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2022-09-01 03:29利结芳华诚峰杨敏刘晓文黄乳霞
关键词:理论指导疼痛感腰椎间盘

利结芳, 华诚峰, 杨敏, 刘晓文, 黄乳霞

(中山市中医院 骨科,广东 中山,528440)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和腰疼为主要临床表现,多采用消炎止痛、营养神经和脱水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效果良好,但复发率较高[1]。软外理论由宣蛰人创立,他指出椎管外广泛的软组织损害及无菌性炎症的产生是椎间盘突出导致全身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该理论以临床治疗学等学科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较高的指导价值[2]。近年来,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甚佳,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和费用低等优势[3]。棍针疗法是华侨陈伯甫先生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并辅以特定的棍状工具刺激穴位来防病、治病的疗法,该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和舒筋通络的作用[4]。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中山市中医院骨科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5];② 年龄18~70周岁;③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排除标准:① 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脊柱强直、骨结核、骨肿瘤或造血系统疾病;② 存在沟通障碍;③ 存在严重皮肤损伤或腰背部患有皮肤病;④ 具有手术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基于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持续2周,同时随访3个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清淡饮食,注意保暖,确保作息规律,避免弯腰和负重。

1.2.2 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方案给予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持续2周,同时随访3个月。

1.2.2.1 操作方法 首先,于治疗部位涂抹润滑油,使用叉型板从八髎穴开始点按,沿脊柱直上至T12区(背阔肌附着处)进行推拨;然后,沿脊柱两侧直上至T12区进行挑拨夹脊穴。采用刀型板推拨竖脊肌,如髂肋肌、胸最长肌和竖脊肌等;采用刀型板推拨臀大肌、臀中肌、髂翼外三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髂后上棘,并沿髂骨翼至髂前上棘进行点按,点按臀部纵列条(坐骨结节与髂前上棘内侧10 cm的连线)1 min。点穴为环跳和委中,5 s/次,每个穴位操作5次。

1.2.2.2 注意事项及松解操作 若患者下肢伴有麻木疼痛,则松解部位由患者的症状决定。① 若大腿外侧疼痛或麻木则使用刀型板松解髂胫束,以患者皮肤微微发红为宜。② 若大腿后侧有麻木、牵拉感和疼痛感等,则需松解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等肌群。③ 若小腿有麻木,牵拉感和疼痛感,则需松解小腿的肌群,如腓肠肌,胫前肌等。手法与腰臀部相同,重点推拨病筋。注意每个部位推拨至少1 min,但不应超过3 min,找到病筋(条索状、结节状、块状),要重点推拨,推拨手法有挑拨法(较粗的病筋)、刨动法(较细成片的病筋)、刮法和点穴法等,每隔2 d松解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腰椎功能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6]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范围0~29分,评分越高提示腰椎功能恢复越好。

1.3.2 社会活动功能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及随访3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7]评价患者的社会活动功能。ODI总分范围为0~50分,评分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3.3 疼痛感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价患者的疼痛感。应用10 cm的游标卡尺,2个端点分别表示10分和0分,10分提示为剧烈疼痛,0分表示为无疼痛感。

1.3.4 炎症水平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采集患者静脉血,通过测定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评价其炎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JOA和ODI评分比较

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2组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随访3个月时,2组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2周时,ODI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时(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的JOA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OD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JOA和ODI评分比较分)

2.2 2组VAS评分比较

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2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随访3个月时,2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2周时(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2组PCT、CRP和WBC比较

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2组的PCT、CRP和WBC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后3个月,2组的PCT、CRP和WBC均低于干预2周时(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的PCT、CRP和WBC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PCT、CRP和WBC比较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以炎症反应和疼痛为主要特征[9]。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症”“腰痛病”范畴,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易被外邪侵袭,导致血液、经脉运行不畅[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功能不稳定,其腰椎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的JOA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OD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究其原因,棍针拨筋疗法对环跳和委中实施点穴,其中,环跳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具有强健腰膝、益气壮阳和健脾益气之效;委中具有疏通经络、止痛和活血化瘀之效,故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11]。棍针拨筋疗法力度较轻柔,与传统推拿手法相比,可以减少操作者双手筋膜炎、肌腱炎等疾病的发生,且操作用时较短,相同时间内可以治疗更多患者,提高治疗效率。此外,棍针拨筋疗法操作简单,对场地及设备要求较低,可在基层及社区医院大力推广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感。这可能是由于,棍针拨筋疗法可以借助棍针工具直达肌肉上的痛点并对痛点进行推拨,该疗法能够立即解除肌肉神经痉挛,使疼痛感尽早消失。此外,棍针拨筋疗法还可以加快病变组织的新陈代谢,使脊椎肌肉力量和韧带弹性增强。苏瑟琴等[12]研究发现,棍针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感,有效降低VAS评分,改善患者的腰部关节活动度,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自身免疫反应及破裂的椎间盘产生的化学物质刺激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纤维环外层小关节富含的PCT基因等神经肽物质均会诱发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干预2周和随访3个月时的PCT、CRP和WBC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棍针拨筋疗法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炎症水平。经筋分布于整个脊柱及周围的椎间盘、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等,与腰椎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相关。而棍针拨筋疗法的关键点在于拨筋,可疏通脉络、经筋,通过推拨病筋,帮助突出的椎间盘复位,恢复腰椎功能,减少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软外理论指导下棍针拨筋疗法能够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腰椎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降低炎症水平。

猜你喜欢
理论指导疼痛感腰椎间盘
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干预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理论指导下的疼痛护理用于输尿管结石微创取石患者中的效果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无痛胃镜的护理安全管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拔伸牵引合点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