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延伸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躯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9-01 03:29陈莹尹海芹罗秀梅
关键词:负性情志出院

陈莹, 尹海芹, 罗秀梅

(镇江市中西结合医院 神经内科,江苏 镇江,212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属于常见的脑组织损伤疾病,患病后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故出院后依然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尽早康复[2]。常规康复护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效果不够理想。中医特色延伸护理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逐步扩散至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患者出院后也可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3]。情志护理是指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负性情绪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轻其心理负荷、缓解其负性情绪具有确切效果[4]。本研究给予脑卒中患者情志护理联合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镇江市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纳入标准:① 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5]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 经CT、MRI等相关诊断措施确诊;③ 于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② 表现为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③ 患有免疫系统疾病;④ 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疾病处于急性发展阶段;⑤ 有精神系统疾病史。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6例)。2组间性别构成比、病程、年龄、脑卒中类型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中医特色延伸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特色延伸护理,直至出院。① 辨证分型: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疾病信息,依照具体表现辨证分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对风痰痹阻者,给予其饮食指导,告知其进食梨等清肺类食物,或者可将麻黄煮沸后服用;针对气虚血瘀者,给予其益母草、黄芪等药物泡水后饮用。②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明确患者的具体辨证分型,为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如对于肝阳上亢者,叮嘱其注意宣泄负性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对于气虚血瘀者,叮嘱其卧床休息,切勿过度劳累;对于风痰痹阻者,告知其饮食清淡,适度运动。宣教时间为10~15 min,每天1次。③ 康复指导:由康复医师指导患者展开康复锻炼,为其制订科学且合理的运动计划,进行上肢、膝关节、手指及肩关节康复锻炼,锻炼形式以桥式运动、翻身锻炼、体位转换及床上移动等为主。锻炼时间控制为每天1次,每次15~30 min为宜。在康复锻炼期间指导患者转变舒适体位,保证卧床休息时间充足,摆放良肢位,建议采取侧卧位,尽可能避免仰卧位。④ 院前指导: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穴位按摩方式、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的训练方法。在穴位按摩时选择足三里、手三里、合谷、尺泽、曲池、上巨虚、条口及太冲等穴位,采用指按法和指揉法,每个穴位按揉时间为1~2 min,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宜,早晚各1次。在按摩时注意展开小幅度的上肢和下肢被动运动,以调畅气血、疏通经脉。⑤ 出院干预:在患者出院后,科室责任护士定期通过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康复效果,依照其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随访时间为3个月。

1.2.2 情志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特色延伸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直至出院。① 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组织健康讲座、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知识、治疗措施、中医护理方案、注意事项和康复锻炼等相关内容,每周至少1次。并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分享经验,提高其他患者的治疗自信心,促使其在护理期间积极配合。② 情志调节:于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及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抚、鼓励和支持,尽可能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其宣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此外,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每天至少3次,同时了解患者的个人资料及情绪状态,鼓励其积极面对现状,树立康复治疗信念。

1.3 观察指标

① 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3个月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前者分界值为50分,后者分界值为53分,总分均为100分,所得分值越高则负性情绪越严重[6]。② 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为参照标准,从患者言语不畅、偏身麻木和活动不利这3个方面评估其中医症状积分,按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作0、2、4、6分(从轻到重),分值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③ 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应用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SIAS)[8]从患者肌张力、疼痛、视空间认知、语言、关节活动范围、健侧肢体功能、躯体平衡和感觉等多个范围评估其病损程度,评估内容共计22项条目,总分值为76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恢复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负性情绪比较

2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1个月后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2组的言语不畅、偏身麻木及活动不利积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2组脑卒中病损程度比较

干预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SI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升(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 2组在干预后各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4。

表4 2组SI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卒中的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损伤及脑组织损伤,发病后表现为肢体功能、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下降,增加了患者家庭负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完善,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但是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后遗症依然难以避免,再加上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产生消极影响,其康复治疗依从性有所降低[9]。脑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发病后救治时间及护理人员的高效配合。因此,早期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有较大的影响,出院后探寻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患者尽早恢复也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研究观察中医特色延伸护理联合情志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所取得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3个月后,2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该护理方法对于改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其原因,中医特色延伸护理在护理期间结合中医学思想和现代护理理念,与情志护理联合应用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及鼓励,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护理需求,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紧张、陌生的心理状态[10]。此外,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主动沟通、专业心理疏导等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其积极面对自身疾病,还可推动患者尽早回归日常生活,改善其负性情绪[11]。本研究中,干预3个月后,2组的中医症状(言语不畅、偏身麻木及活动不利)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中医特色延伸护理联合情志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其原因,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向其详细地讲解穴位按摩、康复训练方法,其中穴位按摩具有调畅气血及疏通经脉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可有效缓解偏身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加强康复锻炼指导,辅助患者开展肢体抬高等动作训练,可促使其尽早恢复肢体控制力,对于减轻临床症状均具有确切效果[1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SIAS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及电话随访,能够及时调整康复方案,且在患者出院后可实现自我管理,并由家属监督其开展康复训练,从而对促进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产生积极效应。

综上所述,将中医特色延伸护理与情志护理联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对于改善心理状态、缓解临床症状及促进躯体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负性情志出院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