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模式

2022-05-30 04:16张修玉
环境 2022年7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张修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深邃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的整体系统观、“最严格制度与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唯物实践观与“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共赢观。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不但对指导“两山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领会“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是领会“两山理论”的“新时代观”。从时代进步的格局看,“两山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两山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历史唯物论全面深入剖析人类发展历史的基本规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破解新难题的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以理论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环境短板的重大思想。

二是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系统观”。“两山理论”是一个实践体系,包括坚持统一布局,构建科学优化合理的生态空间体系;坚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维护清洁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坚持规划先行,建设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人居体系;坚持以文化人,培育和谐文明多元的生态文化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健全高效民主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六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

三是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矛盾观”。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矛盾的,而是对立统一的。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两山理论”揭示了生态环境价值的本来面貌,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四是领会“两山理论”的“新生态观”。人类源自于自然、对抗于自然、驾驭于自然,最终必然融合回归于自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贯穿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全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采猎文明时代使用工具的“操戈抗争”,农耕文明时代定居守业的“守阵抗争”,工业文明前期全面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的“掠夺抗争”,以及工业文明后期尤其快速城市化以来人类不得不在自己建设的家园内与自己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抗的“同城抗争”。显然,“同城抗争”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态环境新秩序,绿水青山才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人与自然生态价值的双重体现。

五是领会“两山理论”的“新发展观”。“两山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资产,“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与物质财富,“两山理论”的本质就是指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两山理论”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绿水青山,又不失金山银山。同时,对具有绿水青山的欠发达地区,则大力发展主要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构成的生态经济体系,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源源不断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二、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广东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自2017年启动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形成了“两山”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工作推进格局。迄今为止,已完成了五批共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表彰命名。梳理总结已开展的“两山”转化路径探索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与模式。笔者认为,必须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持续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保值增值生态资产

河源市东源县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20年完成东源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674.87平方公里,格局占比41.77%,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分类管理,建立了东源县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提升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广东省和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广东省的生态屏障,东源县将生态安全格局确定为:一心(新丰江水库即万绿湖核心)、三区(西部水源保育区、北部生态农业区、东部生态旅游区)、三带[新丰江河岸带、合江(船塘顺天河)河岸带、东江河岸带]、四中心城镇(仙塘镇、灯塔镇、船塘镇、蓝口镇)及多生态节点(万绿湖、东江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新丰江、康禾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区,2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通过制定生态安全格局各要素的生态管控策略与导则,以实现引导生态功能良性、错位、互补发展,保护核心生态资源,将东源打造成广东绿谷先锋和生态高地。

(二)建立“生态银行”,搭建“两山”转化桥梁

汕尾市陆河县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南万镇创新建立“两山银行”。南万“两山银行”由生态资源收储部、绿色金融服务部和生态资源运营中心组成,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渠道。在资源贷业务方面,可以贷单枞茶苗、沉香苗、翅果油树苗以及有机肥等资源产品。在资源储业务方面,可以存荒田、未利用土地、山林、茶园、果园等。“两山银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连线农民百姓与牵线资本市场,“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搭建“两山”转化桥梁,有利于唤醒当地“沉睡”的生态资源,让生态资源变成百姓红利,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支撑体系,实现生态产品溢价

佛山市高明区着力擦亮优质生态农产品金字招牌。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畜禽生态养殖,开发具有高明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成功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歌乐鱼苗”品牌。实施“质量兴农”,建立和完善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推进“菜篮子”基地农产品检测常态化。推行国家农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进驻平台,确保主要农产品例行检测合格率稳定,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成功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两山”长效转化

深圳市大鹏新区首先以生态资产核算为抓手推动“两山”转化机制改革。在全国推出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構建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依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提供标准。编制完成《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为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推动海洋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全国首例任期生态审计制度,确立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货币化生态补偿探索和实践领跑全国,自2007年起大鹏半岛实施货币化生态补偿制度,共发放补助资金20.6亿元,惠及1.6万居民。

其次以EOD模式为核心探索践行“两山”理论的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将EOD模式作为发展主战略,坝光生物谷片区申报国家EOD模式试点,建立区域EOD管理模式,统筹大鹏新区EOD项实施全过程,构建以绿色发展经济体系为目标,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评估手段的发展机制。科学构建EOD模式量化评估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成果运用到开发项目的EOD模式技术评估中。

(五)“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福田区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引金融活水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一是推进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通过引进境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我国气候项目,福田目前第一批入库项目已获得融资,改革成果正式落地。二是构建绿色金融推行机制,通过引导基金支持绿色产业、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创新绿色融资租赁、设置可持续金融支持、设立“香蜜湖绿色金融创新奖”等方法,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科技创新。三是全国首创发布“绿金指数”,指数编制遵循权威标准,通过构建绿色金融评分体系严格筛选金融业务,筛选出50家样本股,并创新性地根据评分结果设置权重,凸显绿色属性,引领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四是积极打造绿色金融全球窗口,探索设立气候友好型国际机构,搭建金融体对话与交流平台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融资促进平台;设立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鼓励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充分协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企业(项目)和金融资源。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抢险当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翠挂金山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