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王荷花清热液治疗小儿感冒(表里俱热证)的临床观察※

2022-03-22 11:45李亚群王爱珍竺永昌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5期
关键词:表里证候例数

李亚群,王爱珍,竺永昌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225300)

小儿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表现[1]。泰州市中医院儿科继承发扬泰州名医王继安学术思想,创制小儿王荷花清热液,用其治疗小儿感冒表里俱热证,收效良好。现对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泰州中医院收治的感冒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3岁者38例,平均病程(1.34±0.37)d;4~7岁者17例,平均病程(1.27±0.31)d;8~12岁者5例,平均病程(1.28±0.47)d;病程1.2~47.8 h。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3岁者34例,平均病程(1.24±0.33)d;4~7 岁者19 例,平均病程(1.52±0.29)d;8~12岁者7例,平均病程(1.45±0.35)d;病程1.0~47.5 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2]和《赫尔辛基宣言》[3]的相关伦理要求。

1.2 西医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学》制定的诊断标准[4]。①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②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或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③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者外周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

(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及《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关内容制定[6]。表里俱热证:主症见发热,大便干;次症见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咳痰,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脉指纹: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指纹浮紫(指纹观察只针对3 岁以下患儿)。主症必备+次症3项,参考舌脉、指纹,即可明确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12岁;病程≤48 h,入组前24 h最高腋下体温≤39 ℃;患者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监护人与受试儿童(≥10岁)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白细胞总数(WBC)>1.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1.0×109/L或CRP>1.5 mg/L,考虑为细菌感染的患儿;有癫痫或热性惊厥病史患儿;重度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或合并其他心血管、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儿;已知对中药药物或其组成成分过敏者;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嘱患儿家长不要擅自用药,鼓励患儿多饮水,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监护人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

2.1 治疗组 给予小儿王荷花清热液口服治疗。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生石膏30 g(先煎),薄荷10 g(后下),牛蒡子10 g,蝉蜕6 g,甘草片6 g。上述中药由泰州市中医院制剂室煎制。每剂约150 m L,1~3 岁每次服用15 m L,每日3 次;4~7 岁每次20 m L,每日3次;8~12岁每次30 m L,每日3次。治疗3 d。

2.2 对照组 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54,2 g/袋)。每日3次,1~3岁患儿每次2~3 g;4~6岁患儿每次3~4 g;7~9 岁患儿每次4~5 g;10~12岁每次6 g。治疗3 d。

2.3 备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体温≥38.5 ℃)口服,用量杯量取,1~3 岁儿童(体质量12~15 kg)每次3 m L;4~6 岁儿童(体质量16~21 kg)每次5 m L;7~9 岁儿童(体质量22~27 kg)每次8 m L;10~12岁儿童(体质量28~32 kg)每次10 m L。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 h重复用药1次,24 h不超过4 次。高热退,则停用。

用药3 d后,24 h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者可随时停药,按完成病例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24 h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人数。观察两组患儿完全退热时间,统计首次服药后体温(腋温)<37.3℃且24 h内无反复发热的人数。②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参照《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7]、《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6]制定。主症发热根据体温≤37.2℃、37.3~37.9 ℃、38.0~38.5 ℃、>38.5 ℃分别计为0、2、4、6分;主症大便干根据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2、4、6分;次症鼻塞、流浊涕、咳嗽、咳痰、喷嚏、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根据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舌质、舌苔、脉象/指纹分为正常、异常符合辨证、异常不符合辨证,不计分。③安全性指标。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临床不良事件/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1)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服药24~48 h体温恢复正常(腋温低于37.3 ℃,不再回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症状总积分减少≥90%;显效:服药24~48 h 体温恢复正常,70%≤症状总积分减少<90%;有效:服药48~72 h体温恢复正常,30%≤症状总积分减少<7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症状总积分减少<30%[5]。症状包括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喷嚏、头痛、咽痛,根据无、有分别计为0、1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临床治愈:证候总积分减少≥95%;显效:70%≤证候总积分减少<95%;有效:30%≤证候总积分减少<70%;无效:证候总积分减少<30%[5]。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非劣效性检验,取单侧α=0.05,β=0.2,δ=0.15。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疾病疗效比较 治疗组愈显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愈显率为73.3%,总有效率为88.3%。两组疾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P>0.05),两组患儿非劣效性试验在单侧α=0.05、β=0.2、δ=0.15条件下,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不低于对照组(u=5.1,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感冒表里俱热证患儿疾病疗效比较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感冒表里俱热证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M(Q1,Q3)]

(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愈显率为76.7%,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愈显率为68.4%,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5,P>0.05)。两组患儿非劣效性试验在单侧α=0.05、β=0.2、δ=0.15条件下,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不低于对照组(u=3.96,P=0.000)。见表3。

表3 两组感冒表里俱热证患儿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24 h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人数比较 治疗组24 h 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人数占比为65.0%(39/60),高于对照组的46.7%(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均发生1例不良事件,治疗组1例为合并细菌感染,对照组1例为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均与研究用药无关,故不视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小儿感冒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致病原因多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目前,西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缺乏特效药,通常采用对症处理[8]。《颅囟经·脉法》首先提出:“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认为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感邪之后易于化热。目前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不少家长溺爱小儿,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小儿嗜食肥甘厚味,少食或不食蔬菜,酿生脾胃湿热,还有一部分儿童沉溺于手机游戏,一旦所欲不遂,肝气郁结化火,这部分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六淫外邪易致表热加重里热,出现表里俱热证,单纯使用银翘散往往收效不佳。

王继安老中医曾任泰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在泰州里下河地区有“小儿王”之称。王老生活在战乱年代,师从丁伯庵学习内、儿、妇科疾病的诊治,跟随儒医潘味清学习温热病的辨证施治,那个年代儿童致残率、死亡率高,儿童死于传染病的尤其多,治小儿疾病的医生较少,王老对于小儿的夭折痛心,遂专攻儿科方向,尤擅治疗小儿温热病。银翘散是历代医家治疗风热感冒的主方,源自《温病条辨》,主治“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王老针对小儿感冒表里俱热证创制方剂小儿王荷花清热液。小儿王荷花清热液方药组成脱胎于银翘散,又不同于银翘散。方中金银花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功,又有芳香辟秽解毒之效;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无毒,其用有二:制火邪,清肺气,除胃热,夺甘食。金银花、生石膏共为君药,解表里之热。连翘味苦平,性微寒,无毒,其用有二:泄诸经之客热,散诸肿之疮疡,为臣药;薄荷、牛蒡子、蝉蜕增强疏散风热、清热咽喉之力,为佐药;甘草味甘平,无毒,协诸药而无争,起调和诸药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表里双解之功。金银花主要代表性成分绿原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清热的作用。本院学者柳冬梅等[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王荷花清热液中绿原酸含量为95~103μg/m L,该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重复性好,可用于进一步作为小儿王荷花清热液质控标准的新方法,也提示该方的生物活性可能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且治疗组不低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示小儿王荷花清热液治疗小儿感冒表里俱热证有较好的疗效,其疾病疗效与证候疗效均不劣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4 h体温恢复正常人数明显多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下一步拟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并预测小儿王荷花清热液的治疗靶点,以利于该药的基础与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表里证候例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制度框架: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维度
曹永华
浅探《金匮要略》中湿病的治法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