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戏曲进校园”的点滴思考

2022-04-19 10:29钱新芳
剧影月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锡剧进校园戏曲

■钱新芳

锡剧是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文化之一,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没有摆脱与其他传统艺术类似的命运,那就是被各类新兴文化排挤甚至难以为继。今天,为了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国家和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这项优秀的戏曲文化进行传承发扬。陆续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号),提出“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江苏贯彻落实了“戏曲进校园”这一举措,我们锡剧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锡剧艺术的表演形式、艺术风格都与本土的风俗人情有着密切联系,对当地的精神风貌有着很好的体现。所以锡剧艺术的地域色彩非常浓厚,凝结了我们江苏地区的风土人情。早先,其传承主要依靠民间艺人在生活中的推广。然而,进入新时代后,各类新兴文化不断出现,能够真正欣赏锡剧的年轻人不断减少,而且锡剧中的地方方言使得一些外乡人对锡剧产生了距离,这也使得锡剧的生存空间有了一定的压缩。为了对优秀传统戏曲进行很好的传承,政府部门及时推出了“戏曲进校园”这一举措,从而让锡剧这门艺术得以科学的传承和发展,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是锡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欣喜看到,“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锡剧的艺术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在学习锡剧的过程中思想情操得到了熏陶,锡剧艺术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戏曲文化的教育试点越来越多,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可以说,“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戏曲进校园为广大学生感受艺术魅力、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他们可以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中,欣赏到戏曲的形体美、聆听到戏曲的音律美、感受到戏曲的语言美,潜移默化中充实了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戏曲进校园的有效开展,促进了专业戏曲工作者的时代步伐、创新创作思维,调动适应新形势、创作出更加符合学生审美习惯、方便学生学习的优秀戏曲作品,有利于地方戏曲高质量发展。戏曲进校园的传播引领,更是在寓教于乐中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未来的欣赏群体和传承力量,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锡剧学习对于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开拓学生眼界、加深学生的家乡荣誉感有着重要作用。就拿我们张家港为例,从2006年开始我市以梁丰小学为首的10多个中小学开设了小锡剧班,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弘扬锡剧文化,培养锡剧传承人的理想火种。继而,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都能联合邀请锡剧表演艺术家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解锡剧、表演锡剧,让学生们了解锡剧。同时在学校新建相应的剧社和兴趣团组,并配备专门的教职人员,适时举办票友大赛,采用多种方式传承发扬锡剧,培养学生的锡剧兴趣,成效喜人,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戏曲进校园的覆盖面还需扩大,“争取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 场优秀戏曲演出”的目标任务还未全覆盖,戏曲进校园的教学设施还未保障完备,戏曲进校园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还需更加完善,点和面的关系还可更加深入。也就是说,锡剧兴趣班与普通学生的锡剧学习的融合度还需加强研究,否则将会流于形式、效果短暂,没有可持续性。专业的师资队伍亟待培养和锻炼,我市戏曲进校园师资基本全为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的专业演员,剧团在完成自身创作、排练、演出任务时,尤感人手短缺紧张,师资力量一时间成为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重大阻力,所以,学校老师的锡剧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专业老师与学校老师的高度融合才是最佳的。

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目数以千计,一个剧目就在讲述一段历史,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坚实的文化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可加大投入“戏曲进校园”的专项经费,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教育部门可否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纳入到每个班级和学校包括剧团的考核条例中,确保活动的多样性与常态化。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戏曲进校园师资队伍,定期创排适合学生的优秀戏曲剧目,完善戏曲进校园的教学剧目库。并邀请地方的戏曲名家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讲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先把学生吸引过来,安下心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在意料之中,不可遏制地爱上戏曲,使学生爱听、爱看、爱演,并参与其中。提高全社会对戏曲进校园的普遍认知,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其中,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群观众资源,在普及戏曲的同时,培养更多的观众来关注地方戏曲文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参与,采用多种途径来丰富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专注起来,在戏曲欣赏过程中、戏曲课程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戏曲了,进入角色了,一进去就出不来,乃至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持久战,需要部门间相互配合、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学生只有主动参与、真心热爱、积极表达,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为他们内心的东西,才能感染人,才能扩大社会辐射面,才会看到应有的效果。锡剧只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花朵虽小,但也芳香四溢,她的美育作用和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推进作用必将逐渐显现出来。所以,锡剧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脚踏实地不断努力来做好这件事情,这样,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戏曲”的弘扬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并在“戏曲进校园”的传承工作中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锡剧进校园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锡剧的江南文化特色探析
戏曲从哪里来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锡剧在文创产品中的运用研究
我想
谈锡剧校本课程的儿童化改造
经典彩调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