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管理方法优化

2022-04-07 13:10张倩倩
河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纸质部门数字化

张倩倩

(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纸质档案的保存方式让查询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容易产生错误。纸质档案的反复翻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档案寿命,在查阅档案过程中,容易产生档案丢失等现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带来新的优化方向,利用最先进的技术,科学有效地完善档案管理方式,既能够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也打破档案利用的地域限制,更有利于档案盘活。

一、数字化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查档方式

传统纸质档案查档需要先进库查阅相关档案,然后复印,再归位,查档效率低。与日俱增的查档需求,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传统纸质档案的查档方式基本是被动型查档,档案的规律及整体情况无法很好地呈现,无法给单位的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不利于单位的长远规划。

(二)有利于应对风险

传统纸质档案受保存设备影响,要求较高。若单位存在管理不善或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纸质档案的管理可能会存在火灾等风险,有损坏的可能。档案数字化工作,有利于档案的电子备份,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有据可查,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传统纸质档案的查阅,对档案反复翻阅,受汗渍等影响,会造成档案的纸质变质或脆弱[1]。

(三)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

传统纸质档案一旦数字化,就可以归纳到一个服务器或一个存储设备。数字化的档案可以挂接到系统中,任何有账号的员工,均可下载使用,给单位其他部门兼职档案员开通账号,方便其查看下载,减少跑路频率,优化工作方式。档案馆之间,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性地进行部分档案的互通共享,不受地域限制,实现各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和资源整合,对国家层面的规划打下基础。

(四)有利于推行远程查档

传统查档方式需要查阅人员带上有效证件及相关手续,到馆查档。受地域限制,极大地增加了查档人员的办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再加上电子签章等手段,就可以尝试远程查档。借助计算机系统平台,查阅人员在异地只需远程上传查档信息,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自行打印查档内容。

(五)有利于优化单位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单位改变现有管理方式,逐渐改变为无纸化办公,管理方式逐渐智能化。档案数字化可简化查档方式,降低查档成本。大数据的发展需要依托数字化信息,档案作为信息载体,可反映各部门的运行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为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寻找规律做好规划。数字化工作可加深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为各部门系统对接整合打下基础。

二、现有数字化工作的问题

(一)制度、机制不健全

现有档案数字化工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大部分依靠同行经验积累或靠领导行政指令。各个地区各成一套,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数字化工作具有随意性,经常因为领导更换而出现工作的断层[2]。由于没有机制限制,各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数字化程度低。数字化的相关要求没有规范参考,如清晰度、扫描图片大小、存储格式等,均没有一个确切的参考文件,只能根据同行业经验进行。

(二)设施设备投入不够

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还停留在保证档案安全、做好库房管理的阶段,还是被动型档案查阅方式,没有将档案用活。相关资金支持不够,档案数字化需要大型服务器支持,及相关配套设施,相关设施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的流畅度,若对设施优化程度不够,投入产出比低,不仅是一种浪费,更降低了数字化工作效率。部分工作人员不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未引入设施设备屏蔽黑客、病毒等攻击,造成大量数据信息泄露,严重危害单位形象。

(三)数字化流程不完善

数字化工作量繁重,大多数单位很难自行完成相应工作,多数依赖于外包公司完成。市场上的公司五花八门,选择难度大。选择的方式多为咨询同类单位数字化合作公司,了解口碑好、信誉好的大公司进行合作,由于受招投标要求限制和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可能会招到一些实际操作差或者不太负责任的公司。部分单位甚至出现将档案带出馆,移交给数字化公司独立完成的现象。部分单位存在对数字化公司的把控不够的问题,摄像头安装不到位,采用彻底放手的方式,同时,制定的相关制约措施不够,存在数字化工程中档案信息泄露的现象。数字化监督工作不够严谨,档案工作人员不够重视。部分单位划分收集及利用组,在档案交接过程中,未制定详细的移交清单,各组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在交接过程中档案缺失。

(四)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

档案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档案业务学习背景,多为非科班出身,部门员工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层次高,创新意识不够强,档案工作大多沿用固有管理方式,对新模式、新技术抱有怀疑或惧怕尝试的态度。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数字化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计算机人才的引进欠缺,档案业务人员中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较少,计算机业务知识不够,普遍采用的查阅方式还是最原始的手动查阅、复印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档案查阅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对原始纸质档案的损坏风险。

(五)电子文件归档率低

由于单位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性问题解决困难等,电子签章的有效性、可识别性问题无法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联动性差,相互之间的系统具有无法融合等特点,致使电子文件的归档效率大大降低。规定方式还是停留在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打印盖章后,移交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再将纸质档案重新数字化,无异于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

(六)涉密档案保护力度不够

一旦鉴定有密级的档案,对使用的人有相关限制,一般仅密封单位或个人才可拆封查阅。如果出现密级档案与非密级档案混乱存放的情况,无法鉴定时,按照密级档案对待,低密的档案与高密档案混乱时,按照高密级的情况对待[3]。根据《保密法》的要求,对相应密级的档案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否则一旦出现涉密档案的泄露,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涉密档案一旦数字化后,由于数据与一般档案混合,也可能会影响相关档案的使用,造成非涉密档案涉密化。

