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精细化护理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01 03:29周华冰吴晓燕王露露张栖张长敏
关键词:胸腔镜结节外科

周华冰, 吴晓燕, 王露露, 张栖, 张长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 胸外科;2. 神经外科;3. 医务处;4. 急诊科,山东 济南,250012)

近年来,中国肺结节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近20%,若不及时干预,易引发肺癌[1-2]。目前,临床治疗肺结节的首选方式为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其可直达病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微创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出现的伤口感染、疼痛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手术质量和康复进程的关键因素。有研究[3]表明,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获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依据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肺结节相关诊断标准[4];② 符合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指征;③ 自愿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 合并危重病症;③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系统疾病;④ 有手术禁忌证;⑤ 年龄>70岁。经比较,2组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灶直径和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均无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直至患者出院。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疾病知识、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的口头宣教,做好术前工作准备。术中,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护,遵医嘱行常规抗生素治疗、镇痛处理等,并且鼓励患者在体力耐受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给予其科学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指导。

1.2.2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直至患者出院。

1.2.2.1 成立康复外科管理小组 由1名护士长和 5名具有4年及以上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护理经验的专科护士组成康复外科管理小组。护士长为小组长,邀请2名主任医师作为小组的医学支持顾问。小组成员通过资料调研、经验总结,讨论并制定加速康复外科结合精细化护理方案。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关于国内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研究进展和应用的相关文献学习和经验分享会,收集循证医学支持的相关临床证据;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近期护理工作中的心得、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由组长总结并优化加速康复外科结合精细化护理方案。

1.2.2.2 实施方案 ① 术前精细化护理:小组成员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通过就诊资料和面对面访谈,登记并录入患者的详细信息,包括病程、过敏史、患病史和既往手术史等,综合评估其病情。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的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发病原因、手术安全性、手术室环境,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叮嘱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4 h禁水。② 术中精细化护理:小组成员于术前30 min调节手术室温度至最佳,避免低温。核查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手术日期和手术部位等。在转移患者至手术室的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主刀医师、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调节环境和手术用品的温度,提前预热手术所需液体,采用温水冲洗腹腔,确保输注药液温度保持在37 ℃,同时使用保温毯对患者进行局部保暖。术中行限制性补液方案,患者的补液输注量≤1 500 mL。③ 术后精细化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清醒后,小组成员嘱其适当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于术后6 h协助其完成病床坐立,密切观察其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协助患者于术后24 h下床行走,加快下肢血液循环。加强每日查房和访视,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若发现其存在严重负性情绪,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关心患者切口疼痛和恢复情况,告知其疼痛发生原因。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且在其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家属协助其每日进行多次下床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 于术前和术后7 d测定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② 对比2组的拔除气管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2组患者在术后12 h的切口疼痛程度。VAS总评分为0~10分,分数高则疼痛程度剧烈。③ 对比2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胸腔积液、呼吸功能不全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FEV1、FVC和FEV1/FVC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较于术前,2组在术后7 d的上述肺功能指标均更优,且观察组在术后7 d的上述肺功能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2组手术指标及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输液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及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手术指标及VAS评分比较

2.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其具有切口小、疗效好和康复快等特点,逐渐成为肺结节治疗的首选方案。有研究[6]证实,接受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在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100%。但因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和手术操作的创伤性,患者在恢复期易出现感染、胸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7]。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大背景下,逐渐出现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理论,其护理目标是通过科学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翁芸等[8]的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通过资料调研和临床经验总结来制定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细化各个护理环节和护理内容,完善护理措施,实现护理路径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包括术前人员培训、患者病情评估、疾病健康教育、术前工作准备、术中保温措施、术后情绪疏导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实现全面且专业的精细化护理。本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术后7 d的FEV1、FVC和FEV1/FVC均更优,术中输液量更少,拔除气管、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更早,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由此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李瑾[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为,康复外科管理小组成员严格落实护理工作,从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对患者展开精细化护理:① 术前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及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认知,使其认识到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其依从性。② 术中采取限制性补液,控制手术室温度,预热输注和清洗液等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避免术中低体温现象,预防术中发生出血和感染。③ 于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指导其开展床上及床下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和胃肠道蠕动,加快康复进程。④ 通过言语鼓励和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有助于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不仅能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改善其肺功能,而且可以缓解其疼痛程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胸腔镜结节外科
《临床外科杂志》2023年每期重点内容
内转科型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