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介入镜像疗法联合音乐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2-09-01 03:29王群王金萍任茜杜雪红
关键词:音乐疗法镜像缺血性

王群, 王金萍, 任茜, 杜雪红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 神经内科;2. 普外科;3. 新生儿科,江苏 镇江,212002)

偏瘫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且影响大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也使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生活的信心大幅下降[1]。因此,积极开展肢体康复训练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音乐疗法不仅能够实现心态、肌肉放松,还可调动前庭、神经系统,为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奠定良好基础[2]。在此基础上,结合早期介入镜像疗法有望借助视觉反馈机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促进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进一步提高[3]。为证实早期介入镜像疗法联合音乐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8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② 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发作后遗留明显单侧偏瘫,发病至入组时间<1个月;③ 认知功能、视力、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研究;④ 具备参与研究的意愿。排除标准:① 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 合并严重感觉功能或视觉空间障碍;③ 缺血病灶位于双侧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使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程、偏瘫侧别、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分级等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康复训练及音乐疗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音乐疗法干预,持续4周。① 卧床训练:嘱患者将患侧肢体放置于乳胶枕上,保持前伸肩关节、背伸肘关节及腕关节状态,并向患侧臀部、大腿下方放置支撑垫,维持膝关节微曲。② 翻身训练:指导患者将头向患侧肩部摆动90°,上肢行Bobath握手、伸肘训练,以健侧带动患侧完成前伸肘训练,并利用躯干翻转带动躯体其他部位翻动。③ 起坐训练:协助患者在取卧位的基础上,通过健侧手、足发力,支撑并抬高躯干,实现侧屈起坐。④ 坐站训练:指引患者坐于床旁,将双足放置于地面,缓慢前倾躯干及肩部,双上肢行Boath握手并向患侧伸出,重心转移至患侧下肢。⑤ 步行训练:协助患者在平行杆辅助下步行,待步态、步速稳定后逐渐开展徒手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期间持续调整步态稳定性。上述训练每次20~25 min,每日2次,每周5 d。⑥ 音乐疗法:康复训练期间根据患者喜好的音乐类型播放对应轻柔、舒缓的音乐,指导其随音乐节奏开展深呼吸训练及肢体康复训练。组间休息时,鼓励患者闭眼倾听音乐,并随着音乐回忆自身运动记忆,想象自己正在慢跑或打太极拳等。训练结束前5 min,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鼓励患者坚持训练并高效运用体力。

1.2.2 早期介入镜像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接受早期介入镜像疗法干预,持续4周。选择明亮、通风和安静的训练环境,首先嘱患者坐于桌旁,对面放置1面全身镜,保持镜面中线与躯体中线平行。嘱患者将健侧肢体朝向镜子反射面,患侧肢体朝向镜子背面。引导患者面对镜子反射面,以健侧肢体做出动作,并告知患者想象镜面内正在做出动作的肢体为患肢。确保患者在镜面内无法看到患肢,以提高其对患肢的想象能力。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每次训练需完成健侧屈曲、前臂旋前和手指摆动等关节运动、肌肉运动及精细运动,必要时借助器械完成复杂联合运动。上述训练每次45 min,其中上肢、手、下肢训练各持续15 min,每周训练5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48 h、干预2周及4周后,评估患者的以下指标:① 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每日均按要求完成训练、完成训练内容的80%~100%、完成训练内容的60%~80%、完成训练内容<60%分别判定为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依从性较差、依从性极差。康复依从性良好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② 使用徒手肌力分级法(MMT)[5]评估患肢手功能,MMT分级0~5级,级别越高则功能越佳。③ 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运动功能,FMA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佳; 使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精力、角色和语言等12个领域,总分49~245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康复依从性

入院48 h,比较2组的康复依从性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2周及4周后,观察组的康复依从性良好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康复依从性比较 [例(%)]

2.2 徒手肌力

入院48 h,比较2组的MMT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2周及4周后的MMT分级均优于入院48 h(P均<0.05),在干预4周后的MMT分级均优于干预2周后(P均<0.05);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MMT分级比较级)

2.3 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入院48 h,比较2组的FMA、SS-QO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2周及4周后的FMA、SS-QOL评分均较入院48 h升高(P均<0.05),在干预4周后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2周后升高(P均<0.05);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4。

表4 2组FMA、SS-QO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偏瘫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运动元神经受损所致运动中枢失控不仅可导致肌群紊乱,也与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经合理干预及规范化康复训练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也有着积极意义[7]。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选取何种康复策略获益最大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干预2周及4周后的康复依从性良好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提示音乐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训练配合度。这也印证了音乐疗法在缓解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放松肌肉方面的作用值得肯定。早期介入镜像疗法强调借助视觉反馈效应,通过健侧活动及想象刺激大脑镜像神经元,从而在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受损区域支配运动功能的恢复[8]。得益于这一优势,本研究观察组在干预2周及4周后的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镜像疗法开展期间,通过视觉错觉激活神经传导通路,不仅能够预防患侧肢体发生习得性废用,还可利用中枢神经重组弥补运动缺陷,从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早期介入镜像疗法干预后,其MMT分级、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镜像疗法对提升患者肌力、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确切。此外,镜像疗法也强调通过想象进行运动锻炼,故有助于提高患肢的存在意识及敏感性,并通过机体内部刺激实现运动感觉的诱发,故可使患者在患肢功能障碍期间仍可诱发运动感觉,进而激活与实际运动相似的神经生理作用。因此,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明显更优。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联合早期介入镜像疗法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其徒手肌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镜像缺血性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镜像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镜像
音乐疗法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