条件较好的地块,确保阳光可以直射到种植区。此外,要降低种植密度,不能过于紧密,需保证通风性良好。需及时处理染病的苗木,剪掉并焚烧掩埋出现病害的叶片、枝条等。苗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炭疽福美、百菌清等进行防治,每间隔7 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3 次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6]。

2.1.3 藻斑病

藻斑病会通过风雨传播,染病初期叶面上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尖头椭圆小点,垂直交叉排列,中期排列形状会不断扩大分散,颜色逐渐加深,呈现凸起状,后期凸起会逐渐变平,颜色更深。该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土壤肥力不够,地块条件不佳,如日照不足、通风不畅、密度过大等,多发生在雨季。

防治藻斑病时,前期种植人员可使用可杀得、多菌灵等防治,后期可使用石硫合剂防治。在病害较为严重的地方要在秋末撒施多菌灵,避免该病害大面积传播与蔓延。

2.2 虫害防治

2.2.1 丽绵蚜

丽绵蚜对植株影响的持续性较强,会在多个时间段出现。丽绵蚜为聚集性虫害,群体集中吸食植株内的养分,多存在于树皮的裂缝中,对有裂缝和表面不光滑的楠木进行为害。该虫害会导致树木的表皮受损,使得表皮变干裂开,长期为害会导致树木整体枯死。冬初时期该虫害会大量繁殖,对植株造成严重为害,种植人员需加以重视。

防治丽绵蚜时,种植人员可在夏季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的时期开展防治工作,可以用清水清除包裹住蚜虫的棉絮,使用氧乐果、敌杀死等药物进行防治,也可将树皮切开涂抹乐果药液等,之后用薄膜包裹[7]。

2.2.2 疱瘤横沟象

疱瘤横沟象主要以蛹的方式在植株根茎部的土壤下越冬,第二年开春后蛹会变成幼虫,之后破土而出。该虫害在3 月产卵,主要啃食植株的主根和侧根,较为成熟的幼虫会在土壤下啃食植株,并在啃食部位寄生。幼虫变为成虫后会啃食树根上部,将树叶啃食完,使树木光秃,进而枯死。

疱瘤横沟象的虫卵不会对植株产生影响,待羽化成虫后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在成虫前的卵期进行防治。种植人员可在这一时期挖掘植株根部周围,将石灰浆抹在植株根部后覆盖土壤,减少虫卵出现。5 月前后需对表皮出现破损的植株涂抹敌敌畏并盖土,杀死寄生在破损位置的害虫。7 月前后可使用杀灭菊酯、乐斯本等防治。

2.2.3 大蟋蟀

大蟋蟀多出现在3 月,春末夏初较为常见,该虫害一般在夜晚活动,白天会藏在疏松的土壤中啃咬植株的根茎部位,并带走幼苗,导致缺苗严重,进而降低种植质量。

因大蟋蟀是夜间活动,在防治方面较为困难,很难对其开展精准的防治工作。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毒饵防治,有效解决夜晚看不见等问题,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具体开展中,可以将粮食或大蟋蟀所食的食物炒香,之后与敌百虫混合制成毒饵,将毒饵放在大蟋蟀的洞口进行诱杀。此外,灌溉条件好的地块可以使用水灌溉的方式灭杀大蟋蟀。

2.2.4 天牛

天牛多发生在夏季,成虫会在根茎部位产卵,等卵化为幼虫后进入植株内部吸食汁液,使树枝缺少养分与水分,变干变脆,容易折断,逐渐枯死。

防治天牛时,需及时清除受害植株,并带出苗圃统一烧毁。如果树干中出现新的木屑,说明天牛正在对其进行啃食,可以将敌百花丛滴入新啃食的空洞中,之后使用湿泥浆将洞口封住,防止虫害跑出,灭杀洞内的幼虫。同时,可在该虫害多发的时间利用天敌防治,例如释放管氏肿腿蜂,这种防治方法最为健康、安全。在该虫害的成虫产卵阶段,可以在出现虫卵的地方喷洒绿色威雷胶囊剂,这种防治方法最为直接高效,并且药效时间较长,可以长时间保护植株[8]。

2.2.5 灰毛金花虫

灰毛金花虫主要啃食嫩叶、嫩梢等,导致嫩叶脱落、嫩梢枯萎。该害虫多聚集于被害植株上,大约几十头。成虫虫体为黑色,有白毛,长度为5 mm 左右,有3 条隆脊。发生时间多在春末夏初时间,每年4 月是其盛发期,种植人员可以使用621 烟剂熏杀防治[9]。

2.2.6 蛀梢象鼻虫

蛀梢象鼻虫是楠木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虫害,主要为害嫩梢,导致嫩梢枯死。该虫害的成虫为圆柱形,黑色,前胸背板上有凸起,前足上有刺。幼虫为白色,头部黄褐色。蛹浅为褐色,腹部有小刺排列。蛀梢象鼻虫是一年一代虫害,会在春初抽梢时在嫩梢上排卵,卵化为成虫后啃食嫩梢,形成较长的啃食道。春末幼虫变为成虫后会蛀食嫩梢的根部,之后在新梢中产卵,夏初成虫会羽化,次年3 月死亡[10]。

防治蛀梢象鼻虫时,种植人员可在虫害成虫时和盛发期使用621 烟剂熏杀,也可使用乐果乳剂进行喷洒防治,避免植株受到严重为害[11-12]。

3 结束语

楠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种植人员需了解楠木生长需求和管理要求,在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苗圃选择、种子选择、土壤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衔接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及时处理出现问题的植株,在掌握病虫害特点的前提下防治病虫害,通过物理和药物等多种措施避免病虫害传播与蔓延,在易出现病虫害的时间段加强林间巡逻,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促进楠木更好地生长,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楠木虫害成虫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茶盘洲的楠木王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金丝楠木不神奇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