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2022-03-22 11:45林浴坤黄漫为林丹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5期
关键词:例数头痛血流

林浴坤,黄漫为,林丹华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351100)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是原发性头痛主要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头部的紧箍性、胀痛性或压迫性头痛[1-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TTH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4]。TTH 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特效药,临床上用药治疗具有局限性,且药物对胃肠伤害较大。基于此,本文探讨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62例TTH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9 例;年龄31~58岁,平均(45.48±7.62)岁;病程2~10 年,平均(4.40±0.18)年。观察组男11 例,女20 例;年龄30~57岁,平均(44.87±8.35)岁;病程1.5~10 年,平均(4.30±0.2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审批号为莆医附伦[201815]。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13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委员会发布的《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中关于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5]。①头痛持续至少30 min。②双侧头痛,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感(非搏动样);轻或中度头痛;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下楼梯)不会加重头痛。③无恶心和呕吐;畏声或畏光。符合①②③症状,至少发作10次;1 d≤平均每月发作<15 d,至少3个月以上;12 d≤每年发作<180 d。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前1周未服用药物治疗;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颅脑病变而致头痛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及有禁忌证者;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盐酸乙哌立松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75,50 mg/片]口服治疗,每次1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陶砭砭术治疗。向患者介绍陶砭砭术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原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室内光线充足,宽敞明亮,关闭病室门窗,避免对流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具体操作如下:用陶砭梳理足太阳膀胱经,从目内眦开始,循行至头顶、枕部,后沿至脊柱两侧,到小腿后侧至外踝;每次梳理16 min,每周3次。用陶砭梳理足太阴脾经,从足大趾内侧开始,循行至小腿内侧中间到膝部内侧前缘;每次梳理7 min,每周3次。用陶砭梳理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外侧开始,循行至足背、内踝前,沿至大腿内侧;每次梳理7 min,每周3次。持续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头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并计算头痛发作频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头痛程度,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②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侧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③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发作性头痛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不发病;显效: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高于对照组的67.7%(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紧张型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痛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s、V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Vd、Vm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痛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表3 两组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痛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注:1.Vs,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紧张型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其具有病程长、易发作的特点,常困扰患者,更有甚者影响患者精神及心理健康[6]。目前,TT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对症治疗以镇静镇痛药、肌肉松弛药、抗血管痉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焦虑药物等为主,效果欠佳[7]。紧张型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中医认为,头痛是由感受外邪或内伤因素壅阻经络,致使气血经络失养,清窍不利,不通则痛。《灵枢·经筋》言:“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及转筋。”表明经筋紧张、舒张不利可致疼痛。

盐酸乙哌立松主要局限于止痛、松弛肌肉,长期使用对胃肠道功能造成紊乱[8]。陶砭砭术是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及全息医学理论,通过使用砭具-陶砭在体表相应部位梳理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9]。陶砭砭术作为一种纯物理疗法,其施行工具可以代替手指,弥补手法力度上的不足,用陶砭梳理足太阳膀胱经可以降低患者项背部经筋张力,改善局部血运循环,缓解颈部及头部肌肉紧张和疼痛[10]。现代研究表明,枕下肌群中含有大量张力感受器,当长期低头时背部枕下肌群呈紧张状态,进而压迫枕下周围组织、神经及血管,导致头痛[11]。紧张型头痛有筋肉失和表现,故本研究采用陶砭砭术治疗,在梳理膀胱经头、枕、项、腿部经络基础上结合梳理肝、脾经,达到治疗TTH的目的。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Vd、Vm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陶砭砭术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可降低局部肌肉紧张,加快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缓解头痛。

综上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例数头痛血流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