(七)缺乏长远规划

档案部门作为偏远部门,大多不受单位重视,相应的资金拨付也较少。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档案数字化进程,智慧档案馆更是遥遥无期。部分领导对档案使用频率统计不全,缺乏长远考虑,对数字化的内容随意挑选,导致查阅率高的档案数字化进程慢,未能很好地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部分单位将档案数字化简单等同于档案扫描,未做详细调研工作,随意引入数字化外包公司,严重影响数字化质量。

三、档案数字化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重视,增加投入

推行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首先,从领导层面应予以重视,划拨相应资金开展相关建设。配备相应的硬件及软件设施设备。引入容量强大的档案系统平台,在数字化挂接量大的情况下,不影响系统速度。其次,调研同行业数字化情况,了解相应的设定参数,调查口碑好的数字化外包公司。最后,重视人才的力量,引进计算机高素质人才,最好为档案、计算机都了解的复合型人才,制定相应激励机制,避免人才的流失。

(二)做好顶层设计

档案数字化工作为长久性、持续性工作,分为新增档案及存量档案数字化。档案利用频率不一,数字化迫切程度也不一样。领导阶层应在开展数字化工作之前,做好调研,组织力量对库存档案重要程度、利用频率、破损程度等进行统计,制作一览表。对较为重要、利用率高、破损严重的档案,首先进行数字化。针对存量档案,检查历史著录情况,如不完整的需在数字化过程明确著录要求。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关单位要有针对性地改善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解决老龄化现象,领导阶层加以重视,增加薪酬待遇,着力引进档案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对有经验的人员优先录取。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计算机能力,了解新的技术,熟悉信息技术方法。组建信息技术团队,重点攻克数字化难题,做好整体统筹和规划。推行激励措施,扩大员工发展空间,提高创新意识。

(四)做好监督工作

现有的数字化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馆内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数字化工作,一种为数字化外包。多数单位因为工作人员人数有限采用外包方式,外包公司的质量决定了数字化工作的好坏。因此,做好前期调研,有针对性对投标公司情况进行了解,做好公司确定的把控尤为重要。在数字化过程中,应配备监控,做好网络限制,配置储存柜。制定严格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配套相关制度,认真做好与数字化公司的交接,清点到件,避免档案丢失。同时,组织力量做好档案数字化质量的初审及复核等工作,把控好数字化质量,尤其针对扫描模糊、漏页等情况,要求重新返工,若存在错误率较高的情况,应整体返工。

(五)做好数字化档案保密工作

网络具有互通性和开放性,因此,电子化档案极易出现泄露或修改的隐患。档案馆负责数字化工作的人员,需要熟读《保密法》,将档案保密意识固化,融入日常数字化工作中。利用防火墙技术,防范黑客,避免出现大面积档案泄露事件[4]。与数字化公司完善保密协议,要求其做好人员培训,强化保密意识,不得将档案内容发网或者带出馆内,不得与他人谈论档案内容。针对涉密档案,档案馆领导应予以重视,提前筛查单独存放,避免数字化信息泄露。

(六)做好数字化档案备份工作

档案数字化后,借助硬盘等现代化工具存储,随着时代发展,相关的读取设备更新换代,很可能出现无法读取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更换存储设备。电子存储设备具有小巧、可移动等特点,若保存不当,可能出现丢失风险。为避免相关数据的丢失,应当做好数字化档案的备份工作,同时,存储设备应当设置密码等保护措施,避免因为存储设备的丢失,而出现档案泄露事件。备份工作也需考虑异地备份情况,做好档案馆之间的联动,协调好各方关系,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七)实施双套制管理

电子档案具有方便利用、共享等特点,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不可代替性,纸质档案也有其优势。纸质档案具有其不可替代性,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套制管理非常必要[5]。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可能让曾经的数字化档案无法读取,纸质档案就能发挥其作用。档案数字化,包括数字化审核,都是由人工完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纰漏,出现漏扫、不清晰、挂接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只能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为避免出现档案证明有误的情况,有必要重新翻阅原始纸质档案,再次核实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并及时修改出错的电子档案。

(八)重视档案信息迁移工作

由于受存储设备容量限制、工作地点变更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档案信息迁移。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子档案的准确性,也连带影响今后的档案查阅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6]。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重视,提前做好迁移方案的讨论和确定,迁移过程中随时监控和解决问题,不采用彻底放空的方式,确保数据原封不动迁移,无错漏。其次数据迁移时间选在夜晚或放假期间,避免影响系统的日常录入和查阅工作,并提前公布迁移时间,有利于相关工作的安排。

(九)做好权限设置,促进资源共享

档案作为文字资源,可作为工作查考和规划的参考材料,大多数部门工作需要以前的资料作为参考,传统查阅方式为被动型,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应对各部门的查档需求,在此过程中可能因为传递信息衰减等,对查档需求有所误解,查阅结果不够完善。档案数字化后,可用活档案,减少工作人员查阅成本,提高效率,对于权限做好限制,各部门设置兼职档案员,配置相应门类查阅下载权限。针对保密档案,做好权限把控,仅归档部门才可查阅。

(十)做好各部门系统对接

单位内部各部门均有其管理系统,各为一块孤岛,相互之间联系较少。部门之间不了情况,不利于工作的联动开展,还可能存在不同系统数据重复储存的现象。若打通各系统的之间的连接通道,可有利于其他部门系统数据直接导入档案系统,再引入电子签章作为辅助,可以实现电子档案的直接归档,从而减少档案数字化的成本。

猜你喜欢
纸质部门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