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引领特区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2-05-30 04:16张学凡
环境 2022年7期
关键词:深圳文明体系

张学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长远擘画、统揽全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特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生态优先  行稳致远

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2021年,深圳市经济总量达到3.07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1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万元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8和1/5,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21年PM2.5年均值降至18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空氣质量综合指数连续9年排名全国前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0.5%,西部海域无机氮浓度实现“四连降”;“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4项指标全国领先,“天蓝、地绿、水清”成为深圳新常态。

市民生态福祉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底,深圳累计建成自然保护地27个、公园1238个、绿道284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9.1%,在陆续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个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同时,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大关,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改革先行  守正出新

深圳是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环境容量小市,在经济发展领先一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面对发展困境,深圳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四大创新”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率先突围。

一是理念创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先后出台实施《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等纲领性文件,并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并进行考核检验。

二是思路创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深圳打破常规、创新思路,采用超常规力度奋力攻克“生态顽疾”。用“硬措施”补齐“水短板”,在全国首创“大兵团作战”的治水模式,“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超过1500亿,建成污水管网6460公里,用4年时间就补齐了40年的历史欠账。用“硬标准”打造“深圳蓝”,在全国率先实施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等全国最严地方标准,提前实行机动车国Ⅵ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最早实现公交车、出租车100%纯电动化,以将近20年的严标准、快速度、实举措,奋力铸造“深圳蓝”。用“硬担当”建设“无废城市”。以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探索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样板,搭建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轮”驱动体系,全市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较试点前提升34%,形成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管理的“深圳模式”。

三是方法创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深圳紧抓综合改革试点历史机遇,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力推进8项改革任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已经有7项落地,另1项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以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为例,形成了“1+3”核算制度体系,上线了全球首个GEP自动核算平台,为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量化依据,进一步畅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四是制度创新。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深圳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涵盖6大类56个单位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开展环境损害赔偿公益诉讼,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定责、分责、追责制度链条。同时,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先后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20余部生态环保类法规和60余部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体系完备、制度严密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

先行示范  再当尖兵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实践,积累了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要求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深圳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将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起来,锚定生态环境质量202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35年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先行示范目标,奋勇争先,笃定前行,使深圳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力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一是自觉推动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自觉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考虑生态环保工作,坚持稳中求进,重点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开展惠企撑企改革创新,主动靠前服务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等重大项目落地,深入推进执法正面清单,大力推行环保管家、环保顾问等帮企惠企制度,助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持续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紧密围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一抓手开展改革创新,全面出台深圳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重点在关键领域协同治理、市场机制衔接、绿色低碳技术运用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是前瞻性谋划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重大方针政策,结合深圳濒临港澳、金融产业和高科技发达的优势,谋划第二批综合改革项目,力争在海域污染防治,市场机制支持双碳目标等方面形成更具深圳特色、更有推广价值的改革成果。

四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以“双提升、双转变”为抓手,全面构建以管网为核心的污水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五是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围绕“双碳”、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任务,系统谋划生态环境领域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出台成品油监督管理条例,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无废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深圳文明体系
请文明演绎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文明歌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