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优质护理在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01 03:29唐娟孔兰风徐丽
关键词:系统化胃癌发生率

唐娟, 孔兰风, 徐丽

(泰兴市人民医院 1. 内镜中心;2. 手术室,江苏 泰兴,22540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居民恶性肿瘤筛查意识和胃癌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而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较传统外科手术的创伤更小,且可实现病灶的完整切除,其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1]。然而,ESD手术时间较长、操作难度较大,患者恢复所需时间较长且并发症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故ESD术式的安全性仍存在提升空间[2]。有研究[3]显示,除手术操作外,疾病认知、心理状态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尝试采用系统化优质护理以促进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恢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泰兴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108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属于早期胃癌[4];② 符合ESD适应证,拟择期接受ESD治疗;③ 病历资料完整;④ 能够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② 凝血功能存在障碍;③ 脏器功能存在异常。按抽签法将108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将2组的病灶直径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以提高其对胃癌和ESD的认知水平。② 术中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保温和输注液加温的重要性,积极向医师报告术中发现的异常情况。③ 术后护理:按照医嘱发放止痛药物并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嘱患者术后首日保持绝对卧床,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风险。指导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和平衡膳食。重点帮助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对已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

1.2.2 系统化优质护理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接受系统化优质护理,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术前优质护理:患者入院后,向其仔细介绍院内环境、医护人员,帮助其熟悉陌生环境。通过一对一教育、发放健康宣传画、播放宣教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胃癌病因、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对应的预防处理对策等;定期了解其疾病认知水平,耐心回答其疑问。确保病房内通风、洁净,播放舒缓音乐,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疾病对其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协助其疏解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嘱患者术前3 d进食半流食,若其体质较差,则酌情开展肠内外营养支持;嘱患者完善各项检查,仔细核对手术预约时间。② 术中优质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左侧卧位,帮助其保持双腿屈膝。麻醉期间实时观测患者的心率、呼吸等指标变化。及时为患者处理口腔分泌物,使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适当帮助患者调整体位以预防腹胀、皮下气肿。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协助其调整吸引器压力,并准备钛夹以应对出血。③ 术后优质护理:在患者恢复至清醒后,将其送回病房,为其连接生命体征监护设备,仔细评估其消化道症状,重点关注呕吐、反流的发生情况。针对患者恢复情况调整卧床时间,若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或出现穿孔,则将绝对卧床时间延长2~3 d以避免创面牵拉所致的不良结局。帮助患者制订食谱,并按照流食、半流食、普食的顺序逐渐过渡,若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则采取静脉营养支持。患者出院前,针对其疾病认知、恢复情况、文化程度开展个体化出院宣教;嘱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近期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并嘱其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 术后恢复指标:对比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初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② 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穿孔、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 心理状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5 d,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AS和SDS总分均为80分,评分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情绪越明显[5]。④ 胃蛋白酶原(PG):分别于术前1 d、术后5 d,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水平,并计算PG Ⅰ/PG Ⅱ。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初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迟发型出血、恶心、呕吐等)总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3 2组心理状态比较

术前1 d,比较2组的SAS、SDS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术后5 d的上述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术前1 d降低(P均<0.05);观察组在术后 5 d 的上述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2组PG水平比较

术前1 d,比较2组的PG Ⅰ、PG Ⅱ及PG Ⅰ/PG Ⅱ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5 d,2组的PG Ⅰ、PG Ⅰ/PG Ⅱ水平均较术前1 d升高,PG Ⅱ水平均较术前1 d下降(P均<0.05);观察组的PG Ⅰ、PG Ⅰ/PG 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 Ⅱ水平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5。

表5 2组PG水平比较

3 讨论

胃癌的早期发现及病灶的完整切除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使患者生存期延长的关键[6]。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而言,ESD可有效清除病灶,该术式治疗范围广泛、术中视野宽阔,为病灶的彻底清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然而,ESD也存在切除范围较深、操作学习曲线较长的弊端,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往往处于较高水平,影响了患者的恢复质量。

为促进早期胃癌患者的ESD术后恢复,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既往ESD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在于关注手术准备、并发症的监测与治疗,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不良习惯的纠正及并发症预防的干预均较为缺乏[8]。为弥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的弊端,本研究将系统化优质护理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的ESD围手术期护理。系统化优质护理的优势在于进一步发挥了优质护理的整体性、全面性等优点,并增加了系统化措施,使护理手段更为专业、科学,故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9]。得益于上述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初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加快,可促进其尽早进食,这对于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有着重要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韩海峰[10]指出,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仅有助于患者恢复,也能够提高其对治疗及恢复的信心,从而促使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后续治疗和自我管理。观察组在术后5 d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即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有效改善,印证了上述结论。PG Ⅰ和PG Ⅱ是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PG Ⅰ水平升高意味着胃黏膜主细胞功能的恢复,而PG Ⅱ水平下降与胃黏膜腺体功能恢复有关。系统化优质护理重视患者术前、术后饮食方面的护理,术中重视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同时强调满足其心理需求的重要性,能够使其获得良好的护理感受,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全面性、适宜性,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得益于上述优势,观察组在术后5 d的PG Ⅰ、PG Ⅰ/PG 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G 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采用系统化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恢复,改善其心理状态和PG分泌情况,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系统化胃癌发生率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