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健康的人一样生病

2022-03-15 08:45李松蔚
祝您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病痛生病痛苦

李松蔚

有两种对生病的看法:一种认为,生病就是不健康;另一种认为,生病是健康的一部分。

两种看法都不错。不过,我更喜欢后者。

后者是更高维度的健康定义。并非只有没病一种状态才是健康,人的状态在波动,只要波动的范围不太大,都可以看作健康的动态过程。生病就是波动的一极,一个人多数时间活蹦乱跳,偶尔有些头疼脑热,就不健康吗?也很健康。

做完手术,医生告诉我们,麻药劲儿过了会很痛。这份疼痛无可避免,医生也只能说:“正常的,熬过这一阵就好了。”好吧,那就慢慢地熬。这句话不是止痛片,但它有莫大的安慰作用。我们怕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孤立、自我怀疑、不被理解。“痛是正常的”,有了这样一个确认,那么就算痛一点也还好。不就是痛嘛,我们安心了,有底气承接生理上的刺激,也许还能考虑一边痛着一边做点什么。一声“正常的”,不啻于一份珍贵的礼物。

生活中我们不是医生,没法开药,但同样的观念我们可以赠予那些面对疾痛的人,就已经有很大的助益。治病是一回事,不妨交给医生去做,我们至少可以在观念上先把病人当成健康的人,我们说:“正常的,你只不过是病了。”

久病不愈也可以是健康的,这听上去有点反逻辑,但关键还是我们认为健康意味着什么。如果说病痛最大的影响是破坏一个人的生活,让病人无法工作,难以愉悦,看不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失去跟家人和朋友的正常关系,那么反过来说,一个生病的人只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常态,按自己的意愿工作和生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重新感受到愉悦和价值,那么他跟健康的人的唯一差别,就只是他相信自己还不够健康。

既然差别只在于观念,当然就可以改变观念。病就病了吧,等到明天再看看。

健康的人不光有可能生病,同时也有可能让自己好起来。这是生命可贵的地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拘泥于一天一时的表现。学会从长远看,看出某种超越了时间的稳定性:糟糕的事总是来来去去,一会儿身体不舒服了,心情不好了,伴侣之间吵架了,业绩下滑了,压力一大又睡不着了……有时觉得“生活再也不会好了”,然后第二天振作一点,又觉得还能再坚持下。

所有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正常人生,所以不用太害怕。生命最重要的事實就在于,无论经历怎样的痛苦,我们都活着,大概率明天也会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有很多可能,这是病痛所不能抹杀的。活着的人都是健康的。

猜你喜欢
病痛生病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体味病痛
谁痛苦,谁改变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生病”的一天
分担痛苦
生病的快乐
生病真难受
产后病痛重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