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1 03:29林婷姝江烟青钟春红
关键词:鼻咽癌出院依从性

林婷姝, 江烟青, 钟春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福建 福州,350005)

临床上针对鼻咽癌主要采取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方式,但是大多数患者会因放疗而出现口干、咽痛及口腔黏膜炎等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食欲造成严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1]。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其放疗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提供营养支持的同时还需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其专业的护理指导[2]。营养干预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能够促使其胃肠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延续护理则属于医疗服务的有效延伸,能够促使医患之间突破时间、空间及经济的限制,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管理逐步延伸至家庭,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3]。本研究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联合应用营养干预与延续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98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参照《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鼻咽癌分册》[4]中关于鼻咽癌的诊断标准;② 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③ 入院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正常;④ 首次入院接受调强放疗;⑤ 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① 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② 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 确诊时已发生恶性转移;④ 治疗依从性较差;⑤ 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将所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比较2组的病程、年龄、肿瘤类型及肿瘤分期等,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于入院后均采取放疗措施,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根据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设计照射野,于照射野内将第一阶段肿瘤剂量设定为3~4周,达到36~40 Gy,于第二阶段内根据肿瘤的退缩程度调整照射野,持续放疗。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为期3个月。①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健康宣教,并带领患者及其家属熟悉住院环境。② 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发放教育手册,告知其主动保存科室电话,以便于随时提出疑问。建立患者病历档案,定期展开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当天落实出院宣教,加强用药指导和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1周进行电话随访,定期展开随访。

1.2.2 延续护理和营养干预 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采取延续护理和营养干预措施,为期3个月。① 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小组组长为科室护士长,小组成员为5名具有7年以上专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组员均须接受鼻咽癌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内容的培训,直至考核合格。② 建立健康档案:在患者出院前1 d,护理人员为其建立随访档案,于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详细了解其口腔黏膜、口干、照射野皮肤及颈部活动情况,根据具体临床症状予以针对性指导。③ 创建微信交流群:于患者出院前建立鼻咽癌微信交流群,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加入,将科室制作的功能锻炼视频定期推送至群聊中。护理人员每隔2个月推送1次鼻咽癌疾病相关知识,包含饮食、康复锻炼、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知识。④ 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每天开展大幅度的张口锻炼,将口腔迅速张开和闭合,每日3~4次,每次2~3 min。此外,指导患者定期开展颈部按摩及颈部旋转运动,每日3次,每次5~10 min。⑤ 鼻腔、口腔护理:将患者下颌抬高,使用冲洗器进行鼻咽部冲洗,每天1次。早晚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于进食以后指导患者含漱,结合鼓腮与吸吮训练,每日1~3次。⑥ 营养干预:针对患者口干的严重程度,指导其食用山楂、话梅等生津止渴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烫食物,加强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根据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的评估结果设定营养标准,按照营养能量总摄入量,结合个人口味,与患者家属共同研究并定制个性化食谱。在饮食期间,患者需严格注意避免进食辛辣、硬质等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① 统计患者于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鼻咽黏膜反应、鼻腔分泌物异常、口腔干燥及营养不良。② 护理后应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估,包含功能锻炼、鼻腔冲洗、口腔护理及定期复查,单项指标评分范围为0~100分,所得分值越高即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越高。③ 护理前、护理1个月及3个月后,应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价量表(PG-SGA)[5]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分界值为9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营养状态越差。④ 护理3个月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6]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包含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等,总分为0~172分,分值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8.57%)相比,观察组更低(12.24%,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2 2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依从性比较分)

2.3 2组营养状态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PG-SGA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个月、3个月后,2组的PG-SG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PG-SGA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PG-SGA评分比较分)

2.4 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ESCA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见表5。

表5 2组ESC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放疗为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但在放疗期间受放射线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分裂补偿机制发生异常,对微血管、口腔黏膜及各种腺体均会造成损伤,使患者口腔pH失衡、口腔自洁能力降低,故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后常常出现皮炎、口腔溃疡及开口困难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7]。此外,因鼻咽癌治疗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对于其病情转归产生较大的影响[8]。因此,给予鼻咽癌患者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其身体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考察了延续护理与营养干预联合应用于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提示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为,延续护理通过采取一系列院外干预措施,在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保证后续功能锻炼的持续性,促使其在家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监管及照顾。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现有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应用微信平台定时推送疾病知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获取正确的疾病信息,并给予针对性的操作指导,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功能锻炼、鼻腔冲洗、口腔护理等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分析原因为,该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个体化营养指导,并落实由医院向家庭延伸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培养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促使其自护能力得以提升。本研究中,2组在护理1个月、3个月后的PG-SG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的PG-SGA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提示该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分析原因为,早期营养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放疗相关的并发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此外,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开始时即展开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减少因放疗所引起的并发症[10]。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ESCA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提示该护理方法可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为,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应用效果更加明确,其将护理服务从医院逐步延伸至家庭中,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健康指导,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11]。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应用延续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具有确切效果,且在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鼻咽癌出院依从性
mi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鼻咽癌高发,该如何预防
警惕:这些症状不引起重视,小心鼻咽癌找上身!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