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在行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1 03:29唐银玉蒋筱英薛闻瑶
关键词:入院肝癌评分

唐银玉, 蒋筱英, 薛闻瑶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江苏 常州,213001)

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癌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手术切除等[1-2]。其中肝癌切除术虽可以有效切除肿瘤,但术后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极易引发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因此,探索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进肝癌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急性疼痛服务体系(NBAS-APS)作为一种新型的疼痛护理模式,其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护理用于行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实施常规疼痛护理的50例患者设立为对照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实施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护理的52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 经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明确为肝癌,且符合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 满足肝癌切除术指征,且拟行肝癌切除术;③ 预估存活时间>3个月;④ 卡氏评分[5]≥70分;⑤ 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均正常。排除标准:① 长期使用镇痛药物;② 存在其他恶性肿瘤;③ 患有心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④ 有精神系统疾病。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等基线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疼痛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干预至其出院。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肝癌知识和护理注意事项,给予生活指导及心理健康指导。术中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手术结束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将其送回病房,术后当天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带,并且告知其切口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干预。密切监测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血压、体温、胃肠减压引流量和尿量等,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嘱患者在术后禁水、禁食,待至其肛门排气后,指导其食用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根据其耐受程度调整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1.2.2 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 观察组在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实施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护理,从患者入院干预至出院。

1.2.2.1 建立疼痛管理小组 由主治医师、麻醉医师及责任护士组成疼痛管理小组,方案实施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疼痛管理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镇痛药物的使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1.2.2.2 实施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 责任护士于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肝癌知识健康宣教,并指导其学习非药物镇痛的方法,鼓励其以正确的方式表达疼痛。术中,麻醉医师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责任护士做好保温措施。于术后12 h、24 h 和 48 h,责任护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由麻醉医师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合适的镇痛干预。镇痛干预方法:当VAS评分≤3分时,则引导其以拉玛泽减痛呼吸法、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疼痛;当VAS评分为4~6分时,则遵医嘱给予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弱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引导患者通过拉玛泽减痛呼吸法或音乐疗法缓解疼痛;当VAS评分>6分时,则给予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强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 统计患者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② 于术后12 h、24 h和48 h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③ 于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7个因子,共计1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范围0~3分,总分为0~21分,评分高则睡眠质量差。④ 统计患者在干预期间胃肠道反应、出血、感染和腹腔积液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更早,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相较于术后12 h,2组在术后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降低;相较于术后24 h,2组在术后48 h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在上述时间点的VA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出血1例,腹腔积液1例,总发生率为7.69%(4/52);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5例,出血3例,感染1例,腹腔积液2例,总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χ2=4.160,P=0.041)。

2.4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入院时,对2组患者的PSQI各因子评分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患者在出院前的PSQI各因子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均更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PSQI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肝癌切除术是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其手术时间较长,且创伤性较大、手术应激反应较强、术后疼痛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若没有完善的疼痛管理方案,极易加重疼痛感,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8]。因此,选择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对肝癌切除术后疼痛控制和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考察了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应用 NBAS-APS 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等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NBAS-APS疼痛管理方案可有效加快术后康复。究其原因为,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是从患者被动要求镇痛变成主动评估术后疼痛情况,将VAS评分反馈给主治医师、麻醉医师并由其给予适宜的镇痛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增加舒适度[9]。此外,护理人员主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可及时为主治医师制定镇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镇痛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10]。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术后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均<0.05),表明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起到了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目的。分析原因为,责任护士多次反复地向患者介绍肝癌及疼痛的相关知识,促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和疼痛,使其积极配合镇痛管理方案的实施,使用正确的方式主动表达疼痛,进而有助于缓解疼痛[11]。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为,随着疼痛的控制,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可得到有效改善。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表明应用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该管理方案中护理人员多次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VAS评分结果,给予患者适宜的镇痛干预,进而减轻其疼痛应激反应,预防或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应用NBAS-APS疼痛管理模式可加快康复进程,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入院肝癌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双周最佳阵容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