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烟雨西递

2022-03-15 21:48孙丽丽
祝您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西递白墙牌坊

孙丽丽

“白云深处仙境,桃花源里人家”, 西递古村一直有着“桃花源故里”的美称。

我们到达西递古村时,天空正飘着丝丝细雨,这里的青山绿水、院落村居、幽长小巷……都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古村西递,镶嵌在群山环绕之间,秀水怀抱。“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木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清代诗人曹文埴用一首《咏西递》,告诉人们这里便是这桃花源里最美的村庄。

西递古村始建于北宋年间。偌大的古村形如航船,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像一间间船舱;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子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而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的村子,恰似宁静的港湾。

西递的白墙灰瓦、小桥流水、青石小巷,都有着浓浓的江南味道,有着徽派建筑的古风古韵。走进西递,一座峥嵘巍峨、结构精巧,高十多米的楼阁式青石牌坊映入眼帘。这是西递十三座牌坊中仅存的一座,细雨之下古老的牌坊,尽显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漫步西递,精致的石雕、砖雕、木刻在门楼、窗楣、照壁和八字墙都随处可见,或仙鹤独立,或百鸟朝凤,或鱼跃龙门,或十子嬉春。精雕细琢,栩栩如生,不由让人驻足,细细品味。细品西递,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作“天花板”。走进老宅,抬头看去,仿佛看到工匠们仰卧在吊床上,一笔一画地精心描绘着绚丽的图案,虽历经百年岁月侵蚀,却依然清晰如故、栩栩如生。

“幾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西递人将耕种、经商、读书、积善作为家训传递下来,形成了西递淳朴的民风。西递古村官品最高的是清代二品官员胡尚赠,他的故居“膺福堂”也是西递的特色古居之一,在雨天暗淡的光线里,这座屋子显得古老又破败,但仍难掩其贵族之气。“宝题斜翡翠,天井倒芙蓉。”老宅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所以每一处都有天井。古人们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极大的智慧和远见。开天窗,便是解决采光、通风的最简单的方式。一抬头,便望见一片天地,蓝天白云,别出心裁。雨点忽大忽小地飘着,落入老宅的天井里、花园里,或养着锦鲤的池塘里,如点点金光洒入凡间。依在美人靠前观天井落雨,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温婉安静地享受着丝丝雨落。

西递之名,源于有水向西流,也因此地是古代递送邮件的驿站而得名。传说,西递的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姓为胡,在此隐居繁衍生息,形成了聚居村落。李唐后裔,身份自然不同寻常,作为他们的居住之地,西递的文风底蕴才得以如此深厚。

有人说,西递古村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旧梦,班驳的马头墙高高耸立,它似乎在对过往行人诉说着悠远的往事。坐在西递白墙青瓦的楼阁里,听一曲悠扬的江南小调,品一杯清香的菊花茶,时光仿佛在此驻足……

(编辑    姚宇澄)

3134500338296

猜你喜欢
西递白墙牌坊
哪儿错了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西递雨中
卓阳“白墙”
西递印象
擦脚印
白墙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西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