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01 03:29倪惠琴彭霞张悦

倪惠琴, 彭霞, 张悦

(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1. 护理部;2.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盐城,22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症状有胸闷、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有影响,还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1]。因此,对COPD患者而言,不仅要关注其治疗效果,还要关注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思维导图通过图片和文字将复杂的信息直观地进行表述,有助于加强使用者的理解和记忆,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好地提升了护理质量[2]。但思维导图很少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本研究给予中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后实施,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 3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中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符合稳定期COPD的诊断标准[3];② 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③ 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合并肺结核、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或心脑血管疾病;② 病历资料不完整。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各 42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其止咳、化痰和抗感染等治疗,如口服茶碱缓释片(每天2次,每次0.1 g)、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2 mL异丙托溴铵与1 mg布地奈德混匀,每天3次,每次15 min)吸入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每隔12 h 1次,每次4 g)静脉滴注。

1.2.1 常规康复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直至出院。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遵医嘱用药等,并指导其合理饮食,如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禁烟和禁酒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散步等),并告知其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1.2.2 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干预,直至出院。

1.2.2.1 绘制思维导图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对护理和COPD相关知识的需求,结合COPD相关指南等指导文件,由小组成员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以“COPD”为中心关键词,发散出一级分支,包括COPD的疾病特点、临床治疗、护理干预3个模块,一级分支分别发散出二级分支,每一分支均标明关键词,并配上相应的图片、涂上对应色彩等,便于阅读者理解和记忆。

1.2.2.2 实施思维导图内容 根据思维导图等内容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将思维导图打印在A4纸上并塑封,发给患者,具体如下。① 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需求,向其讲解COPD相关知识,包括COPD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要点和常用药物等,使患者能够全面地认识疾病,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 饮食和用药指导:首先,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包括选择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等的热量食物,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进食(或饮用)油炸类食品、豆类、汽水和酒类等,同时注意少食多餐。其次,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指导其用药,告知其使用吸入性药物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吸氧的作用,告知其吸氧时的注意事项等。③ 呼吸及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a. 深呼吸,患者集中注意力并放松肌肉,缓缓吸气至最大肺容量后,闭气3 s左右,随后慢慢呼气,每天2次,每次15 min。随着训练的进行,可逐渐将闭气时间延长至10 s。b. 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吸气时最大限度地扩张腹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收缩腹部,每天2次,每次15 min。c. 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吸气,闭气1~2 s,随后嘴唇呈吹蜡烛状,缓慢呼气,每天2次,每次15 min。在此期间,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指导其进行走路、爬楼梯和空中蹬自行车等运动。④ 呼吸道清理:告知痰多且不易咳出的患者多饮水,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在咳嗽时取坐位,深呼吸后用力咳出,并向家属示范规范的叩背动作(患者取坐位,操作者手指弯曲、手掌中空,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地轻轻叩击患者的背部),以协助患者将痰咳出。⑤ 心理护理:当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疑虑、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应与其加强沟通,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叮嘱家属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 于护理前后,检测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并评估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6MWD越长,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② 于护理前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4]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该量表共包括3个维度(症状、影响、活动),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低说明呼吸状况好。③ 用自制的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量表总分为100分,>85分为满意,70~85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将感到“满意”或“一般”的患者纳入护理满意率的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肺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

护理前,2组间FVC、FEV1、FEV1/FVC及6MWD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后,2组的FVC、FEV1、FEV1/FVC均大于同组护理前,6MWD均长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比较

2.2 2组呼吸状况比较

护理前,2组间SGRD症状、活动及影响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的症状、活动及影响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症状、活动及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SGRQ评分比较分)

2.3 2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COPD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治,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为主。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对COPD患者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COPD稳定期患者,其病情稳定、发展较慢,此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5]。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学、临床护理等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作用是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以加强使用者的理解和记忆[6]。同时,思维导图的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要点明确,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7]。

本研究给予中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干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FVC、FEV1、FEV1/FVC均较高(P均<0.05),表明中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干预后,其肺功能恢复得更好,与白云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首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后,其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知,从而提高了康复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其次,康复训练也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SGRQ主要用于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呼吸状况及健康受损情况,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呼吸状况越差。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的SGRQ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能够较好地改善中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状况。6MWD与机体的摄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用来测试COPD、肺动脉高压等患者的肺功能[9]。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后的6MWD较对照组更长(P<0.05),与向晋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康复训练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所帮助,而运动功能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肺功能恢复较好。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与陈燕妮[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干预效果较好,因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较高。

综上所述,给予中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和呼吸状况,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