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式呼吸道管理在肥胖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2-08-27 06:24陈胜敏杨姗姗董学伟李美娜宋艳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血肿气管水肿

陈胜敏,杨姗姗,董学伟,李美娜,宋艳丽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附近软组织的急性和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髓或椎动脉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术式之一[2]。在ACDF手术中,气管和食管被长时间牵拉容易引起呼吸分泌物增多、痰液淤积,甚至发生颈部血肿、喉头水肿而危及生命。对于肥胖颈椎病患者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脂肪组织在咽部堆积可使口咽部和喉咽部的腔外压增加,在负压作用下,软腭与会厌之间的口咽软壁更容易塌陷,增加了气道阻塞的风险[3],术后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围手术期良好的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72例接受ACDF治疗的肥胖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强化式呼吸道管理在肥胖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应用单节段ACDF治疗的肥胖颈椎病患者72例,入选标准:有明显症状并通过CT或MRI确诊的C3~C7单节段脊髓型或颈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6周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MI)≥28kg/m2。排除标准:多节段颈椎病变;有呼吸系统病史的患者;继发性或特异性肥胖患者。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9~69)岁,平均(55.2±3.5)岁,BMI(30~45)kg/m2,平均(36.0±2.2)kg/m2;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5±4.2)岁,BMI(31~46)kg/m2,平均(35.0±3.5)kg/m2。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做入院宣教、完善各项化验检查、术前宣教、术后观察病人的意识和生命体征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式呼吸道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呼吸道管理:①心理护理。术前加强心理疏导,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尽力消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手术。②禁烟、酒。详细讲述吸烟和饮酒对手术的影响以及戒烟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前1周禁止吸烟、饮酒。③体位训练。嘱患者仰卧位,将软枕置于肩下,头部向后仰,充分暴露颈前部,开始时,每次10~20min,逐渐增加至1h。④加强气管推移训练。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在肩部以下放置一个合适高度的软枕头,使颈部过度伸展,颈前部完全暴露。单手2~4指放在气管根部,先左右摆动气管,然后将气管食管从右侧向左侧牵拉,可用另一手协助推移牵拉,开始时每次10~20min,逐渐增加至40min~1h,无呛咳、窒息。⑤呼吸功能锻练。指导患者用鼻深吸气,憋气约3s,然后慢慢用嘴缩唇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以上操作为1组,每次做5组,3次/d。⑥有效咳嗽。嘱患者用鼻深吸气,憋气3s,然后用腹部的力量自肺底部咳嗽,每次2组,3次/d。(2)术后呼吸道管理:①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进行心电监测、氧气吸入、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饱和度<90%,患者声音嘶哑,呼吸表浅,可能发生喉头水肿,应立即调高氧流量,指导患者深呼吸,并根据医嘱给予激素和甘露醇等静脉滴注以减轻水肿。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嘴唇和四肢发绀,应立即进行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②体位护理。术后清醒后抬高床头10~30°,侧卧位为主,平卧位时在颈部两侧各放置两袋食用盐(将两袋盐用毛巾包裹)。③雾化吸入。遵医嘱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2次/d,3d为1个疗程。雾化吸入后,协助患者佩戴颈托翻身扣背,双手固定颈托有效咳嗽,咳出痰液。④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如果发现是无色或浅色的的引流液或渗出物,考虑脑脊液漏,给予去枕卧头低脚高位,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如有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4]。种涛等[5]报道颈部血肿的发生率从1%~11%不等,床边应准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密切观察颈部伤口出血情况,如出血较多,应查看伤口并注意患者的脸色、生命体征。若切口局部肿胀,张力增高,患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应考虑发生颈部血肿的可能性,立即向医生报告[6]。⑤加强饮食指导。患者术后进温凉饮食,清醒后即可饮水,无呛咳、恶心、呕吐,术后2h进流食,4h进半流食,术后1周进食正常食物[7]。

1.3 评价指标

(1)观察2组患者术后3d内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重。(2)观察2组患者术后3d内吞咽困难、肺部感染、颈部血肿、喉头水肿发生率并记录。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表(),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3d负性情绪

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3d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患者术后3d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

2.2 2 组患者术后3d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9/36)低于对照组50.00%(18/3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3d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与其他部位手术相比,颈部的血管、神经及重要组织器官密度更高,解剖结构更复杂。而且施术范围小,操作难度增加,ACDF早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呼吸道并发症是常见并发症之一[8]。肥胖患者脂肪厚度增加,独特的生理特点对手术操作和麻醉有很大的影响[9]。在手术过程中增加了暴露时间和缝合时间,对食管气管的牵拉力度也要加大,麻醉诱导后,如未能及时管理好困难气道,可发生气道损伤、水肿和痉挛,严重者会发生缺氧,心肌和大脑供氧不足,导致心跳聚停,脑组织水肿死亡[10],肥胖患者行ACDF风险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因此,在肥胖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施行强化式呼吸道管理,以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大部分患者术前都有焦虑,抑郁情绪,再加上因为身体肥胖,担心手术操作不便,术后并发症增加,更加紧张、害怕。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1]。术前戒烟酒可避免吸烟饮酒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术后雾化吸入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和水肿,预防肺部感染和喉头水肿。ACDF体位为仰卧过伸位,肥胖颈椎病患者多存在脖子粗短的问题,暴露困难,术前体位训练可使其适应手术体位,降低手术部位暴露难度,气管推移训练可以减少食管、气管牵引操作引起的吞咽困难、咽痛等不适[12],训练时可用另一手帮助推移牵拉,以确保训练有效完成。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调动膈肌和腹肌参与收缩,提高呼吸肌耐力,以更大的潮气量和更低的呼吸频率进行呼吸,呼吸气流减慢,减轻呼吸肌疲劳,从而提高呼吸效率,减少了耗氧量[13]。

患者术后多采用侧卧位或半卧位(10~30°),侧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咽腔部软组织和舌后坠对上呼吸道的阻塞,半卧位可降低腹部脂肪和内脏对膈肌的压力,增加肺的顺应性[14]。颈部两侧各放两袋食用盐可限制颈部活动,进温凉饮食可避免食物温度过高引起颈部血液流动加快[15],有效咳嗽可减轻咳嗽引起的伤口震动,均能有效预防伤口出血过多而发生颈部血肿。床旁准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如果患者血氧饱和度<90%,呼吸困难、颈部血肿、喉头水肿,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高氧流量,吸痰等),如未见好转应立即通知医生。

综上所述,强化式呼吸道管理应用于接受ACDF手术治疗的肥胖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呼吸道并发症,且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猜你喜欢
血肿气管水肿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气管支架助儿童畅快呼吸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