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考试题中看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2022-03-18 07:59顾志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命制选项命题

◎顾志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和编写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在一些重要的考试试题中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元素在试题中显现,让我们的语文试题更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命题专家命制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的试题,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对传统文化考点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在学习方法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

一份得到大家认可的试题,不仅承担着测试评价的功能,实现了难度、区分度、有效度等指标的任务,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中,语文学习方法的考察和渗透在一套试题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考察传统文化的知识时。例如一地区的期末试题是这样命制的:

分门别类学诗文。下面是一位学生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资料,请在划线处填写有关的古诗文名句,并写上适当的点评。

饮酒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诗句:我醉欲眠卿且去,________________。点评:你我皆随意。

……

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以及重要的期末试题都加大了对名言名句的考察力度。上面的这道试题的命制就是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这一教学情境的平台出发,命题者精心设置的”分门别类学诗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板块,以”古人的雅趣“为专题,对学生进行的古诗文知识掌握程度的全面检测。这道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名言名句的记忆、积累的程度,更考察了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同时,命题专家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在试题命制探究中揭开密码

在语文教学中对新语境下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探究,对这些典故揭开其密码,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更具有其内在的价值。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道语文试题:

我们一起走进科技展厅,大家看到了我国科技进步的实物模型。经过参观,大家认识到这些科技成果的命名很有特点,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

①登月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北斗

选择: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其命题的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科技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更令国人振奋。这道试题的命制专家在“走进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设置这样的“命名探究”板块,引导我们的学生聚焦我国的部分科技成果,从这些科技成果中学生感悟到了祖国科技进步的成就,学生自然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同时更感觉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给科技成果添加了文化气息。

三、在试题的标题中欣赏玩味文化

任何文章或者试题的标题是呈现给读者的一扇窗户,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彰显了文章探究的窗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作者往往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媒体工作者一般会在标题上花费很大的功夫。基于此,在一些重要考试试题的命制中,命题专家往往会精选一些蕴含传统文化气息的标题,引导学生在欣赏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中玩味文化,把文化味和语文味调和成为百香味的一种创举。

我们来分析一下下面这道试题:

小明在翻阅报刊杂志的时候,发现了《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上面的很多新闻标题都具有很大的文化气息。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蕴含文化气息的标题,并说明你之所以选择的原因。

A.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

B.院士专家桐乡行,“望闻问切”助发展

C.叶落归“嘉”——吴云心得桑梓情

D.“网红”知识激动一阵子,“心红”才能幸福一辈子

这道试题明显的是选择了当地的很有文化气息的题目作为标题,要求考生在这四个标题中选出自己认为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标题,并说明这样选择得原因,可以说命题者得这一设计可谓精妙。学生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做出正确的选择。其中D选项是不属于传统文化范围,标题中的“网红”和“心红”都是现代流行语言,是流行文化的范围。

其次还要找出其它三个选项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得“词语”,例如A选项中的“七十二变”“八十一难”,B选项中的“望闻问切”,C选项中的“桑梓”等词语;然后考生再根据传统文化的有关常识做出分析表达,表达分析的理由:A选项借用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B选项的标题借用了古代中医的用语;C选项借用了古代典故“桑梓”。

四、在创意设计中融会贯通

创意需要有创新精神,生活处处有创新。试题的涉及彰显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创意设计”类试题越来越多的出现。而传统文化和创意设计类的试题进行联姻后,会出现怎样的风景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试题:

文化创意,魅力无限。八年级创意小组在展览会上,发现了南京夫子庙“天下文枢”牌坊造型制作的笔架,大家看到之后被设计者的设计佩服的五体投地,设计者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物品的这一构思是一种创新。希望大家举办一期班级文化展览,请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设计介绍出自己的作品,创意设计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

作品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道试题中我们看出,命题者以“班级文化展”为活动情境,要求考生参照试题中给出的例子设计文学作品,这一创意既有新意,又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从试题中命题者给出的例子看出,“牌坊型笔架”的设计是把南京的传统文化元素——夫子庙的“天下文枢”和我们提倡生活中的笔架进行了积极的融合,是一个非常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学生在解答这个试题的时候,是需要参考这个例子的,从南京的传统文化中找寻一些合适的现代元素,然后把这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最后“发明”处对应的物品,再对这一物品进行简单的介绍。要做好这一道试题,学生必须要有本土的传统文化积淀,还要具有开放性思维,大胆的质疑、大胆的创新,不拘一格去设计,才能巧妙设计出新颖的作品,这道试题才能得高分。

五、在众多的资源考证中不断的争鸣论证

学生们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资源可谓不计其数。这些资源中存在一些良莠不齐良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能够对这些资源去伪存真,敢于质疑,要有批判性思维,敢于在辩证中理解,在批判中吸收。请看下题:

在中考总复习阶段,小青在整理庄子这一复习专题的时候,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引起了他的关注(插图略),在插图中的A和B,到底哪个是庄子?哪个是惠子呢?根据你的理解,帮助小青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0字左右)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也是阅读最多的资源。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但要阅读每个单元的学习系统,还要阅读导学系统,甚至教材中的插图,这些资源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道试题的命制专家就地取材,借助教材中的插图为命题材料,引导学生对插图中的人物进行考证,辩证插图中人物哪个是庄子?哪个是惠子?这道试题命制的巧妙之处在于:首先,有效考察了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在解答这道试题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插图,对人物的行为以及表情做出科学的研判。第二考察了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掌握情况。对这篇插图仅仅从图中是研判不出来的,需要考生实现图文的转化,学生必须掌握课文中的内容,并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调动起来,联系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去研判。第三有效考察了学生表达能力。在阐述原因的时候,必须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这无疑又考察检验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还要把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内涵植入日常的考察考试中,让考试这一指挥棒引领我们的教学,让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更加理性、科学。

猜你喜欢
命制选项命题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